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要选诸葛亮呢?

刘备和诸葛亮关系密切。两个人经常一起吃饭、休息,可以看出他们关系还是不错,可以说他们是古代君臣的典范。

白帝城托孤的时候,更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对诸葛亮十分信任,可信任归信任,但他也要为自己儿子安排后路,一方面为震慑诸葛亮,另方面也为测试诸葛亮,但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上当。

蜀汉中唯一可托孤之人

夷陵之败后,刘备身体日渐衰落,便将诸葛亮、刘禅叫来白帝城,安排后事。

诸葛亮来后第一时间便和刘备见面,刘备先对自己不听劝出兵一事承担责任,接着又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刘备本就是收买人心高手,他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方面告知诸葛亮你要全力辅助刘禅,还有方面就是为了观察诸葛亮是否有不臣之心,一旦有异心,刘备就会要埋伏的五百刀斧手除掉诸葛亮。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信任自己,他如若没一些表态,必然有负刘备请他出山之恩,还有就是,刘备和诸葛亮长时间相处下来,他对诸葛亮已十分了解,他认为蜀汉之中能担任第一辅臣之人只诸葛亮。诸葛亮本是忠义之人,将刘禅和江山交给诸葛亮,他能安心。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临终前这句话,一方面看出他信任诸葛亮,还有就是他要为诸葛亮背上沉重道德枷锁,这样方可确保他能全心辅助刘禅。

刘备深知蜀汉不能一人独大,他安排李严,就是防止诸葛亮独揽大权。那时候,蜀汉人才凋零,李严算个有能力之人,这个时候,刘备提拔李严,算是合理范围。

诸葛亮的反应

诸葛亮本就是治世之才,他在听到刘备君自取之四个字,下的立马跪下来,并告知刘备自己必然全心辅助蜀汉。

他之所以跪下来,一方面他感谢刘备知遇之恩,他为刘备知遇之恩必然全心辅助蜀汉,确保能完成刘备宏图大愿,还有一方面,诸葛亮本就对权利十分看重,刘备在此人生最后时刻将大权交给他,看出对他绝对信任,诸葛亮无以为报自能跪下并哭泣,以感谢刘备知遇之恩。

刘备为益州之主,一席话完全对诸葛亮能取代刘禅有法理基础,可诸葛亮并未这样做,这要人敬佩。一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得到千古美名,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综合所述: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之所以说出这句话就是真心流露,他知道,只有诸葛亮能确保蜀汉这艘船不沉,他放心交权诸葛亮,并且安排好一切,诸葛亮也不负刘备厚望,一生为蜀汉兢兢业业,对得起刘备、蜀汉。

刘备为君,诸葛亮为臣,这对君臣,是古代君臣典范,不该有其他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