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游览大观园时,贾母为何会责怪王夫人?

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的最高权位者。这是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故事发生在《红楼梦》第40回,彼时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得到贾母的热情接待,老太太亲自携刘姥姥畅游大观园,可在游览到林黛玉的潇湘馆时,却发生了这么一件小事:

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有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前有四五样颜色糊窗户的纱呢,明儿给她把这窗户上的换了。”——第40回

贾母是林黛玉父母去世后,最宠爱她的长辈,不论是吃喝玩乐,都要给她最好的。甚至第26回“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曾明确记载贾母专门安排人给林黛玉送零花钱,这份待遇连迎春、探春、惜春这三个亲孙女都没有,只给了黛玉一人。

同时,贾母又是一个非常有审美品味的老太太,她是正儿八经的old money,她老人家不是寻常暴发户,单纯以奢侈点缀生活,以求高人一等。

贾母的品味既清新,又雅致。就比如听戏,贾母安排戏子们在藕香榭的水亭中间表演,她带着刘姥姥、众姊妹在缀锦阁下吃酒,戏子们的唱腔顺着湖水飘荡而来,意境无限,真真美矣!

再如烹茶,贾母也很讲究。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史湘云在薛宝钗的帮助下,弄来几大篓螃蟹做成个“螃蟹宴”,期间贾母也来参加。贾母对现场别的都没说什么,唯独对丫环烹茶的景儿发了几句感叹:

只见栏杆外另外放着两张竹案,一个上面设着杯箸酒具,一个上头设着茶筅茶盂各色茶具。那边有两三个丫头煽风炉煮茶,这一边另外几个丫头也煽风炉烫酒呢。贾母喜的忙问:“这茶想的到,且是地方,东西都干净。”——第38回

贾母的品味非一般人可比,她的品茶之境已经从单纯的喝茶,变为讲究烹茶的环境、意蕴,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奢侈,但却雅得紧!

也正是因为如此,贾母带着众人逛到林黛玉的潇湘馆的时候,她老人家想给这个外孙女儿营造一个好的装饰环境。

潇湘馆内翠竹林立,凤尾森森,龙吟细细,本身环境偏向淡雅清幽之风,可窗户上的纱却也是翠色的,与周边翠竹颜色相同,导致整个潇湘馆的装饰看着有些呆板无趣,这不符合贾母的审美。

贾母认为:潇湘馆内的植被皆是绿色,若有桃杏树插种其间,便能中和色调,形成对比,也是好的。可惜潇湘馆内并无桃杏树,所以窗纱的应该换成银红色(类似今天的粉色)的“软烟罗”才好,这样窗户与植被有了色彩对比,才好看。

有很多读者认为,此处贾母是在借着窗纱责备王夫人,意在责备王夫人对林黛玉照顾不周,其实不然。

按照正常逻辑,贾母要给林黛玉换窗纱,应该对王熙凤说才对,因为荣国府上下的具体事务目前都由王熙凤来负责,而不是王夫人!

换句话说,即便贾母向王夫人提出“换窗纱”的要求,下来之后,也是王夫人又给王熙凤具体安排,那么问题来了——王熙凤就在现场,贾母为何舍近求远,不直接给王熙凤下达指令,而要给王夫人安排呢?

这就要说到豪门贵族的人情世故:虽然具体事务都是王熙凤负责,可她毕竟是王夫人从大房那边“借”过来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王夫人才是真正的当家人,只不过这些年精力不济,将大部分具体事务交给了王熙凤而已,这个界限平时可以适当模糊,但在贾府众人跟前,是要讲究的。

贾母直接给王夫人安排任务,是尊重王夫人当家女主人的地位;反之,如果贾母当着刘姥姥等众人的面儿,越过王夫人,直接给王熙凤安排换窗纱的任务,那么王夫人焉能有存在感?

王熙凤是个人精,她非常擅长忖度领导的意图,贾母“责备”王夫人,是给王夫人面子,但真的要落实这件事,还要靠自己。所以贾母话音刚落,王熙凤立刻就接上话儿了,且看原文:

凤姐儿忙道:“昨儿我开库房,看见大板箱里还有些匹银红蝉翼纱,也有各样折枝花样的,也有流云万福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颜色又鲜,纱又轻软,我竟没见过这样的。”——第40回

王熙凤跟贾母一样,都是在给王夫人面子。王熙凤知道,王夫人一向养尊处优,她怎么可能知道库房里有哪些布料,应该给林黛玉换怎样的窗纱呢?所以贾母话说完后,王夫人必然无言可答,最多点点头,答个“是”罢了。

可王熙凤不能让场子冷下来,所以她故意说出这么一番话,将话题引向窗纱的种类上来。果然,贾母听完王熙凤的话后,立刻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地向大家传播科普小知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宋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

贾母的审美品味,王熙凤的机变伶俐,望之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