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瘤首选治疗方法

泌乳素瘤是人体的垂体功能出现了异常而引起的一种肿瘤疾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停止及溢乳,下面来了解一下泌乳素瘤怎么治疗效果比较好。

泌乳素瘤首选治疗方法

泌乳素瘤首选治疗方法

泌乳素瘤首选的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多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无论是泌乳素微腺垂体瘤,还是侵袭性泌乳素瘤,即垂体大腺瘤,首选的治疗办法都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目前国内常用的药物有溴隐亭,国外可供选择的药物为卡麦角林,溴隐亭的起始用量为2.5-15mg/d,平均分配到每天的24小时当中,可以每12小时、8小时或者6小时,分别口服相对应的平均剂量。

大数据量比较性研究证实卡麦角林的治疗效果较溴隐亭更好,包括在服药耐受性和方便性、减少泌乳素分泌、恢复性腺功能以及缩小肿瘤体积等方面。卡麦角林对绝大多数患者均有效,包括先前耐溴隐亭者。但是,溴隐亭多年来临床应用满意,且价格便宜对于经费紧张的患者更适用。

服用溴隐亭(2.5mg/片)起始剂量每日0.625-1.25mg(1/4-1/2片),以后每周增加剂量1.25mg,直至达到2.5mg2/日~2.5mg3/日。常见副作用有上消化系统紊乱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可通过循序渐进增加剂量以及服药前进食点心有助于减少上述副作用。卡麦角林(0.5mg/片)起始剂量每周或每两周0..25-0.5mg,每月增加剂量直至泌乳素分泌正常,最大剂量极少有需超过3mg/周者。(另据说明书:成人起始剂量0.5mg/2周,根据泌乳素水平调整剂量,每次增加剂量间隔不短于4周,按0.25mg/2周~1mg/2周增加剂量)。女性患者高泌乳素血症有1/3为自限性,而妊娠也有可能促使泌乳素分泌功能恢复正常。高泌乳素血症的女性过了更年期后泌乳素水平有可能恢复正常,需重新评估继续治疗的必要。

药物诱发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基本治疗方案是停药或更改用药,进一步治疗可考虑雌激素或雄激素替代治疗,一般不考虑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因精神科用药导致高泌乳素血症,则需根据心理辅导治疗结果综合考虑。

泌乳素微腺瘤的治疗

临床治疗的基本目的是恢复性腺功能和治疗不孕不育,这一目的通过药物治疗相当有效。90-95%的泌乳素瘤患者肿瘤大小并不进行性增大,因此控制肿瘤体积并非治疗的目的。经过长程的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泌乳素型微腺瘤常可缩小,有时甚至消失。PRL恢复正常的患者需每年复查泌乳素。如PRL未能降至正常,更换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会有效。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治疗后虽PRL水平尚超出正常水平高限,但性腺功能已经恢复正常,此类患者调整用药剂量时要更多考虑生物学效应而非绝对的PRL水平。

由于仅有5-10%的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继续生长为大腺瘤,因此女性泌乳素微腺瘤如不考虑怀孕可以不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月经不调者可应用雌激素治疗并每年复查血清PRL。如果临床检查提示肿瘤增大或泌乳素水平显著升高,则需复查MRI。

泌乳素巨腺瘤的治疗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血清PRL恢复正常,肿瘤体积缩小。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80%泌乳素瘤肿瘤体积缩小25%以上,几乎所有患者血清PRL均能降低50%。多数情况下,服药1-2周后即能发现肿瘤变小,也有些患者数月尚无变化。连续数月甚至长达一年的时间内,肿瘤能够持续缩小。有必要在开始治疗2-3个月后复查MRI,此后复查间隔可延长。多个研究证实,肿瘤体积缩小后垂体前叶功能恢复,90%绝经前女性患者恢复排卵月经。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通常能使巨腺瘤患者视力恢复到与手术减压解除视交叉压迫所能达到的差不多的效果,因此泌乳素巨腺瘤出现视野缺损已经不再被认为急需外科手术。

治疗目的是将泌乳素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很多人认为需尽可能的降低泌乳素水平,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缩小肿瘤体积甚至使其消失。需要从较低的剂量开始服药,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不耐受和副作用。肿瘤体积缩小后,如果PRL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则可逐渐减少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服用剂量。事实上,已有观点认为将PRL水平保持在正常水平而不过低,可更有效的恢复生育功能。当PRL水平恢复两年以上且肿瘤体积缩小50%以上后,可以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逐渐降低到一个较低剂量,因为在此时期较低的剂量通常可以维持稳定的PRL水平和肿瘤大小。需注意的是,泌乳素巨腺瘤停药可能导致肿瘤增大以及高泌乳素血症复发,因此泌乳素巨腺瘤患者服药逐渐减量或停药时,必须密切随访观察。

短期随访与泌乳素抵抗

泌乳素瘤包括巨腺瘤和微腺瘤的随访内容首先为定期评估PLR水平,而如确诊时已经有视力损害者则还需系统检查视野和MRI。如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后患者未出现预期的改善则要考虑泌乳素抵抗,后续的治疗选择包括服药达到最大耐受剂量、换用另一种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者考虑行外科手术切除或行放射治疗。

泌乳素瘤的手术与放射治疗

经蝶手术

采用经蝶手术以达成长久治愈的方法并不可靠,高泌乳素血症复发现象常见。微腺瘤手术的成功率在75%左右,巨腺瘤的治愈率则更低。当肿瘤生长扩展至海绵窦时,手术无法治愈。高泌乳素血症最初恢复正常者中,约20%复发。约10%患者由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抵抗或视野缺损无改善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其他手术适应症包括:巨腺瘤卒中伴神经系统征象;囊性泌乳素型巨腺瘤(通常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肿瘤难以缩小)导致神经系统症状;难以耐受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是否采用外科手术,神经外科医生应当将外科手术效果与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效果对比提供给患者讨论,如患者本人偏好手术治疗这也可作为手术的适应症。

放射治疗

外放射治疗极少用于治疗泌乳素瘤,其导致一些重大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包括垂体低功、视神经损害、神经功能紊乱、中风风险高以及继发脑肿瘤等。因此放射治疗不能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案,仅能用于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无效且无法手术治愈的患者,或者那些极罕见恶性泌乳素瘤。

恶性泌乳素瘤的治疗

恶性泌乳素瘤只能采用手术或者放射治疗。这种肿瘤最初可能表现为抵抗型泌乳素瘤(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抵抗),或者为血清PRL水平与肿瘤大小不成比例。但是,对医生而言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肿瘤除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无效和外科手术后复发外,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通常情况下,病理学资料并不值得注意,有丝分裂指数的轻度升高也非特异。真正的恶性泌乳素瘤,首发的特征表现可能是肿瘤扩展到颅内不连续的其它部位或转移到颅外。目前人们对恶性泌乳素的处理经验尚极为有限,手术或者放射治疗也只是暂时的缓解,化疗的作用也甚小甚至没有作用。此类肿瘤毫无例外是致命性的,所幸甚为罕见。

怀孕与泌乳素瘤

由于种种原因,泌乳素瘤女性患者怀孕期间或希望怀孕者需由(内分泌专科)医师指导这一过程。怀孕期间泌乳素瘤可以相当程度的体积增大并带来视野的损害,另一方面,血清泌乳素值不能确实反映肿瘤大小。除此之外,多巴胺能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其对胎儿的影响需要仔细考虑。妊娠与泌乳素瘤之间要考虑四个主要问题:高泌乳素血症与怀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安全性;肿瘤生长;以及哺乳。

高泌乳素血症与受孕

女性患者须注意当开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后,排卵周期和受孕能力的恢复可能很快(甚至在第一次正常的月经出现之前就可能发生怀孕)。基于这样的原因,一般建议患者开始服药治疗后及时应用避孕器具,而月经则为更确定的指标。如果患者打算怀孕的话,则需等PRL降至正常、肿瘤体积显著缩小后计划受孕,目的是降低因孕期肿瘤增大而导致视交叉压迫的风险。不孕妇女如难以耐受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或拒绝服药治疗者,经蝶肿瘤切除术是一可选方案。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安全性

在全世界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在受孕期间及怀孕后长时间服用溴隐亭,这些孕期服药的患者发生流产、宫外孕以及其它婴儿先天性畸形的比例并不高于正常人群。根据文献,服用卡麦角林的患者情况类似,但经过研究的病例数量尚较溴隐亭为少。根据动物模型研究,尚未发现孕期应用卡麦角林可致畸。而培高利特和喹高莱两种药物在计划怀孕患者应用的经验尚少,不建议在此情况下应用。

尽管溴隐亭和卡麦角林的应用没有造成更多的问题,最好还是在怀孕期间尽可能的减少胎儿对这些药物的暴露因素。各种药物或其它因素的致畸多发生在怀孕的头三个月,而头三个月正好也是怀孕妇女停药后泌乳素巨腺瘤再度生长程度最小的一个阶段,因此建议患者在月经停止、妊娠试验阳性后停用溴隐亭或卡麦角林。卡麦角林药效维持时间长,停药后最多120天内PRL水平仍可受抑制。

肿瘤生长

泌乳素微腺瘤在怀孕期间的肿瘤增大风险不高于2%,因此此类患者在确定怀孕后可安全的停药,患者如有剧烈头痛、视力下降等情况时需及时复诊,不必连续监测PRL水平。巨腺瘤妇女怀孕期间约20-30%发生有症状的肿瘤增大,对于此类患者建议确定怀孕后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并密切跟踪观察,或者在整个孕期继续服药。如果出现视野缺损或头痛进行性加重,要复查MRI平扫(不做CT)了解肿瘤大小变化,如果肿瘤大小显著增大则恢复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为防止泌乳素巨腺瘤妇女怀孕期肿瘤增大的可能性,而怀孕前行减瘤术(肿瘤部分切除)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案,孕期服药治疗可能较手术的损害更小。怀孕妇女停药后肿瘤再度增大者,如未能经再度应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控制肿瘤大小时,如孕期已经足够长则可及时分娩,或者行经蝶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