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知道林如海病逝之后,贾母是什么表现?

林如海,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母的女婿,林黛玉的父亲。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细按《红楼梦》一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情节的隐秘性,很多人物的关系亲疏并不是摆在明面上,而要透过层层细节让读者自己去发现,也正是因此,《红楼梦》的阅读门槛很高,有许多读者阅历不够,亦或者心静不下来,只爱读跌宕起伏、流于表面之文字,却贬红楼情节过于琐碎无聊,读之昏昏欲睡,只是不会读书而已。

若问诸君,《红楼梦》中贾母、林如海这对岳母、女婿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貌似很难回答,因为纵观全书,这两个人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甚至都没有碰过面,两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人,如何能判断他们的关系亲密与否?这就需要静下心来,从书中各处细节慢慢忖度,自能找出答案。

林如海身为女婿,自然对岳母有敬爱之情,但反过来,贾母貌似很不欣赏林如海,这一点书中写得很隐晦。

《红楼梦》第3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彼时贾敏刚刚去世,林如海、林黛玉父女两人还沉浸在悲痛之中,贾母却匆匆派船接林黛玉进京,书中这般记:

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那女学生黛玉,身体大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她外祖母致意教去......黛玉方洒泪拜别,随同奶娘及荣府中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

当然,贾母此举定是爱惜黛玉,恐怕其母去世,林如海忙于政务,家中又无兄弟姊妹,黛玉一人内心必然凄凉,故而将其接到自己身边,此是人之常情。

但贾母的做法多少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味,彼时贾敏新近去世,家中只剩父女两人,且正沉浸在悲痛之中,贾母却不发书信,直接将船只仆人送到林家门口,执意要接林黛玉离开姑苏,着实没有考虑到林如海的感受。

此处仅是一小小伏笔,只是让读者怀疑“贾母、林如海是否关系真的不太好”,但到了第12回,曹公这才真正拨云见日,将这对儿岳母、女婿的关系摆在了明面上。

彼时林如海身染重疾,命不久矣,遂写书信寄来,希望能见林黛玉最后一面,贾母无法阻拦,但她心中着实不情愿,于是专门让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姑苏,并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将林黛玉再带回来:

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黛玉回去。贾母听了,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不大自在,争乃父女亲情,也不好拦劝。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她去,仍叫回来。——第12回

贾母之“忧闷”,盖为要送林黛玉离开贾府,非为林如海之病也。其定要贾琏护送林黛玉,并叮嘱仍要带回黛玉,可见并未将林如海之病情当作核心考量点,否则父女亲情,当顾虑之,应让林黛玉好好陪陪父亲,如何会这般叮咛?

细细思来,《红楼梦》中还有一处证据可以佐证贾母不喜林如海,那便是第57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彼时因为紫鹃一句戏言“林家要接林妹妹走”,贾宝玉听完登时变得疯疯癫癫,一旦听到“林”字,便大发癫狂之症,期间贾母的一句话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正说着,人回“林之孝家的、单大娘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贾母道:“难为她们想着,叫她们来瞧瞧。”宝玉听了一个“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她们来了。快打出去罢!”贾母听了,也忙说:“打出去罢!”又安慰说:“那不是林家的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没人来接她的,你只放心罢。”——第57回

贾母安慰贾宝玉,本是情理之中,可话一出口,却充满浓浓的个人情感意味——“林家的人都死绝了”,实在难以想象,这么一句略显狠辣的话,竟然出自贾母之口,即便是为了安慰贾宝玉,贾母也不至于这般说话,足见贾母对林家、对林如海存在偏见。

问题在于,贾母为何会对林家有这般偏见呢?答案就在第3回“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回忆下贾母见到林黛玉的第一反应,说的第一句话:

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着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黛玉便知是她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她外祖母一把搂入怀内,“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惟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去了,连面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么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第3回

贾母跟林如海、林黛玉之间的交集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贾敏,她是林如海之妻,林黛玉之母,贾母之所以厌林如海,是因贾敏,贾母之所以宠林黛玉,亦是因贾敏。

贾母一生有三个孩子:贾赦、贾政、贾敏。贾母最疼爱的孩子便是小女儿贾敏,可就是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居然早早去世,自己落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结局,贾母如何能不悲痛?

而悲痛过后,她老人家会如何归结贾敏之死呢?无非责怪女婿林如海,未能照顾好自己的女儿,同时心疼林黛玉,匆匆将其接到自己身边来住,这便是“林黛玉进贾府”的前因。

甚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推断出很多前事。京都、姑苏相距千里之远,当年贾敏是如何嫁给林如海的呢?当是荣国公贾代善(贾母之夫)亲自作主,将女儿许配给林如海,这当中涉及到了贵族婚姻的基本逻辑——政治联姻。

林如海家四世列候,到了林如海这一代,走上了科举起家的道路——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其后升至兰台寺大夫,其后又深得皇帝信任,被钦点为巡盐御史,这是多少人向往的政治前途啊。

林如海的前途,正是贾家所向往的。《红楼梦》开篇伊始,贾家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当年贾家靠军功起家,被封为公爵,当在林家侯爵之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家子孙不学无术,坐吃山空,到了贾赦这一代,袭了个“一等将军”之职,但俨然是个虚职,已经被贵族政治圈所疏远。

贾家要想重新复兴,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子孙后代好好读书,科举入仕,考取功名,就像林如海那般——贾代善当年之所以相中林如海,与其联姻,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由此可见荣国公贾代善当年的雄心壮志,早早便为贾家的未来前途铺路。

可贾家内部一直出不来一个能承担起家族重任的男丁——贾赦、贾珍、贾琏皆是好色之徒,只顾享受,贾敬倒是考取了进士,却看破红尘,去深山当了道士,贾政长子贾珠才学优秀,可英年早逝,贾宝玉天资聪颖,却厌恶仕途经济,不愿读书......贾家衰败的根源,就在于此

而话说回来,当年贾代善将女儿嫁给林如海,是为了家族未来,可贾母不过是一介妇女,她不会像丈夫那般理性考量,而是更多出于情感考虑,无法忍受与女儿相隔千里,终生再难见几面的悲剧?更何况是她最疼爱的女儿贾敏。

由此推之,当年贾母恐怕内心深处是不情愿这门亲事的,但又不得不同意,因此她老人家对林家有一定的偏见,加上后来女儿贾敏去世,更加深了她对林家的不满,故而匆匆将林黛玉接到自己身边,并对林如海的去世没有表现出过多的伤感,如此这般,所有的理性、情感逻辑便都能贯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