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的作者是究竟是谁?雍正为何要剥夺他的署名权?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清朝康熙年间由陈梦雷所编辑的大型类书。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明清时期,是我国文化事业发达的一个时代,也是刻书印刷业蓬勃兴旺的一个时代,在这两个朝代,出现了三部中国古代皇家巨作: 《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人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大约3.7亿字,共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四库全书》是清朝乾隆帝命纪晓岚等360多位大臣、学者编撰而成的大型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相当于《永乐大典》的3.5倍),36000余册,约八亿字 。

《古今图书集成》是康熙皇三子胤祉侍读陈梦雷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开始于康熙四十年(1701),印制完成于雍正六年(1728),历时两朝二十八年,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

《古今图书集成》正文10000卷,目录40卷,1亿6千万字,内容分为6汇编、32典、6117部 。全书按天、地、人、物、事次序展开,图文并茂,举凡天文地理、文史哲学、自然艺术、经济政治、教育科举、农桑渔牧、医药良方、百家考工等无所不包。

但令人疑惑的是,当初《古今图书集成》在印刷时,并没有在卷首注明编撰者, 只是说经蒋廷锡校订付印,后来也就传为"清蒋廷锡奉敕撰",著录于《清史稿·艺文志》。后来,经过专家查证大量材料,才发现真正的编纂者应该是陈梦雷。

陈梦雷(1650—1741年),字则震,号省斋,号天一道人,晚号松鹤老人,福建闽县人,清代著名学者、文献学家。

陈梦雷资质聪敏,少有才名。康熙九年(1670年) ,年仅20岁就高中进士,官居翰林院编修。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陈梦雷回乡省亲。次年三月,“三藩”起事,驻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州举兵反清。

耿精忠在福建胁迫当地士人同反,陈梦雷拒不受任。但在三藩事平之后,有人诬陷陈梦雷与耿精忠有瓜葛,因而蒙冤,被朝廷以叛乱之罪而论斩。

后经刑部尚书徐乾学救援,陈梦雷免死,改戍奉天(今辽宁沈阳)尚阳堡。到达戍所后,陈梦雷病倒。家中父、母也先后去世;妻子也在流放之地亡故。陈梦雷虽万分悲痛,但仍手不释卷,刻苦读书,参修方志。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九月,康熙巡视沈阳,陈梦雷献诗称旨,才因此被召回京师。

次年,康熙命陈梦雷侍奉诚亲王胤祉(康熙第三子)读书。在此期间,陈梦雷利用胤祉王府内的藏书和资助,编成《汇编》一书。

陈梦雷鉴于“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详于政典,未及虫鱼草木之微”;《太平御览》、《渊鉴类函》等“但资词藻,未见天德王道之大”,不论内容还是编排形式均不能令人满意,故发愤重编一部“大小一贯,上下古今,类例部分,有纲有纪”的大型类书。

陈梦雷将《汇编》编撰完成后,托胤祉呈给康熙帝阅览,并得到康熙帝的赏识,改书名为《古今图书集成》。可惜还未及刊印,康熙帝逝世,其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帝。

雍正帝即位后,打击当年与自己争位的诸兄弟,三阿哥胤祉也因此而被贬斥,陈梦雷亦受到牵连,于雍正元年 (1723年)一月,被再度流放到黑龙江,这时的陈梦雷已72岁,后来最终以91岁的高龄病逝于流放之地。

雍正帝虽然对陈梦雷横加贬斥,但也并未因人废言,禁毁此书,相反还大力督促修订付印,钦命时任户部侍郎的蒋廷锡重新编校已经定稿的《古今图书集成》。

其实所谓编校,只不过是“增删数十万言”,不及全书的0.06%,且全书的基本框架根本没有改动。

雍正四年(1726年),《古今图书集成》定稿,并于两年后以《钦定古今图书集成》之名正式刊印,但在刊印的时候雍正帝却“钦命”把陈梦雷的名字删掉。

据《东华录》载雍正帝的话说:“陈梦雷处所存《古今图书》一书,皆皇考(指康熙帝)指示训诲,钦定条例,费数十年圣心而成”。

雍正帝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声明了这部巨著是在先皇的指示下完成的,且先皇也费了数十年的圣心,这不仅抹煞了陈梦雷的心血,还“名正言顺”地被雍正帝所占有。

所幸,雍正帝是不惜重金刊印这部万卷巨著,该书首次用内府铜活字版排印了64部,印制精美,装潢考究,堪称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巅峰之作。

《古今图书集成》一经刊出,即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好评,清代康雍乾三朝重臣张廷玉誉之为“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诚册府之巨观,为群书之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