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知道贾宝玉和袭人偷试后,林黛玉为何会不生气?

红楼梦里第一次提到袭人与贾宝玉的“偷试之情”,是在第6回。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纵观《红楼梦》金钗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总共36人,个顶个都是绝世美人,而这些女子中,很多都对宝玉有暧昧的想法。所以很多读者羡慕宝玉,享尽齐人之福。

但正如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不在其身,不知其痛”,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妙玉、袭人、晴雯……大观园里群芳争艳,固然让宝玉赏心悦目,但他却一直被一件事困扰——嫉妒。

第80回,薛蟠新娶的正妻夏金桂,撺掇薛蟠百般殴打、折磨香菱,致她酿成干血之症,照应她的判词“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一个花季女孩,因为夏金桂的嫉妒夺夫之心,被折磨致死,宝玉这个绛洞花王痛惜之余,又无可奈何。便趁着到天齐庙还愿,向道士王一贴求治疗女人妒病的方子。

这王一贴戏谑地说,到有一味汤药可治,药名就叫“疗妒汤”,宝玉问可效验吗?这王一贴讲道:“一剂不效,吃十剂;今日不效,明日再吃……横竖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吃过一百岁,人横竖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

这王一贴的疗妒汤虽是一个笑话,但告诉宝玉一个道理:女人夺夫之恨,活着一天就如影随形,嫉妒这样顽疾就不会治好,除非弄死一方,世界才能安静了。这是何等残酷!

《红楼梦》贾家的故事,实际是警幻仙姑为度化宝玉、黛玉设置的修罗场,所谓千红一哭,夏金桂对香菱的戕害,在宝玉身边的女子中也在不断上演。

1、袭人对晴雯:贼喊捉贼,至死方休。

袭人在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后,就半推半就地偷试,自此之后,袭人一直把宝玉看得很紧。为此,袭人和俏丽的晴雯之间暗斗不断。

直至晴雯病中被王夫人拖着撵出大观园,死在表哥多浑虫家,袭人对晴雯可谓恶语相向:“那晴雯是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她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宝玉都怀疑,晴雯的死是袭人告密的:“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说,又单挑不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袭人自身和宝玉偷试,却污蔑晴雯,这种贼喊捉贼的伎俩,其实都是嫉妒之火熊熊燃烧的结果。

2、宝钗对黛玉:当面亲密,背后出卖。

宝钗希望借助元春之手赐婚,完成金玉良缘,不想被贾母一招制敌,抵抗住了薛家的阴谋。

此后,宝钗换了计策,细心体贴黛玉,从情敌处成闺蜜,80回后,“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宝钗因为取得了黛玉的信任,顺势把黛玉给卖了。

不仅是黛玉,就连袭人,宝钗在和黛玉竞争宝玉少奶奶资格时,将袭人吸收入金玉良缘团队,但在80回后,“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宝钗把袭人嫁给优伶蒋玉菡。

宝钗对黛玉、袭人的无情,都是嫉妒惹的祸。

其实宝玉问王一贴有没有治疗妒忌的方子,心里也知道是无稽之谈,但他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味药,可以让千娇百媚的女孩子,停止因嫉妒而互相戕害,为此,他穷尽一生,都在寻找这味药。

其实,也在世俗中人,寻找这味药。

一、第一碗疗妒汤:绝圣弃智,烦恼都因温柔乡里太美妙。

史湘云住进了潇湘馆,加上林黛玉,两大美人自然让贾宝玉欢呼雀跃,因此整天在此流连,晚上二更还不走,早上天不亮,又来报到。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怡红院里的袭人、麝月等人,看着湘云为他梳头,翠缕伺候擦牙漱口,气不打一处来。

“姊妹们和气,也有个分寸、礼节,也没个黑家白日闹的。”

袭人的话虽说的冠冕堂皇,但实在是嫉妒心作了怪:袭人早和宝玉有了云雨之情,自己好不容易下血本拉拢了的宝玉,结果却天天去潇湘馆伏低做小,怡红院竟成了睡觉的旅店,你说气人不气人?

此后,袭人和麝月跟宝玉赌气装睡,谁知,惯能在女孩面前伏小做低的宝玉,这次竟然罕见地说出绝情话:只当她们死了。

针对袭人、麝月生出的嫉妒心,宝玉用老庄思想去自解,读到庄子《南华经》中《外篇胠箧》:“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 胠箧》篇说的是,嫉妒的产生,皆是因为这些东西太美好,如若袭人、麝月等人没有美貌,资质平平,就不会嫉妒了。

因此宝玉顿悟,续写了《南华经》: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相类矣……”

宝玉写的这篇续的意思是什么呢——袭人、晴雯、麝月、宝钗有嫉妒心,都怪袭人太温柔,晴雯太娇俏,黛玉太高洁,宝钗太鲜艳,假如不是她们各有各的美,我怎么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又怎么会让她们产生嫉妒,而互相伤害?

宝玉此悟,把自己喜欢温柔乡归责于他人,实在是悟的有限,所以黛玉提笔写道:“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这是宝玉悟道的第一层:无他之境。

二、第二碗疗妒汤:和尚是高人,富贵公子自惹烦恼。

宝钗生日,史湘云心直口快说黛玉像小戏子,宝玉怕林妹妹生气,挤眉弄眼地提醒湘云,结果没哄好林妹妹,史湘云也生宝玉的气要回家。

史湘云和林黛玉闹脾气,看似是小儿女之间的纠纷,但真实原因,却是史湘云和林黛玉互相嫉妒。

前有袭人对史湘云的嫉妒,后有史湘云和林黛玉互生芥蒂,宝玉万念俱灰,又加上宝钗让他听的《寄生草》中的一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加上看到《南华经》中的“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突然悟到:黛玉 、宝钗、湘云、袭人、晴雯……这些大观园中的女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之心,互相争斗,皆是因为宝玉自己太优秀,人人都想要,所以才惹得女孩子们追求、争斗。就像俊秀的树木,就容易被盗贼盯上。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宝玉认为,是自己太优秀,才让女孩子们产生了嫉妒争斗之心。因此他这个富贵公子,倒不如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和尚好。

宝玉悟到这一层,固然是他悟性更精进了一层,但还是犯了自视太高的毛病。

对于宝玉的这第二碗疗妒汤,黛玉嗤之以鼻,带着宝钗就去质问宝玉:“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黛玉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宝玉,你本身有什么本事和才能?你无非是会投胎,有了富贵,成了贵妃的弟弟而已,但这都是身外之物,你本身有什么值得我们女孩追求的呢?”

宝玉一听此言才知,自己的悟性还不够,有什么资格去参禅悟道的呢?

三、第三碗疗妒汤:宝玉为林黛玉守墓到老,是因为她值得。

其实,只有黛玉才能问出宝玉这些话,宝钗定然问不出,为什么?

黛玉钟情宝玉,看重的不是他的富贵和地位,因此看宝玉是他本质的“不坚、不贵”,而宝钗、袭人等人看重的就是宝玉附带的富贵,因此她们是问不出此话的,度化不了宝玉。

黛玉看重的是宝玉这个人,并且看到的是宝玉“不坚、不贵”,而依然愿意用生命去争取嫁给宝玉,这份情义,才是宝玉想要的真感情。

这一点,晴雯和黛玉一样,她们喜欢宝玉,为的是宝玉这个人对她们真实的呵护和体贴,为此愿意付出最宝贵的生命,这对宝玉来说是最珍贵的。

黛玉对于晴雯不为名利,不计身份地爱宝玉,是发自内心地崇敬,因此不会去嫉妒,因此,当宝玉声泪俱下地位晴雯吟诵《芙蓉女儿诔》时,黛玉没有嫉妒,而是更加认宝玉为知己。

至于袭人用声色货利等世俗之物,去魅惑宝玉,其实宝玉在喝第一碗疗妒汤时已经了悟,宝玉对袭人早已不在意,所以黛玉也不会嫉妒了。

所以黛玉早为宝玉开出了治疗嫉妒的方子:抛弃美人的美貌,抛开自身的富贵和地位,甚至抛开自身去爱,才是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