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一场政变就轻易控制了政权 司马懿为什么能够成功

你真的知道司马家夺权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魏江山不是曹氏打下来的吗?司马懿是怎么一场政变就控制曹魏的政权?

从三国鼎立到三家归晋,谁也没想到会是司马氏一统了三国,自从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打败了曹爽,司马氏就控制了曹魏的政权,司马懿在临死前将自己手中权力世袭给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司马师再传给司马昭,司马昭传给司马炎,司马炎建立了西晋,一统了三国。

司马懿仅仅凭借一场政变,为何就能轻易控制曹魏的政权呢?让人感觉司马懿篡权太过简单,想想当年曹魏政权开创者曹操打了三十多年战争才勉强一统北方,司马懿仅仅凭借一场政变,拿下了曹爽,就拿下了整个曹魏,这多少让人感觉不服气。

司马懿能成功,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曹魏的政治权力过于集中,没有其他政治权力牵制。

想要弄明白政治权力集中制,先简单说说皇帝的权力发展史。

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中成功

自从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以来,皇帝就是天下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际上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手中的权力并不相同,秦始皇当皇帝是绝对的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所以二世而亡,到了汉朝,其实汉朝的皇帝权力不如秦朝,比如刘邦,想要换个太子,都做不到,满朝文武反对,所以说皇帝并不是任何事都能做到的。

汉初实行丞相制,相权分了部分皇权,所以汉武帝要实行内朝制,设置尚书台与尚书令,又分掉了丞相的部分权力,到东汉时期,实行的也是尚书台理政,西汉的政治势力在初期有皇族与功臣势力,后来又增加了外戚势力,王莽就是外戚夺权。

东汉时期的政治势力有三股,分别是:宦官、外戚、士族。东汉由于皇帝的寿命不长,出现了很多小皇帝以及外戚、宦官专权的情况,但是东汉一直磕磕碰碰地活了下来,根本原因就是政治势力无法一家独大,比如东汉历史上经常有外戚专权,但是外戚一直不能谋朝篡位,不是外戚不想,而是有其他势力牵制,这就是宦官与士族。

东汉皇帝可以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

别看东汉的很多皇帝是年幼即位,即使经常有外戚专权,但是皇帝长大后都能联合宦官势力扳倒外戚势力,然后皇帝就能掌权了,最典型的就是跋扈将军梁冀,梁冀连不听话的小皇帝都敢毒死,这个权力够大了吧,梁冀掌控了兵权,还处处派人监视皇帝,汉桓帝刘志迫不得已在厕所中联合了五个宦官一起密谋,终于杀死梁冀,成功夺回权力。

再回到曹丕建立的魏朝,曹丕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打击各种政治势力,魏朝实行的是纯粹的官僚政治,没有其他政治势力,朝中官员也无法结党,曹丕吸取了东汉灭亡的经验教训,严禁宦官、外戚、皇族干政,都写进了法律,曹丕为了集权与防范,甚至不惜打击自己的亲兄弟,比如曹植,曹丕只给富贵,不给政治权力,而且经常把曹植的封地迁来迁去,就是为了避免曹植结党。

曹丕实行了高度的权力集中

朝廷中没有其他政治势力,魏朝的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之手,而且没有任何势力能牵制皇帝的权力,当皇帝英明时,政治就清明,当皇帝昏庸时,政治就黑暗,当皇帝年幼时,权力就会旁落。

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只会转移到其他人之手,当曹睿去世后,留下一个8岁的曹芳成为小皇帝,小皇帝无法治理国家,那么只能让人辅佐他,于是曹睿找了两个辅政大臣,就是司马懿与曹爽,这两人共同分担皇帝的所有权力,代为行使皇帝那至高无上的权力,而且不受其他政治势力的牵制。

魏朝没有宦官干政,没有外戚专权,也没有皇族掌权,曹爽并不是皇族,他父亲曹真只是曹操的养子,充其量只是曹家的亲信而已,所以当司马懿与曹爽辅政时,实际上掌握的就是最高权力,而且不受控制与牵制。

权力集中是一把双刃剑,有好处也有坏处,当魏朝的权力集中在司马懿与曹爽手中时,就有风险,权力这个东西一旦拥有,没有人会放弃的,所以曹爽一心想要排斥司马懿,一个人掌权总比两个分权要好得多,而司马懿采取了一种韬光养晦的办法,以装病来欺骗曹爽,然后发动高平陵政变除掉了曹爽。

曹爽一死,整个魏朝的最高权力就被控制在司马懿之手,这个权力高度集中,不受控制,没有牵制,实际上就是原来皇帝的权力,包括兵权与政权,所以当司马懿除掉曹爽之后,没人可以威胁到司马懿,也没有人敢反对司马懿,反对的结果只有死,看看淮南三叛,看起来声势浩大,全部以失败告终,因为司马氏以整个曹魏的国家实力来打击叛乱,这种力量没有人能抗衡,所以司马氏就能将曹魏的权力世袭与传承,这是司马懿能轻易夺取的第一个原因。

曹睿托孤司马懿

二、士族与皇族争权。

三国时期的魏朝,虽然没有其他政治势力,但是有一个阶层正在崛起,这就是士族集团,所谓的士族集团就是传承上百的官僚士大夫家族,在朝廷,他们世代做官,有名望又有资本,在地方,他们形成庄园经济,隐匿人口,有钱又有人,同时他们还控制了舆论与人才的推荐。

不同的士族之间用通婚又形成了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关系将他们的共同利益联结在一起,士族崛起就会不断要求朝廷赋予更高的政治权力与地位,他们进入朝廷虽然没有明目张胆地结党,但是又形成个利益相同的集团,这就与皇权产生了冲突。

皇帝要求权力集中于自己一手,而士族们要求分享权力,这就是矛盾,当司马懿发动政变时,整个朝廷大多数人其实是支持司马懿的,包括蒋济、陈群等士族出身的官僚都是如此,就连司马懿本人也是出身名门望族,有着庞大的家族,更容易与士族利益诉求一致。

王与马共天下

这些人士族联合起来对抗代表皇族的曹爽,打倒了曹爽之后,司马懿与士族共同分享权力,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整个西晋与东晋时期,到了东晋,这种情况倒了过来,士族控制了政权,皇帝又成了摆设,比如东晋时期流行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

其中的王就是以王导为首的琅琊王氏,马就是司马皇族,司马家的天下到了后面,又重复了当年的悲剧,这就是历史的轮回,司马氏也无法改变历史潮流,士族与皇权之间天生有着矛盾,也存在权力的争夺。

所以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士族争相支持司马懿,他们想分享权力,提高政治地位,而魏朝的皇族则显得势单力薄,无法与之相抗衡,司马懿政变成功后,几乎没人敢反对,与其说是没人,不如说是没有力量来反对,没有兵权与政权,拿什么与司马懿对抗呢?即使有,也不一定能赢,这是司马懿能轻易夺权的第二个原因。

司马懿获取士族的支持发动高平陵政变

三、连续两代皇帝短命。

曹丕是魏朝的开国之君,但他只当了6年皇帝就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40岁,曹睿是魏朝的第二位皇帝,他23岁即位,26岁去世,当了13年皇帝,死的时候才36岁,一个朝代的前两位皇帝寿命如此之短,所以引发了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就是第三位皇帝的年龄一定不会大。

第三位皇帝曹芳即位时只有8岁,所以就给了司马懿与曹爽辅政的机会,也就有了后来的司马懿与曹爽争夺权力的过程,才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机会存在,但凡曹丕与曹睿多活十几年,根本就没有司马懿谋朝篡位的机会,这是诱因。

曹丕与曹睿连续两代皇帝短命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司马懿没有谋朝篡位,按曹魏这种政治体制,一样会产生不同的”司马懿“来谋朝篡位的,因为当时的士族阶层正在崛起,实力又非常庞大,一个朝代不可能所有的皇帝都是英明之主,也不可能所有的皇帝都是壮年即位,但凡出几个昏庸之君或者小皇帝,一样会被人权臣谋朝篡位的,这就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弊端。

如果司马懿生在宋代或者明代,他根本篡不了位的,因为宋代与明代的政治制度已经比较健全了,皇帝即使几十年不上朝,朝廷仍然能够正常运转,根本原因就是有政治势力来制衡皇权,皇帝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的,比如嘉靖皇帝与大臣的大礼仪事件就争论了几年,但这已经是明代,在曹魏时代,显然政治制度并不健全,这也是司马懿能成功篡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