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绾与刘邦是亲密好友,为何晚年时叛逃了?
卢绾,汉朝开国功臣、异性诸侯王之一,与刘邦是同窗发小,同年同月同日出生,深得刘邦信任。但后来却与匈奴叛乱,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天下动荡的秦末,刘邦能够异军突起并且击败项羽取得天下离不开谋臣将士,尤其异姓王的支持,可惜应了那句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这句话,刘邦一统天下后,那些曾经为他开疆拓土的异姓王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为了消除这些心腹大患,一场剪除异性诸侯王的行动开始在诸侯国上演,卢绾作为异性诸侯王也成了这场行动的牺牲品。原本卢绾是不打算背叛刘邦的,甚至还有回去看望刘邦的想法。
其实说起来卢绾与刘邦才算真正的亲密好友,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除了是发小之外俩人还是同窗,在刘邦还未发迹为平民的时候,因为吃官司而躲躲藏藏,卢绾这时也不嫌弃刘邦常常追随左右。
后来天下大乱,刘邦起兵反秦,卢绾以宾客的身份相随,随着刘邦地位的节节高升,卢绾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刘邦为汉王时,卢绾担任将军,在楚汉战争时,卢绾更是因功官至太尉,封长安侯。由于卢绾与刘邦的莫逆关系,卢绾不仅可以出入刘邦的卧内。他的衣被、饮食、赏赐,都是群臣莫敢相望的。虽然萧何、曹参等能够因为才能过人、忠于职事而得到刘邦的礼遇,但若轮到亲密的关系和被宠信的程度,都无法比得上卢绾,甚至卢绾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出入卧内,衣被饮食赏赐,群臣莫敢望,虽萧曹等,特以事见礼,至其亲幸,莫及卢绾)。
当初因为俩人关系要好,在公元前202年臧荼反叛刘邦,刘邦将臧荼击杀,燕地出现诸侯王空缺时,卢绾幸运的被刘邦任命为新一任的燕王。
可就是这样的莫逆关系,随着刘邦剪除异性诸侯王行动的展开,俩人关系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公元前196年,陈豨在代地反,刘邦亲自带兵攻打陈豨,作为代地的邻邦,又是刘邦的亲密好友,燕王卢绾也亲自带兵不遗余力的猛攻代地。陈豨派遣王黄求救于匈奴,卢绾也派其臣张胜出使匈奴,并散言陈豨已经战败,欲令匈奴勿发兵助之。这时臧荼的儿子臧衍恰好逃亡在匈奴,对张胜说:公所以重於燕者,以习胡事也。燕所以久存者,以诸侯数反,兵连不决也。今公为燕欲急灭豨等,豨等已尽,次亦至燕,公等亦且为虏矣。公何不令燕且缓陈豨而与胡和?事宽,得长王燕;即有汉急,可以安国。其意就是唇亡齿寒,若是带代地的陈豨被消灭,燕国也逃脱不了被灭的命运,不如留下代地,让匈奴、代地,燕国互相牵制,这样都可以长存。张胜一听,觉得挺有道理,于是他暗中劝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
匈奴攻打燕国的消息传回来,卢绾不干了,他直接上书说张胜谋反,请求族灭张胜。后来张胜从匈奴返回,向卢绾解释了缘由,卢绾也认同张胜所说,于是卢绾又向刘邦上书一封,称谋反的是他人与张胜无关。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代地被平定后,有降将将卢绾等人密谋的事告诉了刘邦,刘邦刚开始不相信,派人召卢绾对峙,结果卢馆心虚,没有应召。气愤之下,刘邦判定卢绾造反了,然后派兵去攻打卢绾。
卢绾听到风声后,带着自己的家属、亲信等几千人跑到了长城附近,想等刘邦气消以后再亲自入长安谢罪,谁知刘邦在攻打淮南王时一病不起,崩殂。卢绾听说后再也没了回去的打算,立马逃到了匈奴,最后在匈奴终老。
卢绾本没有反叛的打算,为何在刘邦去世后立马就叛逃了呢?其实深层原因就在于韩信、彭越的前车之鉴,作为异姓王,卢绾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韩信,他曾言:非刘氏而王,独我与长沙耳。往年春,汉族淮阴,夏,诛彭越,皆吕后计。今上病,属任吕后。吕后妇人,专欲以事诛异姓王者及大功臣。念及与刘邦的多年感情,在刘邦未去世时,他觉得还有一线生机,可刘邦的突然驾崩断绝了卢绾回头的后路,为了家人(韩信彭越都被夷三族),卢绾只能选择反叛。
卢绾的叛逃其实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那就是间接的促成了卫氏朝鲜的诞生。原来在战国时代,朝鲜等地是燕国的属地,但随着秦国的一统,朝鲜等地便成了化外之地。汉朝建立后,对于这些偏远的地带也无力管辖。
随着刘邦的崩逝、卢绾的叛逃,卢绾的下属也开始了自谋求生之路,其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流亡期间带领一千多人进入到朝鲜半岛,得到朝鲜哀王箕准的厚待。就算此卫满还不满足,最终他用计除掉箕准,自立为王,卫氏朝鲜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