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红楼梦中贾府最后被抄家到底是什么原因?

俗话说三年穷知府,十万雪花银。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

《红楼梦》因其结局未完,故留下很多谜,譬如贾家最终的衰败是因何而起,目前普遍认为,贾家最终的结局是被抄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造成“树倒猢狲散”的局面,也更符合《红楼梦》深邃的写实风格,但问题在于,贾家到底为什么会被抄家?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曹雪芹早在第5回就给出了暗示,证据即是秦可卿的判词、判曲《好事终》,贾家衰败的根源就在其中。先来看秦可卿判词: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第5回

判词前两句,自是解释秦可卿、贾珍之间的不伦之爱——公公和儿媳有染,一切皆从一个情字而起;

后两句则讲荣宁两府衰败的原因,荣国府的问题在于“漫言不肖”,家中无栋梁人才可承继家业,宁国府的问题却是“造衅”,即制造事端,话虽说得模糊,但可以领会其中精神:宁国府犯的事,其严重程度是远远大于荣国府的。

而到了其后秦可卿的红楼梦曲《好事终》中,则对宁国府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解释: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第5回

此处有一段脂批:敬老悟元,以致珍、蓉辈无以管束,肆无忌惮。故此判归咎此公,自是正论。

曹雪芹的评价很明显,那就是贾家的最终消亡是由宁国府而起,否则《好事终》“家事消亡首罪宁”之句,便解释不通,既是“首罪”,自然有个比较的意思,比较对象又只能是荣国府,所以结论很清晰:贾家最终的抄家,是由宁国府而起。

那么宁国府到底犯了什么事,严重到要抄家的地步呢?按照脂批中的解释,贾敬因为修仙悟道,不理家事,将家中生计悉数交给贾珍、贾蓉,以致于贾珍骄奢淫逸,闹出事来,毁掉了宁国府。

可细想又不对,纵观《红楼梦》前80回,贾珍确实犯了不少错误,尤其是在生活作风方面,他跟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尤三姐等人皆有不正当关系,可仅仅就因为生活作风问题,就足以令贾家被抄吗?这实在不合逻辑。

相反的是,荣国府反而犯了不少大错,皆是触及政治敏感性的大问题,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第75回,彼时江南甄家被抄家,而荣国府却偷偷背地里替甄家隐匿财物,书中这般记:

话说尤氏从惜春处赌气出来,正欲往王夫人处去。跟从的老嬷嬷们悄悄回道:“奶奶且别往上房去。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什么机密事。奶奶这一去,反恐不便。”尤氏听了,道:“昨日听见你爷说,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了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第75回

接待被抄家的甄家人,还替其隐匿财物,王夫人一介女眷,是做不了这样的主的,只能是当家人贾政授意,而这恰是极为严重的罪名。

同时,荣国府零零碎碎还犯了诸多其他小事,比如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偷娶了尤二姐,这是违背政策的;其后王熙凤又耍小聪明,买通张华去衙门状告贾琏;还有贾赦跟贾雨村狼狈为奸,为了几把扇子,就将石呆子毁得家破人亡......

这些都是雷,贾家一朝有势,自然能被压下,一旦出事,难保会被拿出来作为罪加一等的罪状,可由此观之,荣国府才是被抄家的核心原因,应当是“家事消亡首罪荣”才对,跟荣国府比起来,宁国府那点事只能是小意思。

那么是不是曹雪芹的判词出了问题呢?张爱玲在《红楼梦魇》三详红楼梦中曾提出这个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接纳甄家本是宁国府的事,后在删改中被加在了荣国府头上。

若问证据,仍是第75回,原著中曾有一段贾珍接待南京客人的文字:

佩凤笑着去了。一时又来,笑道:“爷说连晚饭也请奶奶吃,好歹早些回来。叫我跟了奶奶去呢。”尤氏道:“既然这样,把饭快些吃了,我好走。”佩凤道:“爷说早饭在外头吃,请奶奶自己吃。”尤氏问道:“今日外头有谁?”佩凤道:“听见说外头有两个南京新来的,到不知是谁。”——第75回

张爱玲分析道:蛛丝马迹,可以看出第七十五回本来是贾珍收下甄家寄放财物——就尤氏与佩凤的对白中,暗写南京来了两个人,贾珍陪同用饭,作为后文伏线。至于尤氏撞见甄家暗移家产到贾政处,这一节正如贾赦的扇子公案,也是后添的,按照此书最省事的改写方式,在回首加一段,只消在一回本稿本上加钉一叶。

此论是经得起推敲的,在《红楼梦》原稿中,本打算让宁国府担任抄家的导火索,所以甄家被抄家后,是贾珍配合进行财产转移,犯了大罪。改为贾政接纳甄家人,已然有点不靠谱了。

以贾政端正谨慎为官态度,不太可能做出这种跟政策相左,且侮辱智商的事,贾珍则一向贪财好利,很有可能为了金钱之利,冒着巨大的风险,配合甄家转移财物,这就成为最终宁国府被抄家的导火索。

而一旦将黑锅转给荣国府,必然要附上更多的罪行,以显示荣国府抄家不是偶然,而荣国府这边,贾政为官清正,只能从贾赦入手,所以其后添加了贾赦、贾雨村狼狈为奸,滥用私权,夺取石呆子扇子的案件。

何以证明“扇子公案”是后来添加的呢?且看第72回,贾琏与管家林之孝之间的一番对谈:

这里贾琏出来,刚至外书房,忽见林之孝走来。贾琏因问何事。林之孝说道:“方才听得雨村黜降,却不知因何事,只怕未必真。”贾琏道:“真不真,他那官儿也未必保得长,将来必有事的。咱们宁可远着他些好。”林之孝道:“何尝不是?只是一时难以疏远。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老爷又喜欢他,时常来往,哪个不知?”贾琏道:“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你去再打听真了,是为什么。”——第72回

此处林之孝明确点出“如今东府大爷和他更好”,可纵观《红楼梦》全书,贾珍、贾雨村之间很少有交集,貌似被删改了;

而贾琏听说贾雨村将被黜降,言之凿凿地称“横竖不和他谋事,也不相干”,俨然此处的贾琏并不知晓贾赦、贾雨村前番犯下的“扇子公案”(发生在第48回,贾琏为此还挨了父亲贾赦一顿打),否则这番话断不至于说得这般理直气壮。

也就是说,在改变了抄家的主体宁国府之后,换成了荣国府,这才将“扇子公案”添加上去,以显示荣国府被抄家之前已经有了不少“罪行积累”。

而张爱玲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将抄家与元妃之死的情节逻辑进行了比照,更加充实了改写的观点:

从这观点看,倘是宁府罪重,与元妃的血统关系又隔了一层,给她的刺激不够大。改为荣府犯事,让贾赦闯祸,是最合理的人选,但究竟不过是她的伯父,又还不及贾政是她的父亲......而且如果仅只是贾赦扇子事发,贾政纯是被连累,好人坏人黑白分明,也较脑筋简单,不像现在贾政代甄家“窝藏赃物”,可见正人君子为了情面,也会干出糊涂冒险的事来。因此分两个步骤改为荣威祸首,一层深似一层。——《红楼梦魇》

故而,贾家被抄家的背后,其实隐藏了《红楼梦》创作过程中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而看到这一层,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红楼的情节内蕴,着实是一件有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