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历史纪事 > 正文

太平天国运动有哪两个根源性问题?为什么说它的失败是必然?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抗清朝的武装起义,历时十四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在回顾太平天国的这段历史时,能够发现的是,在这场农民起义维系的14年时间中,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诸如,“永安建制”、“天京事变”、“北伐西征”等等不计其数。可实际上,这些历史事件的存在,只不过是在不经意间,加速了太平天国的覆灭,或是延缓了其走向倾覆的步伐。因为,自太平天国诞生之日起,便有着根源性的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以至于,这一切使得太平天国的失败成为了一个必然。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在14年的时间中,“天京事变”这场内部的变乱,可以说是对于太平天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上来看的话,便能发现这场变乱的发生,并非出自于偶然而是必然会发生。实际上,太平天国从金田起义时,便始终都存在两个根本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的话,那么,太平天国的失败是不可能被逆转的。那么,为何说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必然?这两个问题不解决,太平天国毫无胜算!

首先,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太平天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这样的情况,在于太平天国有着西方宗教的色彩,但不同于西方宗教的是,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洪秀全对其进行了篡改,并以此为依据全盘的否定了当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在太平天国早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拜上帝会”在广西紫金山区传教的时候,使得当时众多生活在底层的民众毁家纾难,追随“拜上帝会”。

但是,此后太平军在征战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极力否定,无疑对太平天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的影响,无疑在于这三点,其一,对于传统文化的否定,使得大量的旧知识分子,同太平天国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情况下,使得太平天国人才十分匮乏,以至于太平天国一直都缺少具有真知灼见的战略家。其二,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态度,使得衰败的清王朝,可以打着维护儒家文化传统的旗帜,得到知识分子们广泛的支持。其三,实际上“拜上帝会”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只流于表面,这背后的洪秀全等人,全部都深受皇权思想的影响,而这层窗户纸一旦以内讧的形式被撕破,那么,太平天国则会失去更多人的支持。

如果,对于传统文化的极力否定,可以被视为一个根源性问题的话。那么,太平天国的政治架构,则完全可以视为太平天国的第二大问题。这样的情况,在于太平天国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虽然太平天国的本质,还是“一姓之兴废”,但是,太平天国的政治架构,则是教权与皇权并驾齐驱的形式。并且,这两种权力的界限是十分模糊的,彼此之间相互掣肘。杨秀清凭借着教权,将太平天国的军政权力揽于一手。而皇权的代表人洪秀全,却慢慢成为了“提线木偶”一般的存在。这样的情况下,矛盾则必然会以一种内讧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个问题,对于太平天国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以至于,太平天国的直接覆灭,与这个根源性问题有着很大的联系。这个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无疑是这两点,第一点则为不同于以往朝代中,出现的权臣掣肘皇权的情况。杨秀清在凭借教权,限制洪秀全的皇权时,则名正言顺,而一旦洪秀全对其进行反制的话,则必然会使得自己曾经构建的“拜上帝教”趋于瓦解。第二点则为,在皇权最终取得胜利后,因为吸取了过多消极的经验,以至于太平天国后期,陷入了以血缘关系来任用官职的地步,这使得太平天国的政治构架从一个混乱步入了另一个混乱之中。

历史上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完全陷入了这两个根源性问题之中。从一定角度上来看的话,太平天国的失败是注定的。正如第二个问题所映照的一样,即便“天京事变”不发生的话,那么这个矛盾也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所以,说太平天国亡于清朝,并不全面,加上太平天国也亡于自身,更为恰当合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