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风云人物 > 正文

三国时期关羽的心腹是哪些人?最后结局如何?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知秀网小编带来的文章。

三国最终形成鼎立局面,离不开赤壁之战的成果。最重要的就是荆州,成就刘备蜀汉政权的基点。以此为基地,攻取益州、汉中成就蜀汉霸业。如果没有荆州的助力,天下可能就是二分格局,与刘备没有什么关系。

可见荆州的重要性,为巩固这一根基,让自己最信任的二哥关羽,坐镇荆州,制霸魏吴两国。只不过后来的局面失控,不仅地盘没有守住,关羽也因此而死。连带着蜀汉也因此元气大伤,难以逆转自身的劣势。关羽临死之前留下两个心腹之臣,经此一战后,经历后续的战争过程,看清蜀汉两位君主的作为,也算是为蜀汉尽忠,全关羽忠义。

一、关羽战败为何难以回天

荆州之战的前后,虽然关羽因为东吴的背叛与偷袭,最终败北。但也不是没有翻盘的机会,其中有两次机会可以挽回败局,甚至彻底巩固荆州地区的稳定局面。当时曹魏与孙吴双方暗地里达成协议,共同对抗关羽的荆州军。可见当时关羽的实力之强,让双方都感到巨大的威胁。

事情的核心还是因为刘备称制,自立汉中王开始,为巩固自身的根基。刘备采纳诸葛亮的计策,攻取襄樊重镇,威胁曹魏的许都。关羽就围绕这一核心点与曹魏进行争夺。前期战果辉煌,不仅打败守军曹仁,还歼灭于禁的援军。但在关键时刻,东吴背后突袭,使得腹背受敌。加之徐晃又前来迎击关羽,前后夹击导致关羽大败。

这时的关羽还是有机会反击的,只是自己留守的荆州守将靡芳与博士仁,却是切断自己的退路,让自己无奈败走麦城,错失一次机会。又命自己的嫡系心腹廖化突出重围面见刘封,进行求援。只是刘封见死不救,又错失二次机会。这次转机的失败,让他彻底无力回天,兵败被杀。非战之罪,而是败于自己人之手,否则还是有机会的。

二、马良见证关羽败亡之因

关羽一生只收两个心腹,在其死后,这两人都还存活。其中一人就是马良,其是马谡之弟,能力毋庸置疑。早在进行襄樊之战时,就建议关羽,靡芳与博士仁两人难以镇守荆州安稳,只是关羽没有听进去。后来的结果,见证马良的正确性,只是为时已晚。这两人不仅没守住荆州,还断了关羽的命。

荆州之败后,他回到蜀汉根据地工作,亲眼见证蜀汉的权力交接与政权易主。没有赶上夷陵之战,却在后方观看蜀汉的兴衰之路。尤其是后主刘禅的荒唐行为,把前人所奋斗的成果挥霍一空。先主刘备打下的基业被毁掉。

丞相诸葛亮北伐续命的苦心经营,也因为病死五丈原而被后主废掉,并继续挥霍前两位执政者的心血。不但没有守成,还把家底败光。朝政重用佞臣与小人,国势倾颓。军事上不修武备,排挤诸葛亮的继任者姜维。最终被曹魏偷袭,也不抵抗,轻易投降。

马良是被后主刘禅活活气死,在被迁移曹魏的都城途中。可以说他见证了蜀汉的辉煌,也见证蜀汉后期的败坏,对于刘禅这个后主,也是看得很透彻。蜀汉亡于自身,而不是外敌。刘禅的自我放弃,放飞自我的行为,为蜀汉带来灭顶之灾。

三、廖化见证蜀汉兴亡史

关羽另一个心腹就是廖化,他是亲眼见证关羽的败亡前后。也是第一个打先锋,更是第一个去刘封处求援被拒。无力回天后,只能迫于形势诈降东吴。但其并没有放弃为关羽复仇的决心。之后形势稳定,就诈死举家迁移蜀汉。

继续为蜀汉效力,亲自参与夷陵之战。担当开路先锋,打得孙吴政权损失惨重,不得不开始求和,与蜀汉重新交好。双方维持原状,再次结盟对抗曹操。只是这时巨大的胜利让刘备,产生了自大好胜的盲目乐观心理。

拒不接受东吴的诚意,最后孙权派陆逊统军决战。这一决策让刘备更是瞧不起东吴的将领,认为东吴无大将,难以抵挡自己的百战精锐。安营扎寨也不注意安全问题,最终被陆逊抓住弱点,一把大火,火烧连营,惨败而归。

蜀汉好不容易攒下的底蕴,也被败坏得一塌糊涂,病死白帝城。在这期间廖化多次建议,注意东吴的将领,只是并没有受到刘备重视。他犯了和曹操一样的错误,最终都被火攻而大败。通过这次事件,也让廖化看清刘备这个人。在其低微无力时,能够听得正确的意见。一旦得势,就难以用正确的态度明辨是非。

结语:关羽的失败与其说是自身的失败,还不如说是刘备的问题。其自身过度看高关羽的实力,没有及时作出调整。还犯了战略轻敌的兵家大忌。没有给予荆州太大的关注度,造成最后的惨败收场。关羽两位心腹,马良与廖化替关羽看清其死因,又继续坚守蜀汉政权,直到最后一刻,不负关羽的忠义之名,二爷死得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