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分为哪两个阶段?八王之乱是如何结束的?

晋惠帝司马衷执政期间,西晋爆发了八王之乱,虽然叫八王之乱,但是直接参与或者间接支持的远不止八个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阶段:两个。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历时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六年。

人物:朝廷:贾南风等。诸侯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yì)、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óng)、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关系:贾南风:孝惠皇帝司马衷的妻子。司马亮:司马衷四叔祖;司马玮:司马衷五弟;司马伦:司马衷九叔祖;司马囧:司马衷堂弟;司马乂:司马衷六弟;司马颖:司马衷十六弟;司马颙:司马衷族叔(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司马越:司马衷族叔(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

胜负:第一阶段是朝廷胜利,贾南风由此掌握朝政九年。第二阶段,东海王司马越成功,代行皇命五年。

第一阶段导火索:杨骏专政。

真正原因:外戚和皇权矛盾。

具体情节:杨骏辅政专权后,引起贾南风不满。于是诏引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入朝,司马玮入朝后诛杀杨骏。随后贾皇后利用司马亮和司马玮的矛盾,矫诏让司马玮诛杀司马亮等。成功后,贾南风听取太子少傅张华建议,诬陷司马玮枉杀司马亮等,捕杀司马玮。第一阶段结束,贾南风完胜。

第二阶段导火索:太子司马遹遇害。

真正原因:藩王和中央的矛盾。

具体情节:贾南风自己没有子嗣,又和太子司马遹关系不好,在有心人的怂恿下,贾南风诬陷太子想要谋反,先废后杀之。激起了各司马氏的不满,更重要的是,让别人有了觊觎之心。首先,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和齐王司马囧举事反贾,贾南风被先废后杀,赵王司马伦掌权。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伦篡位自立后,齐王司马冏等起兵反司马伦,司马伦兵败被杀。齐王司马囧成功上位后,“沈于酒色,不入朝见。坐拜百官,符敕三台,选举不均,惟宠亲昵”的司马囧,也引起其他司马氏的不满。

太安元年(302年),长沙王司马乂杀司马冏,成为朝内的权臣。太安二年(303年),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讨伐司马乂,司马乂兵败被杀。司马颖和司马颙成功后,司马颖自领丞相、皇太弟,“僭侈日甚,有无君之心”。随后司马颖被大将军王浚与司马腾等征讨,大败。司马颙放逐司马颖回封国。永兴二年(305年)到永兴三年(306年),司马越先后击败司马颖和司马颙,成为最后的赢家。而司马颖被范阳王司马虓的长史刘舆矫晋惠帝诏赐死,司马颙被南阳王司马模(司马越之弟)派将军梁臣掐死,八王之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