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皇子皇孙们为何集中居住在“十王宅”与“百孙院”?

十王宅,最初称为“十王宅”,后更名“十六王宅”,是唐玄宗时期出现的,皇子们集中居住的地方,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集体宿舍是学校、企业、机关单位中,常见的一种住宿形式,自古有自,单人多人、档次高低各不相同,这样居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管理。一提起它,给我们影响最深的大概是学生宿舍中的上下铺,条件不是太好。

然而,大唐皇子皇孙们何其尊贵,怎么会屈尊去住集体宿舍呢?其实,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加强管理。

大唐有武装夺位的传统。开国不久,李世民便发动玄武门之变,亲手干掉了大哥李建成,手下大将尉迟敬德干掉了三弟李元吉,李世民才得以上位。

李世民晚年,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争皇位搞得水火不容,李承乾先企图暗杀李泰,后来竟谋划政变夺位,被李世民发现,废为庶人。李世民盛怒之下,也没有立参与争位的李泰,而是立了宽厚仁孝的晋王李治为太子。

高宗李治晚年更加混乱,武则天干掉了亲儿子章怀太子李贤,废除中宗李显,囚禁睿宗李旦,自己当了女皇。中宗李显再次上位后,政变迭起,最终睿宗李旦庶出的老三李隆基,凭借实力争取到了太子地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唐玄宗。

玄宗的皇位也是争来的,但他是个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皇帝,在维护皇权,预防夺位上很有办法。

开始他防着自己的兄弟们,主要有一个堂兄,两个哥哥,两个弟弟。对兄弟们他还不好意思让他们住进集体宿舍来加强管理,而是采用了以胡萝卜为主,以大棒为辅的温馨政策。

玄宗在兴庆宫内盖了一座楼,名叫“花萼相辉楼”,象征着与兄弟们情同手足,交相辉映,他们兄弟整日在楼内饮酒赋诗,尽情享乐,还专门缝制了长枕大被,喝多了就睡在一起,但绝不允许他们接触政治。《资治通鉴》记载:“专以衣食声色蓄养娱乐之,不任以职事。”这其实是集体宿舍的雏形。

后来,玄宗的皇子们逐渐长大,防止皇子们政变夺权的问题便迫在眉睫。于是,玄宗下令给皇子们修建了“十王宅”,给皇孙们修建了“百孙院”。

皇子们年龄到了十三四岁,封了王爵,便得住进“十王宅”,最多时有十六位王爷共同居住,每位王爷的宅子内配宫女太监四百人,皇孙配三四十人,生活待遇极其优厚。

玄宗常去的东都洛阳与骊山华清宫都建有“十王宅”与“百孙院”,他走到哪里,就将子孙们带到哪里。这样,玄宗可以始终监视着子孙们,让他们从时间、空间上,都没有接触朝臣与军队的机会。

其中,每个宅子还设有监院中官,对皇子皇孙们的监视非常严密,甚至到了毫无隐私的地步。比如,天宝十一载(752),玄宗的第四子棣王李琰的两个小妾争风吃醋,其中一人暗地里求了一张符咒,放在李琰的鞋里,以求荣宠不断。

如此细微之事,李琰毫不知情,穿着内藏符咒的鞋子就去给玄宗请安,但监院中官却对此事却了如指掌,汇报给了玄宗,害的李琰被关了禁闭。

如此严密的监控,单就效果而言,算是非常成功,在玄宗当皇帝的半个世纪里,没有一个王爷有能力在京城闹事。李林甫对太子李亨百般构陷,但玄宗却不以为然,自信的说:“吾儿居深宫,安得与外人通谋?”

直到安史之乱后,玄宗逃亡蜀中,对中央失去了控制,李亨才得以在灵武自立为帝,永王李璘才得以在江陵拥兵自重。说明玄宗这种对子孙们防微杜渐,以自由换和平的措施,在开元、天宝年间还是行之有效的。

并且,在唐朝玄宗之后的皇帝,对此方法都深以为然,继续得到了执行。但是,此法也有很大的弊端:

首先,皇子皇孙们长时间生活在深宫大院,导致他们性格软弱,能力平庸,对现实世界缺乏应有的认识。

《新唐书》评价说:“唐自中叶后,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在这种监管下,宗室子弟们虽然没有大错,但也能力不足,无法成为国家栋梁。是唐朝灭亡的一大原因。

其次,皇子皇孙们虽住在一起,但彼此之间也不敢过于亲密,造成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宦官竟成了心腹,造成宦官专权。

说道宦官,大家对高力士影响很深,但唐朝宦官专权却不是从高力士开始,他虽然权力大,但有原则,有底线,不是专权擅势之辈。唐朝宦官专权,是从肃宗时期的李辅国开始的。

“十王宅”与“百孙院”是封建社会维护皇权的产物,控制住了皇子之间你死我活的夺权斗争,多了一丝甜蜜,少了许多杀伐。虽然留下了一定的后患,但对解决玄宗时期维护皇权,稳定政局这个燃眉之急,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