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李鄘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出身于名门江夏李氏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鄘(yōng)(?-820年9月14日 ),字建侯。鄂州江夏县(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唐朝宰相,江夏太守李邕从孙。

李鄘出身“江夏李氏”。唐代宗时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正字,擢累吏部员外郎,进御史中丞。唐宪宗时,由河东节度使被召拜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晚年以太子少傅致仕,累封江夏县开国侯。

元和十五年(820年),李鄘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肃”。《唐文拾遗续拾》录有其文一篇。

人物生平

出身及早年

李鄘生年不详,自称是战国名将李牧及秦、汉、晋的一些官员之后。自李鄘的四世祖李元哲起,李氏定居广陵。李鄘的曾祖父名李昉;祖父李璞,曾任郓州司户参军;父亲李暄,任起居郎。李鄘至少有一兄,名李郓。

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李鄘通过殿试,在书判(关于司法的考试)中得了高分,被任为秘书省正字。后被朔方节度使李怀光邀为幕僚,累官监察御史。

临难不恐

兴元元年(784年),李怀光反叛,占领河中。李鄘认为再跟着李怀光对自己家不利,于是称兄长在东都洛阳染病,母亲思念兄长。李怀光虽然同意他的母亲离开,并没有放行李鄘的妻儿。李鄘却把母亲和妻儿都送到洛阳。当李怀光为此责骂他时,李鄘说:“我李鄘在军中,不能侍奉母亲,但你为什么不让我的妻子侍奉婆婆呢?”李怀光无言以对。

贞元元年(785年),李怀光的部将吕鸣岳被发现和河东节度使马燧私通,李怀光杀其全家,还发现李鄘及其同僚高郢也牵扯其中。李怀光集结军队,公开训斥他们,李鄘和高郢则称他们只忠于皇帝。李怀光将他们拘押。同年,李怀光自杀,所部向马燧投降,马燧释放了李鄘和高郢,邀请他们为自己的幕僚。后因马燧不听从自己的建议,李鄘离开他,在洛阳退隐。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曹王李皋邀请李鄘做幕僚,他同意了。随后他被召回京城长安,任吏部员外郎。

贞元十六年(800年),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去世,所部士兵拒绝朝廷诏令,推其子张愔继任,杀了一些服从诏令的军官,拘押了监军宦官。张愔自称兵马留后。德宗任命李鄘为徐州宣慰使,命他前往徐泗濠首府徐州安抚军队。李鄘说服他们释放了监军宦官。张愔向朝廷上表,求李鄘转交。李鄘见张愔在表章中自称兵马留后,指出此职未被朝廷认可,只有在表章中删除此称呼,他才答应转交。随后,德宗任张愔为徐州团练使。李鄘回长安后,任吏部侍郎。

革除军号

唐德宗于贞元二十一年(805年)驾崩后,重病的太子继位为唐顺宗,李鄘任御史中丞,随后又先后任京兆尹和尚书右丞。

唐宪宗元和(805年-821年)初年,长安匪患严重,李鄘再任京兆尹。据记载,李鄘以极大改善了长安的治安而闻名。不久,他又任检校礼部尚书、凤翔陇右节度使、凤翔尹。之前的凤翔节度使经常用“神策行营”的名号,并在去凤翔就任前先拜见神策军中尉。李鄘认为这不妥,在他的请求下,宪宗没有在他的官职中加上“神策行营”的名号,只称“凤翔陇右节度”。

总镇淮南

元和四年(809年),宰相裴垍向宪宗指出河东节度使严绶无能,荐李鄘取代,宪宗同意,将严绶召回长安,改调李鄘为河东节度使 。不久后,李鄘也被召回,任刑部尚书、御史大夫、诸道盐铁转运使。同年,宪宗命权宦吐突承璀统军讨伐控制成德镇的军阀王承宗,李鄘和李元素、许孟容、李夷简、孟简、吕元膺、穆质、独孤郁都反对,最后宪宗仍然维持任命,但将吐突承璀的职衔由行营招讨处置使降为招讨宣慰使。

元和五年(810年),李鄘任淮南节度使及淮南镇首府扬州的大都督府长史。他在凤翔和河东任职都不长,据记载是因为李鄘严格而且时常变更法度,使百姓无所适从。在淮南,他仍然严格,但却把地方管理得很好且富裕。但据记载,同时他在管理上很粗暴,他的幕僚无法阻止军官和技术专家粗暴行法乃至处决多人。李鄘的名声因此受损。当朝廷讨伐控制彰义镇的军阀吴元济时,吴元济的盟友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调兵对淮南边境施压,李鄘从楚州和寿州调集约两万军队防止吴、李进攻,且没有向朝廷索要军费。由于国库在对吴元济的作战中耗尽,宪宗派盐铁转运副使程异去各镇征收赋税。李鄘贡上了淮南镇的盈余,其他镇也照做,缓解了国库的危机。

坚辞相位

与此同时,元和六年(811年),吐突承璀被贬为淮南监军。据记载,他和李鄘彼此尊重,互不冒犯。元和九年(814年),吐突承璀被召回长安,推荐李鄘任宰相。

元和十二年(817年)末,宪宗召李鄘任门下侍郎,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但李鄘自认为不适合当宰相,更为被宦官荐举感到耻辱。当僚属准备奏乐庆祝时,李鄘哭着说:“我老了,想在地方上安享晚年,宰相不是我能胜任的!”

元和十三年(818年)初,李鄘到达长安后称病,没有参与宰相事务。他还拒绝了宪宗的接见,也不见来官邸探病的下属,不停上表请辞。当年春,宪宗改任他为户部尚书,其相位由李夷简替代。不久,他又任检校左仆射,兼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不久,李鄘以太子少傅致仕,累封江夏县开国侯 。

晚年逝世

元和十五年(820年)八月初四日 [1] (9月14日),李鄘去世。追赠太子太保,谥号“肃”。

人物评价

李纯: 居洁履方,端明审固。有沉毅庄重之质,有坚刚迅敏之心,劲节夙表于屯夷,利器久彰于中外。

白居易: 卿抱兼人之才,秉徇公之节,每登要职,悉著能名,若刃发硎,投而不滞,如玉在佩,动必有声。

蒋防: 性惟直方,器本(阙)固。冲敏足以成务,通明可以质疑。怀匡主之忠规,蕴经邦之远略。历居雄镇,累服大僚。台阁藩方,动留成式。资为重望,绰有余材。

柳宗元: 果检自负,嶷然善为官。

刘昫: ①李建侯不屈于贼庭,马会元见伸于贝锦,临危挺操,所谓贞臣,将相之荣,固其宜矣。②见危致命,临难不恐。士美、建侯,仁者之勇。

宋祁: 刚者天德,故孔子称“刚近仁”。骨强四支,故君有忠臣,谓之骨鲠。若栖筠、鄘二子,其刚者欤!栖筠抗权邪,不及相;鄘得相,不愿拜。非刚,畴克胜之?

张九成: 昔李鄘为淮南节度时,吐突承璀为监军,互相敬惮。一旦承璀还京,荐为宰相,鄘知出于承璀,终不就职。夫互相敬惮,盖所以处小人也。至欲出其门下,岂士君子之所甘哉?……故余以为处小人,其微处当如孟子,其平居当如李鄘;其总摄大纲当如孟子,其不受污染当如李鄘。

颜师鲁: 宋璟召自广州,道中不与杨思勖交一谈。李鄘耻为吐突承璀所荐,坚辞相位不拜。士大夫未论其才,立身之节,当以璟、鄘为法。

胡三省: 史言李墉知耻。

杨士奇: 三君子者(蒍子冯、蔡谟、李鄘)皆贤者也,夫岂不堪于相而不欲富贵哉?古者君子,不轻以身相人如此,其严也。

个人作品

《唐文拾遗续拾》录有其文一篇:《停高陵等四县烽子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