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万章上》共九章。整个这九章都是孟子回答学生万章的问题。可归纳《万章上》为三个关键词:万章、舜、辩诬。
第一章,讲舜的“大孝”:虽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不得父爱,仍“号泣于旻天”,“如穷人无所归”,只有得到父母的欢心才可以消除忧愁。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原文】
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1,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2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3。’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4:‘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6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7?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8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9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10无所归。”
“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1,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2;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
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译文】
万章问道:“舜到田地里去,向着苍天哭诉,为什么要哭诉呢?”孟子答道:“对父母又怨恨又依恋哪。”万章说:“〔曾子说过:〕‘父母喜爱,兴高采烈,总不会忘记;父母厌恶,心劳力竭,却不会怨恨。’那么,舜怨恨父母吗?”
孟子说:“从前长息曾经问过公明高,他说:‘舜到田里去,我是已经懂得的了;他向着苍天哭诉,这样来对待父母,那我却还弄不明白。’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公明高的意思,以为孝子的心理是不能如此满不在乎:我尽力耕田,好好地尽我做儿子的职责罢了;父母不喜爱我,我有什么办法呢?帝尧打发他的孩子九男二女以及百官,一起带着牛羊、粮食等等东西到田野中去侍奉舜;天下的士人也有很多到舜那里去,尧也把整个天下让给了舜。舜却因为没有得到父母欢心,便好像困穷不得志之人孤苦无依一般。”
“天下的士人喜爱他,是谁都希望获得的,却不足以消除忧愁;美丽的姑娘,是谁都希望娶到的,他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却不足以消除忧愁;财富,是谁都希望获得的,富而至于领有天下,却不足以消除忧愁;尊贵,是谁都希望获得的,尊贵而至于君临天下,却不足以消除忧愁。大家都喜爱他、美丽的姑娘、财富和尊贵都不足以消除忧愁,只有得到父母的欢心才可以消除忧愁。人在幼小的时候,就依恋父母;长大到有了情欲,便思念年轻貌美的女子;有了妻室儿女,便依恋妻室儿女;做了官,便依恋君主,不得君主欢心便心急得浑身发热。只有最孝顺的人才终身依恋父母。
到了五十岁还依恋父母的,我在伟大的舜身上看到了。”
【注释】
(1)号泣于旻天:号泣,嚎啕大哭;旻(mín)天,即天。
(2)慕:依恋。
(3)“父母爱之”至“不怨”:这话引用自曾子。
(4)长息、公明高:长息,公明高弟子;公明高,曾子弟子。
(5)恝:音jiá,忽视,不在乎,怡然自得的样子。
(6)共:当读为“恭”。
(7)于我何哉: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8)畎亩:田地;畎,音quǎn。
(9)胥:尽。
(10)穷人:穷乏困顿之人。
(1)好色:美丽的女子;好,音hǎo。下文“知好色”的“好”读作hào。
(2)少艾:亦作“幼艾”,年轻美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