孩子的很多毛病,都是习惯问题
做为一名妈妈之后,经常听到妈妈们这样的抱怨:“我家孩子一写作业就要喝水、上厕所,各种小动作不断,一堆的坏毛病!”“我家孩子每次吃饭都必须要人喂,不然他就不吃。”
“我家宝宝每次只要稍微不如她意,就会各种哭闹撒泼。”
孩子身上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让妈妈们在育儿这条道路上走得异常的辛苦。
可是我们身边也有不少宝宝属于教科书级别的,吃饭从来不要人喂,睡觉也很乖,既懂事又乖巧,让人羡慕得不得了。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养孩子,为什么这孩子之间的差距就那么大呢?其实呀,孩子身上很多的小毛病都是由生活中一些不自觉的习惯慢慢养成的。
孩子有毛病是必然的
孩子出生之后,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好奇的,但同时他们也是无知的。所以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难免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
因为孩子还太小,不清楚“是”与“非”,所以需要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中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就意味着,父母合理的引导很重要!
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引导,让孩子形成了某种错误的认知,渐渐地孩子身上的“毛病”就会越来越多。
就像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自己不好好吃饭,每次都要人追着喂,可是你们可曾想过是谁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吗?
吃饭之初,当孩子想要自己拿勺子自己吃的时候,你们总嫌孩子吃得慢、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不如喂饭来得方便快捷。说到底,孩子不好好吃饭的习惯,都是你们让孩子养成的。
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让宝宝更加适应以后的生活,更能让妈妈身心不少。那么该如何帮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如何帮孩子建立习惯?
确立规则
这个世界之所以这么美好,就是因为有很多规则在规范着人的行为,所以作为这个世界的一员,孩子从小就应该学会遵守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所以当孩子满1岁之后,逐渐能听懂大人的指令和能理解指令的意思之后,家人就该给孩子立规矩啦!
例如餐前洗手,饭后漱口,吃饭期间不能看电视、玩玩具。
1-3岁是孩子行为习惯的初始建立期,抓住这个时期给孩子确立好规矩,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坚持执行
规矩一旦确立之后,就需要确实落到实处,坚持执行,不然没有执行力的规则始终是纸老虎。
另外,执行规则最关键的一点,是全家保持高度一致性,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的,这点尤为重要。老人一般都会比较溺爱孩子,比较容易妥协,可是如果全家不能使用同一标准执行,那么规则将起不了多大作用,孩子该任性还得任性。
指令清晰
当孩子犯规时,一定要用坚定的语气或是表情告诉孩子“不可以”,不能用模棱两可的态度让孩子觉得这事是可以突破的。
多加赞赏
当孩子对规则执行得好的行为,父母应该及时赞赏和鼓励孩子,让孩子精神受到鼓舞产生内在的自我驱动力,从而更愿意去遵守规则。
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从小抓起,而且这会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但是最终孩子和你都将受益于今天所付出的一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