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不管多忙都要抽空当一天农民?
清朝皇帝不管多忙都要抽空当一天农民?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世人的眼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是国家之中最幸福的人之一,他们甚至可以为所欲为。但是实际上,皇帝的生活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幸福,倘若他们想要当一个名垂千古的明君的话,便需要昼夜不分的工作,倘若他们想要享受生活的话,便必须承担可能带来的后果,或许是早逝,亦或许是王朝的覆灭。不过,在古代的时候,几乎没有王朝可以做到不出现昏君的,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清朝。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是基于农业社会的基础形成的社会形式,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农业都是十分重视的,甚至出现了多次重农抑商的局面。
而清朝作为一个想要在华夏大陆扎根的少数民族,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为了让百姓有安稳的生活,他们自然需要贯彻汉人的一些传统,采取了许多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其中,最为神奇的一点在于,每一年到了春季的时候,清朝的皇帝们不管有多么忙,都会挑出一天的时间去田地里干农活。
在这一天,需要先宰杀牲畜,祭祀农神。结束之后,皇帝便会脱下朝服,穿上亲耕服,然后进行耕种,而耕种的面积大概为一亩三分”,而皇帝需要扶着犁,举着鞭,赶着黄牛往返犁地三次,叫做“三推三返”。结束了仪式之后,皇帝便会登上“观耕台”,欣赏大臣们继续耕种。
皇帝耕种的制度开始于顺治皇帝时期,并在康熙皇帝时期被固化了下来,成为了清王朝皇帝每年春天必须做的事情。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最开始体验农民生活的意义早已经失去了,只不过是成为了一个仪式。为了让皇帝可以更好地完成这次耕种,官员们会事先将地耕好,使得皇帝来的时候可以不费力气,甚至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还需要经历多次的演练。
不过,即使如此,还是有例外的出现,比如嘉庆皇帝时期,他便遇到了一头不听话的牛,怎么都不走。无奈之下,人们只能换了一头牛,并费尽力气才成功完成了仪式。一场亲耕,就这样演变成为了一场闹剧。
无论这样的活动是否过于仪式化,这都代表了皇帝愿意与民同乐的决心。或许正是因为清朝的皇帝有这般毅力,使得他们很难养成好吃懒做的性格,因此这个朝代没有出现过一个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