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真相 > 正文

秦朝灭亡时,哪些灭六国的大将都去了哪里呢?

请注意,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开创,除了要有一位英明睿智的领导者之外,底下肯定有一帮能打能抗的名将。作为开山皇帝秦始皇,他的手下也是名将如云,足足有十大名将。

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秦朝建立到灭亡的15年里,始皇帝手下的名将都不见了踪影。当项羽以及刘邦崛起后,却只有二流战将章邯苦苦支撑到最后。不是说秦始皇不杀功臣吗?既然没杀,那么这些名将都去哪了?

十大名将

始皇帝的十大名将大致可以分为军事家、顶级、猛将,这三个类别。

军事家一类的战将有两个人,一是王翦,二是杨端和。虽然从战功上来看,杨端和似乎没有王翦多,但杨端和一生无败绩,在和魏国以及赵国这两个强国较量中,都以压倒性的优势获胜,因此说他是军事家确实不过分。

不过他的性格似乎和始皇帝不对付,因此他的事迹并不多。但这并不妨碍后世对他的崇拜。

当然,王翦也不差,他自幼就热爱军事,在秦灭六国的军事行动中,他一人就灭了三个国家,顺带着还将三晋扫平,也难怪史书评价他是秦朝最大功臣。

在顶级战将中有蒙恬、李信、内史腾三人。

蒙恬大家都很熟悉,他是名将蒙武的儿子,早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帮助始皇帝战胜六国。国家建立后,他多次领兵对抗匈奴。平时嚣张的匈奴被他打的四处乱窜,甚至匈奴内部都将其视为“中华第一勇士”。

李信这个人大家或许比较陌生,这是因为他最初追随王翦,他的光芒都被王翦所遮盖。不过他协助王翦攻破赵国,之后又以一己之力灭了燕国。虽然后来败给了楚国名将项燕,但错不在他,而是叛徒在他的背后捅刀子,不然两强相遇,谁胜谁负还真说不定。

内史腾也是顶级战将,虽然他灭亡的韩国是个小国,但之后灭亡楚国时他也是头功。因为他出色的管理能力,使得秦朝在攻打楚国时,没有了后勤保障的后顾之忧。作为军事将领,能打仗并能不说明什么,但还能治理民政,那就非常厉害了。

猛将中有5人,蒙武、蒙毅、王贲、辛胜以及王离。

在5个人中,蒙武和蒙毅,以及王贲和王离都是父子关系,辛胜则是和王翦同时代的名将,在对燕作战时,表现突出。虽然他们的能力和战绩都不如前面的5位,但在秦始皇灭六国时,都有不少出彩的地方。

那么接着上面的问题,秦朝灭亡前后的这15年的时间里,这么多的名将都哪里去了?

名将去向

对于这些名将的去向,其实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是去世,历史上明确记载去世的有4位,分别是王翦、王贲、李信和内史腾。

第二是不知去向,根据历史的记载,杨端和、辛胜、蒙武这三位名将没有交代后续的情况。

前面说过,杨瑞和的脾气臭,因此他的下场可能有两个,要么被杀了,要么辞官回乡了。至于其他两位实在不好判断,尤其是蒙武,他的两个儿子一直在朝为官,不太可能归乡或者被杀,所以他可能是病死了。

第三是被杀,历史明确记载被杀害的有2位,另有一位疑似被杀。其中蒙恬和蒙毅两兄弟是被秦二世杀害的。而王离对战项羽失败后就没了下文,相信也被杀害了。

章邯的苦

在对照历史记载,以及层层的分析之后我们发现,当项羽和刘邦崛起的时候,秦朝的十大将仅剩下王离。可惜他兵败后也不知所踪,最后仅留下了二流战将章邯苦苦支撑。

虽然我们明白了前后的原委,可当世人评价章邯是秦朝最后一员大将的时候,大家是否品味到了其中的深意?是挖苦还是同情?相信都不是,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悔恨和绝望。

已经去世和下落不明的名将且不说,就说蒙恬和蒙毅二人,但凡他们不死,秦朝不会轻易被击败。就凭他们跟随父辈征战六国时学到的本领,以及在对抗匈奴时磨炼出来的本事,再加上王离以及章邯等将领,保卫大秦,足矣。

然而所有的重担突然都落在了章邯一个人的肩膀上,他东奔西走,疲于应对,独木难支的苦楚,相信只有他自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