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一至三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尽心下》共三十八章。第一章讲梁惠王不仁,他“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而仁人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第二章讲“春秋无义战”,这也是《孟子》中的名言。第三章讲“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同样是名言。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一至三节
【原文】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问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1,取二三策2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译文】
孟子说:“太不仁义了,梁惠王这个人哪!仁人把他给喜爱者的恩德推广到他不爱的人,不仁者却把他给不喜爱者的祸害推广到他喜爱的人。”公孙丑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答道:“梁惠王为了争夺土地的缘故,驱使他的百姓去作战,暴尸荒野,骨肉糜烂。被打得大败了,预备再战,怕不能得胜,又驱使他所喜爱的子弟去决一死战,这个就叫作把他给不喜爱者的祸害推广到他喜爱的人。”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正义战争。那一国的君主比这一国的君主好一点,那是有的。但是征讨的意思是在上的讨伐在下的,同等级的国家是不能互相征讨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书经》,那还不如没有《书经》。我对于《武成》一篇,所取的不过两三片简罢了。仁人无敌于天下,凭着周武王的大仁大德来讨代商纣的不仁不德,怎么会让血流得把捣米槌都漂浮起来了呢?”
【注释】
(1)“尽信《书》”至《武成》:《书》,《尚书》。《武成》,《尚书》篇名,所叙大概是周武王伐纣时的事,有“血流漂杵”之说;今日的《尚书·武成》是伪古文。
(2)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