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谯周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出名的学生都有哪些人?

谯周是三国时蜀国益州集团中颇为复杂的一个人物。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西充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吏。谯周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为蜀地大儒之一。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任命他做劝学从事。诸葛亮去世后,谯周前往奔丧,虽然朝廷随后下诏禁止奔丧,但谯周仍因行动迅速而得以到达。后主刘禅立太子时,任命他做太子仆,调令家令,之后迁任中散大夫,光禄大夫。

在蜀汉任官时期,谯周一向以反对北伐战略而闻名。见姜维多次北伐而虚耗蜀汉国力,因而不满,著《仇国论》力陈北伐之失。到了炎兴元年(263年),魏国三路大军伐蜀,在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之际,谯周因劝刘禅投降,“有全国之功”,被封为阳城亭侯,迁骑都尉,散骑常侍。司马炎称帝后,征召谯周入洛阳为官,谯周无奈之下带病前赴洛阳,不久病逝。对于谯周来说,虽然他的行为存在一定的争议,不过,作为蜀地的著名才子,谯周培养了多位人才。其中,就陈寿和罗宪来说,可谓谯周学生中最著名的两位了,也即一位写出了《三国志》,另一位则是三国名将。

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陈寿自幼刻苦好学,拜同郡人谯周为师,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陈寿聪明机敏,所写文章以华丽著称。在蜀汉后期,陈寿历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观阁令史等职。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等重臣已经去世,也既没有人限制黄皓弄权,这导致蜀汉的文臣武将,有不少都极力逢迎黄皓。

而陈寿和罗宪作为谯周的学生,都没有选择依附于黄皓,也因此遭到了黄皓的多次贬谪。景耀六年(263年),蜀汉灭亡。在此之后,陈寿被推举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又出任阳平县令。陈寿撰写《诸葛亮集》,上报朝廷。后授职著作郎。张华准备荐举陈寿为中书郎,中书监荀勖因忌恨张华而厌恶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陈寿以奉养老母为由不就职。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蜀汉灭亡之后,陈寿的仕途依然是十分不顺的。

咸宁四年(278年),镇南将军杜预镇守荆州之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他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治书侍御史。太康元年(280年),西晋大军消灭东吴,这意味着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彻底结束。在此基础上,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当时的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看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销毁自己的《魏书》。张华对陈寿倍加赞赏,对他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撰写。”陈寿就是如此受当时的人们器重。三国志最早以《魏书》《蜀书》《吴书》三书单独流传。为了避免曹魏的《魏书》与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书》相互混淆,在北宋王朝在咸平六年(1003年)将三书合为一书,最终成书。

元康七年(297年),陈寿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对于陈寿这位学生,谯周生前曾评价道:“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仕途不顺,屡次遭到贬谪,可是,因为写出了《三国志》这部史学名著,陈寿得以青史留名。

罗宪

另一方面,就罗宪来说,相对于偏向于文臣的陈寿,罗宪则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国名将。罗宪(218年—270年),字令则,荆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罗宪十三岁时便能写文章,很早出名。师从谯周,谯周的门人称他为子贡。罗宪正直诚实严整;待士不倦怠,轻财好施舍。公元238年(延熙元年),罗宪在蜀国入仕当太子舍人、宣信校尉。两次到吴国出使,吴人称颂他。不过,和陈寿一样,罗宪也因为没有依附于黄皓,所以遭到了贬低。公元258年(景耀元年),黄皓因为憎恨罗宪,所以将其贬为巴东太守。

当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让罗宪领军,当阎宇的副将。公元263年(景耀六年),魏国进攻蜀国时,阎宇西还,罗宪守卫永安城。不久之后,后主刘禅放弃抵抗,这意味着蜀汉的正式灭亡。在此背景下,罗宪镇守的永安城中骚动,长江边的长史都弃城逃走,罗宪将一个作乱者斩首,百姓才安定。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吴国听说蜀汉失败,派盛曼将军向西而行,表面上假称救援,内心是要袭击罗宪。

最后,对于东吴趁火打劫的行为,罗宪不仅非常愤怒,也是坚决予以反击。公元264年(咸熙元年),吴国又让步协领兵西征,罗宪将他打得大败。孙休大怒,又派陆抗协助步协。罗宪坚守六个多月。彼时,部下都劝罗宪放弃城池,可是罗宪依然不为所动。不久之后,荆州刺史胡烈率军攻打东吴在荆州的重镇西陵,陆抗在腹地受胁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围解除,罗宪被加封为陵江将军、使持节、领任武陵太守。公元265年(泰始元年),司马炎篡魏后建立西晋,罗宪改封为西鄂县侯,罗宪之子罗袭也任给事中。同年,罗宪入朝,司马炎下诏说:“罗宪忠烈果敢刚毅,有才略器干,可赐给鼓吹。”又赐他山玄玉佩剑。

公元268年(泰始四年)三月,罗宪跟随晋武帝司马炎在华林园侍宴,司马炎诏问蜀国大臣的子弟,又问先辈适合时宜可用的人,罗宪推荐了蜀人常忌、杜轸等,都是蜀国的良才,司马炎都召见并加以任命。公元270年(泰始六年),罗宪卒于任上,被追封为安南将军,谥烈侯。对此,在笔者看来,就罗宪这位名将,没能在蜀汉后期得到重用,无疑是蜀国的一大损失。当然,在蜀汉灭亡之后,罗宪受到了司马炎的器重,也既没有被一直埋没下去。总的来说,就谯周这位蜀汉才子,虽然他劝后主刘禅归降的行为饱受争议,不过,他培养的这两位学生,一文一武,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