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原文、译文及注释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由战国中期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所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也是四书中篇幅最长,部头最终的一本,直到清末时期都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共七篇,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其学说处罚点为性善论,护长德治。

《滕文公下》共十章,第一章讲规矩规范的重要,若不规行矩步,“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一节

【原文】

陈代1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2。’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3,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

“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1,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2。’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3,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4,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5。”我不贯6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7;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译文】

陈代说:“不去谒见诸侯,似乎太小气了吧;如今见一次诸侯,大则可以实行仁政于天下,小则可以称霸中国。而且《志》上说:‘弯曲一尺,可以伸直一寻。’好像应该试一试。”孟子说:“从前齐景公田猎,用旌去召唤掌管山泽田猎的小吏,小吏不去,景公便准备杀他。志士坚守气节,不怕弃尸山沟;勇士见义勇为,不怕抛弃头颅。孔子到底看重这小吏哪一点呢?就是看重他不是自己所应接受的召唤之礼,硬是不去。如果不等待诸侯的召唤便去,那我又是什么人呢?而且所谓弯曲一尺,可以伸直一寻,完全是从利的方面来考虑的。如果唯利是图,那么即使弯曲一寻去伸直一尺,也有小利可图,不也可以干干吗?”

“从前,赵简子让王良替他的宠幸小臣奚驾车打猎,一整天也没打到一只猎物。奚向简子汇报说:‘王良是天底下最没本事的驾车人。’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良说:‘希望再来一次。’反复劝说,奚才答应去,结果一早上就打中十只猎物。奚又汇报说:‘王良是天底下最有本事的驾车人。’

“赵简子便说:‘我让他专门给你驾车好了。’把这告诉王良,王良不肯,说:‘我帮他按规矩奔驰,整天打不着一只〔猎物〕;我帮他违背规矩奔驰,一早上就打中了十只。可是《诗经》上说:“即使规行矩步,也能一箭中的。”我不习惯为小人驾车,请允许我辞去这差事。’驾车者尚且羞于与坏的射手为伍;与他为伍,即使打得的禽兽堆成山,也不肯干。如果委屈自己的理想与主张而追随诸侯,那我们又算什么人呢?况且你错了:允许自己不正直的人,从来就不能够使别人正直。”

【注释】

(1)陈代:孟子弟子。

(2)寻:约合今之八尺。

(3)招虞人以旌:虞(yú)人,掌管山泽田猎的官;旌,音jīng,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帜。

(1)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赵简子,晋国正卿赵鞅;王良,春秋末年的驾车能手;嬖,音bì,受宠幸的小人;奚,嬖人名。

(2)我使掌与女乘:即“我使之掌与汝乘”,我让他负责给你驾车;“使”的宾语常常不出现;掌,掌管。

(3)范我驰驱:规范我的奔驰。

(4)诡遇:不依法驾御。

(5)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见《诗经·小雅·车攻》;如破,而破。

(6)贯:即今之“惯”字。

(7)御者且羞与射者比:“射者”语义双关,明指嬖奚,暗指射利之徒与射利之事,如四处求见诸侯以干禄之苏秦、张仪辈,亦表明自己不愿主动谒见诸侯之志;比,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