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绘本阅读 > 正文

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

1.《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

书名:《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作者:文/[日]中江嘉男   图/[日]上野纪子译:赵静,文纪子标签:亲子推荐人群:2-6岁

导读:可爱的鼠小弟想吃树上的苹果,他观察到小鸟、猴子、大象、长颈鹿、袋鼠和犀牛得到苹果的方法,然后一一模仿,结果当然每次都失败。

2.绘本内容

有一天,鼠小弟来到那又大又高的苹果树下,想:如果我能尝到那又大又红的苹果,那该多好啊!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飞来了一只小鸟,小鸟用嘴巴叼走了一个苹果,飞走了,鼠小弟想:如果我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能在苹果树上拿到那又香又甜的苹果就好了,于是,鼠小弟便学着小鸟的样子飞了起来,只见它用那细小的胳膊飞舞着,脚也使劲的往上飞,已经离开地面一点儿了。可是,如果想要摘到苹果,还差的远呢!没过一会儿,鼠小弟便”咚”的一声掉了下来,这方法不行。

这时 , 穿了一件棕色大衣的猴子飞快地向苹果树走来,只见它三下五 除二 “ 噔噔噔噔 ” 地爬到了大树上,拿了一个红苹果便开心地回家了。 鼠小弟看到猴子这么容易就爬上了树, 觉得自己也能爬树。 于是, 它 手脚并用, 学猴子那样往树干上一跃, 谁知刚扒到树干上, 却又滑了 下来,连树皮都被它抓破了。

突然, 鼠小弟又看到一只笨重的大象慢吞吞地从远处走来, 走到苹果 树下的时候, 它不紧不慢地伸出了它那长长的鼻子, 放到了一颗苹果 前, 使劲一吸, 一颗又大又红的苹果立刻进入了它的肚子, 然后它也 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鼠小弟看到大象吃苹果的样子,心想:“ 假如我 也有长长的鼻子,就能吸到苹果了。 ” 于是,鼠小弟用手撑着地,用 腿使劲把鼻子拉得好长好长, 还摔了几个跟斗, 可是它的鼻子太短了, 根本够不着苹果,鼠小弟非常失望。

一只长颈鹿趾高气昂地来到苹果树下, 只见它伸长了脖子, 很轻松地用嘴巴咬住了一个苹果。 鼠小弟看见了, 心想:长颈鹿有长脖子就能 够着苹果, 我也要有长脖子。 鼠小弟一边想一边使劲地用手将自己的 脖子拉出去,可惜还是没有成功。

袋鼠一蹦一跳地来到苹果树下, 它的口袋里还装着自己的宝宝呢! 只 见它 “ 铛 ” 的一下, 双脚就离开了地面。 来到苹果下时, 它轻轻地伸长 脖子, “ 嘎吱 ” 一口, 就咬住了一个苹果, 自己又飞快地回到了地面上, 一蹦一跳地离开了。既然袋鼠都能吃到苹果,我也要跳高拿到苹果, 鼠小弟想。 可是任它怎么跳, 都跟苹果树上的苹果差着十万八千里的 距离呢!

突然一只犀牛快速朝苹果树冲来, 只见它用它那两只犀利的角使劲向 苹果树树干撞去, “ 哐当 ” 一声, 树干被撞得歪向一边, 一颗苹果也随 即掉了下来,犀牛抬起头,长大嘴巴 “ 啊唔 ” 一口就把苹果吞了下去。

这时, 鼠小弟抬头望了望苹果树, 惊讶地发现苹果树只剩两颗苹果了, 它非常着急。 不管三七二十一, 学着犀牛的样子狠狠地朝苹果树撞去, 可怜它力气太小了, 它那小小的身体都被撞弯了, 苹果树却纹丝不动。 鼠小弟被撞得头昏眼花,无精打采地坐在了树下,心里无比沮丧。

当黑溜溜的海狮来到苹果树下时,发现鼠小弟无精打采地躺在那里, 就问鼠小弟:“ 你怎么了?难道发生了什么事吗? ” 鼠小弟没有回答它 的问题,却连珠炮似地问海狮:“ 你会飞吗? ” , “ 你会爬树吗? ”“ 你 有长鼻子子吗? ”“ 你有长脖子吗? ”“ 你能跳得高吗? ” 你力气够大 吗? ” 海狮答道:“ 这些本领我都不会。 不过, 我猜你一定是想吃树上 的苹果吧?这个好办,我可以把你顶到树上去啊! ”

它一边说一边请小老鼠爬到了它的头上,只见它把小老鼠往树上一 顶, 小老鼠正好够着树枝, 它把低处的苹果扔给了海狮, 自己又爬上 高树枝上, 摘了另外一个苹果。 随后, 小老鼠坐在树杈上津津有味地 品尝起美味的苹果。 此刻, 它感觉到自己变成了一朵幸福的云, 从此 再也不为吃到树上的苹果发愁了 ……

9.《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绘本

点评:在这个愉快的故事中,孩子们每翻开一页就能看到一个新的动物,每个动物都有它们的特长。孩子会随着故事的发展去猜测:下一页上场的会是谁呢?鼠小弟吃到苹果了吗?怎样才能吃到呢?爸爸妈妈们可以从旁引导,重复的文字和句式能帮助孩子很好地把握相关的语言点,而画面中苹果数量的变化也能帮助孩子建立数数和减法的初步概念。

在这个愉快的故事中,孩子们翻开一页一页的图画,和那许多动物交了朋友,每个动物都有它们的可爱之处。孩子们会随着故事的发展去猜测,下一页上场的会是谁呢?鼠小弟吃到苹果了吗?怎样才能吃到呢?小小的悬念牵引着孩子们一页页翻开去。成功的作品是要给读者一个意外的惊喜。当看到鼠小弟被海狮高高地抛到空中的画面时,孩子们会发出满足的笑声,嗅,原来如此!但是,还有意想不到的东西在等待着他们,版权页上那幅海狮把鼠小弟和两个苹果抛在空中耍杂技的小图,犹如尾声,增添了作品的余韵。在这里,读书完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