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十七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告子上》共二十章。十六章说,仁义忠信,好善不疲,是上天赐予的爵位;公卿大夫,是俗世认可的爵位。古人追求前者,后者也就跟着来了;今人追求前者,是为了最终追求到后者。这话现实意义很强!十七章申述十六章,俗世认为是宝物的,如公卿大夫,并不一定是真的宝物;仁义满身,才是真正拥有宝物。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六、十七节
【原文】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1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2:‘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3;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4也。”
【译文】
孟子说:“有上天赐予的爵位,有俗世认可的爵位。仁义忠信,好善不疲,这是上天赐予的爵位;公卿大夫,这是俗世认可的爵位。古代的人修养上天赐予的爵位,俗世认可的爵位也就跟着来了。现在的人修养上天赐予的爵位,为的是追求俗世认可的爵位;若已经得到俗世认可的爵位,便放弃上天赐予的爵位,真是糊涂透顶了,到头来连俗世认可的爵位也会丢掉的。”
孟子说:“希望尊贵,是人们的共同心理。每个人都有自认为宝物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它罢了。别人当成宝物的,不一定真的是宝物。赵孟当成宝物的,赵孟也能让它轻贱。《诗经》说:‘酒已经喝多了,德已经满身了。’说的是既有仁义满身,也就不羡慕别人的肥肉精米了;人所共知的好名声集我一身,也就不羡慕别人的花团锦簇了。”
【注释】
(1)赵孟:晋国正卿赵盾字孟,因而其子孙都称赵孟。
(2)《诗》云:所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既醉》。
(3)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愿,羡慕;膏,肥肉;粱,细粮。
(4)文绣:古时有爵位者所穿着的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