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如何评价高从诲?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高从诲,即南平文献王,南平武信王高季兴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平第二位君主,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从诲初仕后梁。高季兴建立南平国后,任命其为马步军都指挥使、行军司马等。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十二月十五日(929年1月28日),被后唐册封为南平王的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嗣位。由于高季兴在位末期曾与后唐决裂,并向南吴称臣,而唐强吴弱、唐近吴远,因此高从诲嗣位后,回归向后唐称臣,为后唐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长兴三年(932年),被封为渤海王。唐闵帝应顺元年(934年)被改封南平王。荆南地狭兵弱,但因位处交通要道,每年各地区向中原政权的进贡,只要经过荆南,高季兴、高从诲父子就会款待使者,掠夺财物,等到对方加以款待或赞赏,就把财物归还,而且还不会觉得这种行为很丢脸。后来后唐、后晋、辽国、后汉先后据有中原,南汉、闽国、南吴、南唐、后蜀皆称帝,高从诲为求赏赐向他们都称臣,所以各国都叫他们为“高赖子”或是“高无赖”。乾祐元年(948年),高从诲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谥号文献王,其子高保融继位。

历史评价

吴任臣:“武信失策未有如入觐洛京与劝唐伐蜀之二事者。夫以庄宗之猜忌,要何爱乎荆南,乃顿释狐疑,幸免虎口,危矣。至荆、蜀成唇齿之形,不待智者知之审也,而从臾兴师,鼓行前进,狧糠及米,事有固然。假门高之难不作,江陵尚有宁宇邪?虽然,蕞尔荆州,地当四战,成赵相继,亡不旋踵,武信以一方而抗衡诸国间,或和或战,戏中原于股掌之上,其亦深讲于纵横之术也哉!”

轶事典故

老妪迎王

高季兴早年随朱温出征,到客栈时,天还没亮。一个老妪拿着蜡烛在门口迎接,对他十分恭敬。高季兴非常奇怪,老妪道:“我刚才梦到有人敲门,对我说:‘赶快起来,有裂土封王的人来了。’我起来洗刷完毕,刚刚开门你就来了。这不就说明你是那个裂土封王的人嘛,所以不敢怠慢。”高季兴大喜。后来,高季兴来到荆南,果然封王。

爱姬惊梦

高季兴非常宠爱妾室张氏,每次出征都把她带在身边。一次兵败,高季兴带着张氏夺路而逃,夜中误入深涧。当时张氏有孕在身,行动迟缓。高季兴怕张氏连累自己,便趁她熟睡的时候,想引发山崩把她压死。山快要崩塌时,张氏突然惊起,对高季兴道:“我刚才梦到大山崩倒压在我的身上,有个身穿金甲手执戈矛的神人托着大山,我才没有被压死。”高季兴听后,认为张氏怀的孩子肯定不是寻常人,便带着她一起逃生。后来,张氏生下了高从诲。

劝唐伐蜀

高季兴到洛阳觐见唐庄宗时,唐庄宗问道:“如今天下还不服从我国的,只有吴国和蜀国。蜀道艰难,而江南与淮南仅隔着一条长江。我打算先征江南,你认为如何?”高季兴回答道:“我听说蜀国富裕,得到蜀地可以获得大利益。江南贫困,地方狭窄,百姓稀少,就算得到了,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我认为陛下应该先灭蜀国。”唐庄宗本就意欲灭蜀,听闻高季兴的话,十分高兴。

后来,唐庄宗果然伐蜀。高季兴暗自高兴道:“我是骗他的,他竟然真的信了。”等到蜀国被灭的消息传来时,高季兴正在吃饭,闻听之后,失手将筷子掉在地上,叹道:“这是我失策了。这真是把剑柄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为政举措

荆南节度使管辖十州,经唐末战乱,城乡凋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高季兴到任后,招徕流民,安抚士吏,发展农商,稳定社会,使荆南面貌迅速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