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姜维北伐曾打破魏军,为何却没取得什么成果呢?

《三国演义》中一共记述了姜维九次北伐,并称之为“九伐中原”,其实历史上姜维北伐的次数远远不止九次。虽然他频繁发动北伐战争,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不仅徒耗民力造成国内矛盾重重,还让自己陷入了危局当中。不过对曹魏来说,姜维发动的战争也并非一直不痛不痒,他曾大破魏军,蜀汉也差一点就可以占据陇西乃至整个凉州之地,可最终这次北伐还是以失败收场。

雍凉地区的军事防务原本是由郭淮负责,他从汉末时期就开始仕奉曹氏,资历老道,又常年活跃在沙场,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才能。郭淮在曹魏西部作战多年,与刘备、诸葛亮乃至姜维都交过手,而且战绩斐然。可是岁月不饶人,郭淮年事已高,渐感力不从心,这也就无法再承担领军作战任务,于是雍、凉的军事防务便逐渐移交给了时任奋威将军兼雍州刺史的陈泰管理。

陈泰出身于颍川陈氏,他的父亲便是陈群。陈群不仅在朝廷掌握权势,还积极交结豪门,所以陈泰拥有非常丰富的政治资源。可尽管陈泰历任要职,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二代,不仅缺乏政治经验,也没有经历过战场的磨练。当面对姜维这员能征善战的名将时,难免无法与之抗衡,这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费祎遇刺身亡后,姜维终于可以统率数万大军北伐曹魏。延熙十七年(公元254年),曹魏狄道县县长李简向蜀汉投降,姜维乘势兴师北伐陇西。陈泰命令征蜀护军徐质(相当于雍凉军队的三号人物)率军奔赴陇西抵御姜维。姜维敏锐察觉到陇西郡的入口——襄武县将会是最佳的决战地点。襄武县地处两山之间,魏军只有经过此处,才能进入陇西郡作战,这里非常便于姜维展开军队阻击魏军,于是双方在襄武展开了一轮激烈的较量。在襄武之战中,蜀军虽然折损了张嶷,但是仍然成功击溃魏军,斩杀了徐质,可以说姜维把这场阻击战打出了歼灭战的效果。不过曹魏在雍凉地区仍然有大量军队,蜀军还难以长久立足于陇西郡,于是姜维将狄道、河关、临洮三县百姓迁回国内,几乎将陇西郡搬空了一半。可是,这场较量也只是姜维疯狂攻势的序曲。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次失利并没有影响陈泰的仕途。次年,郭淮病逝后,陈泰竟然成为了继郭淮后曹魏的新一任征西将军、雍凉都督。紧接着曹魏权臣司马师病逝,司马昭匆匆上位执掌朝政,因为没有威望,群臣对他并不服气。姜维抓准时机,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率数万大军再次北伐。新任雍州刺史王经得到情报,姜维和夏侯霸将分三路向祁山、石营和金城进军,为此他提议陈泰在枹罕、为翅、祁山三处布防。可是,陈泰却认为蜀军绝不可能三路并进,他判断姜维的兵锋将会直指狄道。毕竟蜀军数量有限,不可能将兵线展开得如此远。陈泰虽然缺乏军事经验,但他担任刺史后毕竟也领兵了几年,所以这点道理他还是明白的。王经是新官上任,第一次面对如此规模的战争,军事经验要比陈泰更匮乏。

姜维大军果然在枹罕出现,气势汹汹杀向狄道城。陈泰命令王经坚守狄道,等待自己奔向陇西,再一起合击姜维。陈泰知道王经军事经验不足,是靠资历和政绩才爬到雍州刺史的位置,所以才下达了这样的命令。可是,王经却初生牛犊不怕虎,非要贪功冒进,自以为姜维劳师远征,在陇西郡尚未站稳脚跟,肯定缺乏战斗力,于是他放弃坚守选择在故关县与姜维正面交锋。

王经哪能是姜维的对手?姜维利用故关县附近的洮水,将王经军队不断向河边挤压,最后王经所部被姜维杀得七零八落,死伤数万。仅仅淹死在洮水里的士兵就达到了一万人以上,这也成了蜀汉历年北伐战争中战果最为丰厚的一次。王经收拢万余人的残兵败将退回狄道城死守,苦苦等待魏军支援。这时,张翼开始劝姜维停止北伐,因为他开始满足于洮西之战所攫取的战功,所以消极地认为进军反而会遭到巨大的失败,但是姜维并没有听从张翼的建议,张翼气得怒骂姜维是画蛇添足。

曹魏在雍凉驻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十万人左右,王经惨败所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狄道县地处凉州与雍州的咽喉要道,一旦姜维攻陷狄道,那么狄道以西的凉州和魏国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彻底隔断。过不了多久,凉州各郡太守就会纷纷投降蜀汉政府(或者被蜀汉政府所剿灭)。不仅如此,姜维还可以凭借胜势向东扩张,威胁整个雍州地区。蜀军进攻狄道战略意义深远,而且风险小,即便攻不下来再撤军也不迟,所以姜维不听张翼的建议也是有道理的。

陈泰见王经大败,连忙上奏朝廷请求禁军支援。雍凉局势危在旦夕,这也震惊了朝野。司马昭立刻命令自己的叔叔司马孚率领中央禁军入雍州帮助陈泰御敌,这批禁军里便有邓艾等人。得到禁军支援的陈泰原本在上邽整军蓄势待发,却被邓艾泼了盆冷水。邓艾认为姜维大胜之后,士气如虹,而雍凉地区的魏军则士气低落,如同乌合之众,恐怕难以同姜维争锋。现在应该“蝮蛇蛰手,壮士断腕”,尽快放弃陇西和凉州,据守剩余的险要自保,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邓艾的建言也有一定道理。王经残军难说还能在狄道坚持多久,万一陈泰进军后狄道城却失陷,姜维再回头打陈泰一个措手不及,届时雍凉局势将会雪上加霜。不过,陈泰还是愿意赌一把,因为他觉得姜维在仓卒间不会有充足的攻城器械,所以蜀军想要破城会非常艰难,而且蜀军深入陇西,远离蜀汉国土,肯定会缺少粮食补给。正因为如此,他自认有把握解救狄道。

狄道之战

陈泰率轻军穿过高城岭,又爬上了狄道城东南的山上,点燃烽火,奏响战鼓。狄道城中将士见援军如此迅速赶到了狄道,一时间士气大振。姜维本来认为魏将集结各路兵马以后才敢支援狄道,现在魏军援军已到,再进攻狄道城恐怕难有作为。而且,姜维看到曹魏禁军这么快就能赶来支援狄道城,想当然地认为他们是早有预谋,王经的惨败恐怕也是诱敌之计。于是他根本不敢恋战,慌忙撤退到了钟题。就这样,陈泰成功解救狄道城。而这时,狄道城里的粮草只够维持十天左右。

陈泰虽然暂时击退了姜维,但是姜维的攻势没有结束。他没有班师回朝,而是长期驻扎在了钟题,与狄道城对峙,将蜀汉的战线一举推进到了陇西腹地。虽然姜维没能攻陷狄道城,但是凭借洮西之功,他还是晋升为了蜀汉大将军。这时,曹魏也对雍、凉二州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动。

姜维剧照

此役后,曹魏政府深感姜维的威胁。为了让边境军事指挥更有效率,度过雍、凉高官人事调动的军事指挥空窗期,司马昭将雍、凉都督区又分割出了一个陇西都督,并任命邓艾担任此职。王经则不再担任雍州刺史,但他也没有被降职,只是平级调迁为尚书。尽管司马昭表面上依然向大臣们吹捧陈泰的能力,但是经过这场风波,他也深知陈泰缺乏威望和军事经验,再也不敢让陈泰执掌雍、凉两州,所以陈泰的雍凉都督只做了不到一年。他也是曹魏历届雍、凉都督中任期最短的一位。不过陈泰毕竟后台硬、背景深,又是司马氏的亲信,最终他也只是平调为尚书仆射。

陈泰此前曾判断姜维缺乏粮草,可是姜维根本不缺乏粮草,得益于拉拢羌胡的政策,姜维的粮草供应至少还可以维持半年之久。而且,姜维军队攻城也十分锐利,如果不是王经超常发挥的话,狄道城恐怕早已成了姜维的囊中之物。由此看来,实际情况与陈泰所作的判断有着诸多不同。可以说陈泰之所以能解围狄道城,一方面是因为他富有冒险精神,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运气因素,同时姜维过于求稳,也导致他对魏军产生误判。

司马昭剧照

魏军在这场战争被歼灭数万大军,雍、凉二州部署的兵力锐减,不得不招募大量新兵,由于缺乏武器,士兵普遍对蜀军有着强烈的畏惧心理,这极大地影响了魏军的作战能力。魏国在陇西地区的影响力跌到低谷,导致更多的陇西百姓和羌胡部落倒向蜀汉,雍、凉二州局势动荡,陇西也变得摇摇欲坠。司马昭刚刚继承兄长的权柄,就遇到如此恶劣形式,他也只好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稳定家族的统治权威上,这致使曹魏在边境战争中变得非常被动。幸运的是,陈泰、王经在经历惨痛失败后,及时进行了补救,守住了狄道城,没让陇西郡也落入蜀汉之手,从而挽回了陇西的败局。

蜀汉自诸葛亮执政时期就开始频繁北伐,却从来没有取得过像洮西之战这样的战果。这场战争鼓舞了蜀汉官民的士气,他们越发积极地投入到北伐战争中。姜维声威大震,升官至大将军,也走向了人生巅峰。此消彼长,反对北伐的派系随之陷入低潮。蜀汉在陇西的影响力达到了顶点,而且狄道之战后,姜维也没有班师回朝,而是驻扎在钟题,静待战机。钟题离蜀汉国土遥隔千里,姜维却驻扎了数个月,这期间几乎完全仰赖羌胡部落和汉人百姓的援助,蜀汉的号召力由此也可见一斑。可惜在这场战争中,姜维虽然对曹魏造成巨大损失,却未能乘胜攻陷狄道,从而也遗憾地丧失了攻取凉州的最佳机会。此后,姜维虽然在陇西仍具备战略优势,可战机稍纵即逝,胜利也难以复制,直到蜀汉末年姜维也没能攻陷凉州,成就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