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不是用来埋葬皇帝与嫔妃的吗,为何明十三陵中有个太监墓?

自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葬入思陵为之,前后相继有十三位皇帝陵墓埋葬于此,故称之为明十三陵。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知秀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天寿山南麓,是迄今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善的皇帝陵墓群建筑。

明十三陵的陵墓依次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

明十三陵除了埋葬以上十三位皇帝外,还有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按理说,皇陵只能埋葬皇帝、皇子、皇妃,怎么还会多埋葬了一位太监呢?

这位能在明十三陵与皇帝们一起安眠的太监究竟是谁呢?

原来,这位被安葬在皇陵里的太监是明末崇祯帝的太监王承恩。

在人们的印象中,太监通常是擅权、狡诈、见风使舵的坏人,但王承恩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对大明王朝、对崇祯皇帝真是太忠心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部攻入北京城,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今北京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在哀声长叹中,崇祯帝上吊自缢身亡,王承恩也陪同崇祯帝一同自缢。

当李自成大军围困北京城时,明朝有很多的将士纷纷解甲归田,而王承恩却统领禁军,誓死抵抗。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唯独王承恩一人陪同崇祯帝身边,并最终陪同自缢而宣告了自己最后的忠心。

与明朝著名的大太监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要光辉得多。在一个王朝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仍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色彩。

后来,清军入关后,满族一开始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第一位入关的皇帝顺治帝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时候,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永远“守护”思陵。

王承恩的墓至今保存较为完善,虽然墓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墓前却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

王承恩墓是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动,表现题材为“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神话传说。

第二通碑高4米,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

第三通碑紧靠墓前,碑高2米,碑首刻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