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热衷于咏月,月亮对他们来说是何含义?
古代诗人热衷于咏月,月亮对他们来说是何含义?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不仅是中秋节,平时也会有许多,关于“月”的诗词出现。而这些诗词中的“月”,可能不只是代表天上的月亮,还会有不同的含义。那么古代诗人那么喜欢咏月,“月亮”对于他们来说,到底代表着什么?
一、人间的聚散
代表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
之前很流行一句话:古代的车马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这是说古代交通不便,有时候给思念的人寄信,对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收到,而等待对方的回信,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思念之情,往往更能促进恋人之间的感情,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一种浪漫的体现。
不仅是恋人,古人寒窗苦读,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走上仕途,为国效力,同时施展自己的抱负。如此一来,他们就不得不被迫与家人分离。到了中秋节这样理应团聚的日子,对家人的思念就会更浓,人们往往就会望着月亮,心中想着家人。
就好比苏轼和苏辙兄弟俩,二人被调到不同地方做官,分离了有七年的时间。苏轼无比思念弟弟,就在分离第七年的中秋节,一边喝着酒,一边写下这首《水调歌头》,他在里面提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苏轼的心中,人间的聚散,就和月亮一样,不可能永远都是圆满的,但只要家人的心都在一起,大家都欣赏着同一个月亮,那便是美好的。
二、人生的短暂
代表诗:《把酒问月》作者:李白
人们对于美好的时光,总是想把它永久留住,可惜时光总在流逝,谁也抓不住它。就像苏轼后来终于见到弟弟,他拉着弟弟一起赏月,这种环境应该是温馨的,可苏轼却忍不住感叹道:“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就是说这么美好的夜晚却不长久,明年这个时候的明月,我又会在什么地方欣赏呢?
同样,在苏轼之前的唐朝诗人李白,也借助月亮,感叹过人生的短暂。他在《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现在的人已经见不到古代的月亮了,可现在的月亮,却照过古时候的人。
人生是何其短暂,古人、今人不断轮换,今人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别人口中的古人,包括现在的我们。这种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的意境,被李白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人情的永存
代表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
相信很多人在小时候,都玩过与月亮赛跑的游戏。小时候总是好奇,为什么月亮总是跟着我,所以很想跑得快一点,可以“甩掉”它。可渐渐长大后,我们却会发现,月亮代表着一种人情的寄托,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感谢月亮的陪伴。
有的人在安慰别人的时候,或许会说:“看看月亮吧,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它会将我的祝福带给你。”古人亦是如此,当好友王昌龄遭到贬谪,李白就写了一首诗安慰他。
李白在诗中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就是说好友遭到贬谪,李白无法在身边支持、安慰他,于是将怀念和同情好友的情绪,寄付在明月之上,托明月带给王昌龄。因为他到哪里,月亮就会跟到哪里。这不仅是李白在表达,对好友的怀念和同情,同时也是在告诉好友,两人的友谊亘古不变。
如今我们看到月亮的时候,可能已经没了小时候的新鲜感,甚至我们已经知道,月亮上面的光,都是反射了太阳光形成的。但是在古代文人的眼中,月亮有着“千变万化”,它可以是“白玉盘”,可以是“瑶台镜”,还可以代表各种寓意。现在我们趁中秋之际,再次回味这些诗句,是不是会有另一番感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