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简介:德国戏剧家、诗人歌德
狂飙突进运动(德语:Sturm und Drang)是指1760年代晚期到1780年代早期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城市青年所发动的一次文学解放运动,也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第一次高潮。这个时期,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幼稚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名称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的戏剧“狂飙突进”,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那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狂飙突进运动代表人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为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德国戏剧家、诗人。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1774年发表了戏剧《少年维特之烦恼》而出名;1794年完成了个人代表作《浮士德》。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
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享有世界声音。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
歌德一生尤其是后期创作的辉煌成就,是同他对这一现实主义原则的恪守分不开的。歌德早年曾领导过狂韧突进运动,倾向于浪漫主义。但以后意识到当时浪漫主义的“病态”,转向古典主义。
歌德所倡导的古典主义,实质上便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问题是歌德后期理论思考的一个焦点。
在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歌德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称得上是一座里程碑,曾给予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以直接而有力的推动。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显然受到过歌德文艺思想的深刻影响。
他并不企图在作品中“体现某种抽象的东西”,而只是把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的、生动的、可喜爱的、丰富多彩的”“印象”,“用艺术方式”进行加工,通过“生动的描绘”提供给人们。
歌德在这里虽然没有指明“印象”的来源,但联系整段话的内容,不难理解,所谓“印象”,不是别的,而正是客观外界的现实生活在作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而作家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生活的一种“观照”。因为他认为这才是文艺创作的真正的基础和根据。
歌德在同爱克曼谈到《浮士德》的创作时,他一方面承认其中“没有哪一行诗不带着仔细深入研究世界与生活的明确标志”,另一方面他又说道:“我如果不先凭预感把世界放在内心里,我就会视而不见,……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
他所说的“预感”以及眼里的“光和颜色”,即是指作家能动地感应和预测生活的心理条件,或者说是创作主体所应具备的一种宏阔、灵劲、富有张力的心理形式。
从这里可以读出这样一层意思:文学创作者对特定外界事物的感受与把握,依赖于相应的主体条件,如不具备这方面条件,客观存在的事物即使再有意义也不会成为他的对象,因而也不能引发他的创作冲动。
歌德生活的时代,在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中张扬自由、表现个性的呼声与传统的文学观念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
歌德基于自己对文学特征的深刻体会,沿着前人的方向继续探索,终于在创作理论上完成了从“类型说”到“个别说”的转换,转换的重要标志,便是从个别出发的创作主张的提出。歌德从理论上对“类型说”给予了有力的否定。这里所传达的基本精神,同样贯穿在歌德的其他不少言论中。
在歌德生活的中晚期,即十八世纪九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欧和俄国,弥漫着一股消极浪漫主义的逆流。不少人鼓吹艺术必须从诗人的内心世界出发,拒绝接近生活和反映主活。
面对这股极其有害的文艺思潮,歌德独立不移,力挽狂澜,表现出对现实主义原则的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