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欺骗了我们很久的天才故事,背后的真相却是这样

我们听过很多的天才故事。

这种天才故事的结构往往是:

这些牛人小时候如何笨,后来如何智慧。

譬如,有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些奇怪,脑袋大,但是肢体不协调,行动很笨拙,还被猜测是否是个畸形儿。这个人,他叫爱因斯坦。

譬如,有个孩子连1+1等于几都算不出来,内向木讷,被老师同学讥笑、排挤,以至于一度退学。这个人,他叫牛顿。

譬如,有个孩子三岁才会说话,别人都以为他是智障儿。这个人,他是氢弹之父特勒。

譬如,有个孩子一直到九岁才学会二十六个字母,到十二岁才识字。这个人,他是美国总统威尔逊。

这些历史名人的童年经历最后往往被当做传奇故事,或者被当做励志鸡汤去传颂。所以,我们耳朵里听一听,也就过了。总之,跟自己没那么多关系。

可是,这些名人们、天才们小时候真的很笨吗?未必。事实上,他们从小就很特别,以自己的方式向这个世界展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而他们的父母、家人,恰恰接纳了他们的“与众不同”。

譬如,爱因斯坦小时候不爱跟小朋友玩,还爱独自躲到角度里瞎鼓捣,他的父母不但没有逼他、刻意去训练他更“外向”,而是支持他的瞎鼓捣。

譬如牛顿小时候被退学后,在家里的农场干家务活,结果总是错误百出、心不在焉,还在家里弄些乱七八糟的零件瞎琢磨。他的父母不但没有批评指责,反倒给他提供更好的受教育途径。

你看,把天才故事讲成“打小笨得一塌糊涂”,尔后又如何惊艳世人,其实就把这些故事变得玄乎了。好像这些天才们脑袋里装了一个开关,在小的时候没有开启,长大后突然有如神助,于是乎一鸣惊人了。

真相才不是这样。

这些天才们,他们小时候就有自己的天赋所在。就像每一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天赋一样。幸运的是,他们的天赋更容易被识别,于是得到了充分的接纳、尊重,并获得了肯定与支持。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一句话:

野草是什么?一株优点尚未被发掘的植物。

“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

春秋人孙阳,人称伯乐,因为对马相当有研究,受楚王委托去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历经许多周折,伯乐相中了一匹马,并带着这马来到楚王面前。楚王一见,马儿瘦得不成样子,便认为伯乐愚弄了他。在伯乐的坚持下,楚王将信将疑,命马夫尽心喂马,果然不久,它就变得精壮神骏。骑上它,便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到百里之外了。

相马不仅仅是门技术,更是门艺术。伯乐之所以选中这匹枯瘦如柴的马,首要前提就在于他爱马、愿意接近马并对马有足够的了解,才能透过表象看到它的潜能(或优势)所在。养孩子同样如此,不仅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育儿经验,同时还需要父母有足够的爱和包容、尊重与理解。

“多元智能之父”加德纳认为,每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儿童。即,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而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孩子潜能的第一发现者和引导者,怎样看待孩子、秉持怎样的育儿观、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将直接决定孩子发展的高度、决定孩子把多少潜质培养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千里马”被埋没了,原因就在于父母并未从孩子出发,并未正视孩子自身的特点、发现孩子的优势所在并试图去发展它。相反,我们的父母大多数时候只看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并无限放大它。

这一情况,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尤其突出。海外的华人孩子中流传一个关于父母的笑话,说:

他们逼你从小就苦苦练琴,可你长大后如果真想去搞音乐他们就会吓个半死;他们还会每个周末送你去奥数班,但是如果告诉他们你将来想当数学家,他们马上会痛心疾首地劝你另选热门。

中国父母从一开始就没有真实地面对自己,更没能去接纳自己孩子的真实样子。他们任劳任怨,给孩子提供一切他们认为好的,然后期待孩子长成按照他们脑海里设想的样子。父母的焦虑,就这样把孩子给淹没了。孩子的潜能被压抑,永远只能做被动的接受者。

鉴于此,我想再次给出以下几个老生常谈的建议:

不要只看到孩子做得怎么样,更要看到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尊重而不是扼杀孩子发展的可能性。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乐相马,难就难在“马儿”不会说话,要了解它困难重重,需要伯乐足够细心足够耐心,还要有极大的恒心。相比之下,父母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其实更容易一些。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父母首先应该尊重其独特性,孩子是透过父母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父母眼中的孩子是积极向上的,孩子就会朝着积极阳光的方向发展;父母天天盯着孩子的问题和缺点,孩子也会觉得自己问题多多,如此,他不会为自己的生命而自豪,相反会因此自卑甚至焦虑。

接纳、尊重孩子,还应该看到孩子是发展中的个体,因此要对孩子的未成熟性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包容,并相信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可以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对于孩子主动的尝试和自主行为,父母不妨多给予鼓励;认可孩子的活动,维护孩子的自尊,才能更好地树立孩子的自信。

要相信孩子的潜能,鼓励孩子的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孩子的潜能。

生活中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有三大法宝:“包办代替”、“放手不管”或是“训斥责骂”。其实质就在于不信任孩子:“我不相信你能做好。”“我不信你能行。”这样做的结果是父母累、孩子更累。而信任恰恰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孩子不仅丧失了发展的可能性,还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更失去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须知,孩子的自信源于父母的信任。越小的孩子,越是在父母鼓励、关切、重视的目光中产生“我可以”“我能行”的肯定评价。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比如,若是父母接纳孩子天性就比较内向、不爱表现、不爱在人前发言的特点,并给及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如他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被吓着了”“受伤害了”,并且能在第一时间积极地寻求父母的帮助和庇护,这不能不说是孩子找到的最恰当有效的处理方式。

在我看来,这样的孩子更能细微地体察到别人和自己的情绪、更富有同情心、更乐于遵守规则,内心更有力量,且更有主见。当然,前提是,父母能发现这一点,才能引导孩子更好地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否则用错了方法,孩子只会变得愈发畏缩、怯懦。

最重要的是,爱孩子,从欣赏孩子开始。

没有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真正欣赏自己孩子、会赏识自己孩子的父母却较少。如果说,爱是教育孩子的必需,那么欣赏则是教育的前提。孩子是在父母赞许的目光、温柔的抚摸和拥抱中获得成长的力量的,他会产生被关注、被信任、被期待的感觉:“我被接纳、被肯定了;我是受欢迎、被爱的。”

还记得孩子学走路的情形吗,你记得自己是怎么欣赏孩子的吗,请跟我一起回想一下:在孩子跃跃欲试时,你是否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在孩子尝试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地给予鼓励,表扬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孩子摔倒了,你是否及时给予安慰而不是大声训斥孩子?

孩子人生中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份进步,需要的无外乎就是父母做到这几点:

相信孩子有能独自行走的潜力、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鼓励,欣赏孩子的尝试和努力,哪怕是失败或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