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恪深得李世民的喜爱,为什么会沦为争斗的牺牲品?

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他是一位优秀的青年才俊,被后人铭记。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恪英勇果敢,德才兼备,深得李世民的喜爱,他的身世也颇具传奇色彩。李恪的出身不凡,在文采和武艺上有极高的天赋,按理说他的人生应该是一片光明,荣华富贵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出生在皇室自然有太多的隐晦,自古皇家多争斗,李恪也免不了卷入这场纷争当中。

李恪最终成为争斗的牺牲品,他一生的幸与不幸被载入史册,人们每每读到他的记载时,总是不断叹息,而这其中的种种原因究竟又是什么呢?

一、年少受封官职

李恪从小才华出众,深得李世民的喜爱,根据许多史书的记载,李恪既文学才华出众,又擅长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李恪的脾气性格也与李世民十分相似,性格活泼好动,尤其喜欢打猎。李世民曾经多次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儿子和我一样英武果断。”

贞观二年,年仅十岁的李恪就被封为蜀王,担任益州大都督的要职,同时行政上下监管三十六州,但由于他年纪尚小,没有赴任,而是遥领职位。益州大都督府,地段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富庶,有民族聚居于此,矛盾关系相当复杂,是唐王朝首屈一指的核心利益地区。

在贞观十三年大帐所存资料中记载,益州每个州有十七万七千户的人口,仅次于帝都长安,确实为帝国重藩中之重藩。而李世民将此地指派给李恪,足以看出李世民对他的看重和信任。

李恪获封此重地,但又不去赴任,也是李世民对年纪尚小的李恪的照顾和对封地的重视。直到贞观七年,才正式赴任。李恪在正式赴任齐州都督之前,还曾侍奉李世民,与他一起用膳。

李恪离宫赴任后,李世民感慨万千,对房玄龄等众位大臣说,想要时常和儿子多多相处,但是家与国不能兼并,实际是大不相同的,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可以代代传承。

因此,贞观十年,李世民想通过世袭封建,重置封国这样的方式,去稳固大唐王朝的统治,不顾众位大臣的反对,将自己的兄弟儿子全部都世袭封建。

二、无缘太子之位

皇室之中太子之位一直都是众矢之的,一个合适继承人是大唐江山的延续,在皇室中选择继承人,自古都是根据宗法制度挑选嫡长子作为继承人的。李承乾是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儿子,也是最好的人选,年满八岁的李承乾,就被定为太子,昭告天下。

李世民对这个儿子十分给予厚望与期待,从小就对他悉心培养,仔细教导,希望有朝一日他能不负众望,挑起肩上的重担。但事与愿违,李世民万万没想到自己给予厚望的太子李承乾,非但没有继承自己的治国才能和雄图大略。

反而整天的花天酒地,无所作为,丝毫没有一个太子的样子。李世民见到李承乾这副模样,便想废太子改立新太子。太子之位空出以后,需要挑选新的合适人选,李世民将目光转移到李治和李恪两人身上。

李恪文武双全,不仅有治理国家的能力又有带兵出征打仗的果敢谋略,在李世民所有儿女中十分出挑,李世民对他是十分满意的,甚至有意让他当太子。

但是由于李恪是庶出,他的母妃杨妃又是隋炀帝的女儿,李恪相当于拥有一半的隋朝血脉,历代皇朝都对自己的血统看的很重,国舅长孙无忌因此利用了这一点,向皇上进言,极力反对李恪为太子。

李世民也万分无奈,尽管自己非常喜爱李恪,但最后还是放弃了李恪,立了李治为太子。纵使李恪有万般才华和能力,最后还是没能成为太子,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

三、被害蒙冤而死

当初长孙无忌就是因为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如果李治当了太子,自己将来也是位高权重的,所以才极力反对李恪当太子,把李治推上储君之位。李恪的才能出众,在皇宫中始终是一道刺眼的目光,加上李治确实才能不及李恪。

李恪的存在也就时刻威胁到长孙无忌等人的利益,因此长孙无忌将李恪视为眼中钉。李世民在世的时候,长孙无忌不敢有什么动作,表面装的很温和良善,直到李世民去世以后,太子李治登上皇位。

长孙无忌真正手握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才展露出真实面目,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报复李恪。正巧当时高阳公主十分看不惯李治当皇帝,她召集了一大堆亲贵们发泄心中的怨言,甚至想要密谋造反。

房遗爱和高阳公主等人的造反事件走漏了风声,传到了长孙无忌的耳朵里,这让长孙无忌有了合适的理由和借口。长孙无忌将这些密谋造反的人通通抓了起来,上报给李治,唐高宗李治将这案件全部交由长孙无忌处理。

长孙无忌便借着这个机会将事态扩大化,把已经分藩的吴王李恪牵连进来,污蔑他合谋造反,有不臣之心。百口莫辩的李恪最后在狱中含冤而死,李恪临死前万分悲愤,怒骂长孙无忌并且诅咒他:如果祖宗显灵,一定会将他的家族毁灭。

如此文韬武略的吴王李恪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他的儿子们也全都被流放,女儿们则被幽禁,去给唐高祖守陵。和他同为一母同胞的弟弟蜀王李愔也被牵连,流放巴州。

四、总结

这样一个天之骄子李恪就此陨落,充满着无奈与惋惜。他虽富贵显赫,但一生却是如此的不幸,皇室之中的明争暗斗数不胜数,如若不敌只能成为牺牲品。长孙无忌也没有风光多久,他也终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长孙无忌万万没想到,后来会有武则天的出现,他自己也栽在武则天的手上,被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联合逼死,在显庆五年获罪,声名显赫的长孙家族也就此没落,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再到后来,神龙元年时期,李恪一案终于昭雪平反,还了李恪一个清白,永徽四年,李恪被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李恪的事迹被记入史册,后人每每读到他都会十分感慨,怀念这位有勇有谋,文武双全的天之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