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五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告子下》共十六章。第五章讲送礼不在礼品的贵重,而在心意是否到;如心意不到,收礼者不必与送礼者见面道谢。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五节

【原文】

孟子居邹,季任1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处于平陆2,储子为相,以币交,受之而不报。他日,由邹之任,见季子;由平陆之齐,不见储子。屋庐子喜曰:“连得间矣。”

问曰:“夫子之任,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曰:“非也;《书》曰3:‘享多4仪,仪不及物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为其不成享也。”屋庐子悦。或问之,屋庐子曰:“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译文】

孟子住在邹国时,季任留守任国,代理国政,送礼物来和孟子交友,孟子接受了,但不回报。孟子住在平陆时,储子做齐国的卿相,也送礼物来和孟子交友,孟子接受了,也不回报。过了些时候,孟子从邹国到任国,拜访了季子;从平陆到齐都,却不去拜访储子。屋庐子高兴地说:“我钻到老师的空子了。”

便问道:“老师到任国,拜访季子;到齐都,不拜访储子,是因为储子只是卿相吗?”答道:“不是。《尚书》说过:‘享献之礼贵在仪节,如果仪节的隆盛赶不上礼物的丰盛,便等于没有享献,因为他的心意没有用在享献上面。’这是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完成享献的缘故。”屋庐子听了很高兴。有人问他,他说:“季子做不到亲身去邹国,储子却能做到亲身去平陆。〔他为什么不亲自送礼去呢?〕”

【注释】

(1)季任:任国国君之弟。

(2)平陆:今山东汶上。

(3)《书》曰:引句见《尚书·洛诰》。

(4)多:可贵,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