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预示到贾府衰败的人是哪些?
《红楼梦》开篇之初,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府就已呈萧条之象,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曹公笔下的《红楼梦》,是一部彻底的大悲剧,描述了以贾府为首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富贵百年的衰败史。而在这部小说中,更是赋予了神奇的让人感到悲凉的写作手法,那便是提前的预兆。
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先后有五个贾府的主子预感到了贾府必然的衰败,下面,我们来简单的聊一聊,他们在预感到贾府衰败后,都做了什么?
第一个:秦可卿。
作为宁国府的长孙媳妇秦可卿,她不仅长的漂亮,并且富有管理的才能,在她的打理下,宁国府一片和谐。只是,这样的人,最终早夭,实在让人可怜。而在其死时,在她托梦给王熙凤中,无疑体现出了她对贾府衰败的预示,并为此,想出了两条出路。
凤姐听了,恍惚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我就是了。”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秦可卿的这番话,可谓用心良苦,流入出了她这个管家媳妇,即使到死,依然对贾府的担忧。
显然,她对贾府的衰败,看的非常的透彻,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任何的富贵,都不可能是永久的。
在她看来,贾府的衰败是必然的,如今能做的,则是为贾府的子孙铺一条路。并为此,想出了两个方法:
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
只是,很显然,她的一番苦心,并没有落到实处。至于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王熙凤有心无力。
第二个:王熙凤。
作为秦可卿的托梦对象,王熙凤自然预感到了贾府的衰败,尤其是,秦可卿预示的目下又有一件天大的喜事,即元春加封贤德妃,无疑验证了这个奇怪的梦。
其实,作为代理管家的她,早已明白了贾府的衰败,正如她同平儿所说,入不敷出一样,任凭她想多少的节省的法子,都决定不了贾府衰败的走向。
然,在预示到贾府注定衰败的结局后,她还是做了不少事。比如,利用权利之便谋取私利:放高利贷、替人打官司。甚至于,连甄家被抄家的钱财她都敢私自做主手下。可见,为了谋利,她没少费心机。
只是,相比较秦可卿的大公无私,她诚然要自私一点,在管理荣国府期间,她固然尽力尽责,然她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后路打算。
或许,她之所以善待刘姥姥,让她给女儿起名字,也未尝不是她有心为巧姐积的阴德,毕竟,刘姥姥本身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第三个:贾政。
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人,贾政算的上有心为贾府,只是,能力不足,人到中年,亦是无奈之事。
贾府中秋节,他在众人的迷题中,看到了不祥的预兆。
贾政心内沉思道:“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 贾政看完,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词句,更觉不祥,看来皆非福寿之辈。”想到此处,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
预感不祥之兆的贾政,并没有太过突出的举动,他亦是,同以往一样。本本分分、勤勤恳恳,教育自己的儿子,做好自己的员外郎。
或许,贾政之所以如此,是同他信命的观念分不开的,就如宝玉、凤姐被马道婆做法时,他所说的:死生有命,岂是人力可以决定的?随他们去吧!也许,在对待贾府的兴衰问题上,他也是保持着同样的原则:尽人事,听天命!
第四个:贾母。
作为贾府兴衰的参与者,贾母自然能够体会出如此的现状,尤其是,清虚观打醮时,她从贾珍点出的几部戏中,所的到的感悟:
贾珍一时来回:“神前拈了戏,头一本《白蛇记》。” 贾母问“《白蛇记》是什么故事?” 贾珍道:“是汉高祖斩蛇方起首的故事。第二本是《满床笏》。” 贾母笑道:“这倒是第二本上?也罢了。神佛要这样,也只得罢了。”又问第三本。 贾珍道:“第三本是《南柯梦》。”贾母听了,便不言语。
在《红楼梦》中,贾母一直是一个乐观、开朗而有凝聚力的老太太。即使是预示到了这种不祥的感觉,她也没有改变自己这样豁达的态度。
或许,她之所以要如此,之所以要带领一大家的享受乐趣,更多的是为了培养众人乐观的心态。
再者说,作为一个老太太,面对贾府的衰败,她能做什么?就如宫中老太妃突然去世、就如十多年未进京突然进京,随后没多久便被抄家的甄家一般,她都无法左右。
这样的趋势她阻挡不了,因此,到不如稳住众人的心,带领众人享受一下最纯粹、最简单的快乐。所以,她说她不喜欢热闹戏;所以,她让众人挺神清气爽、隔着水声的萧声。
在前八十回最后的那个中秋,贾母最终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暮年的她,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因命再斟酒来。一面戴上兜巾,披了斗篷,大家陪着又饮,说些笑话。只听桂花阴里,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发出一缕笛音来,果真比先越发凄凉。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静月明,且笛声悲怨,贾母年老带酒之人,听此声音,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此时众人彼此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贾母伤感,才忙转身陪笑,发语解释。
作为一家的主心骨,贾母是明智的,她做好了一个主心骨的角色,尽力在引导一家子学习寻找真正的快乐,然,对于拯救贾府,她却是有心无力的,试看,连那个进士出身的贾敬都放手不管,她又能改变什么呢?
第五个:贾珍。
作为宁国府的族长,贾珍是一个极不尽责,极荒唐的主子。他好色、破坏祖上留下的礼仪规矩,一味的享乐,算的上是一个不孝之孙。
其实,他对贾府的情况,比谁都了解,就如除夕前夕,乌进孝的送来年例,贾蓉提到王熙凤偷老太太的物品典当一样:
贾珍笑道:“那又是你凤姑娘的鬼,哪里就穷到如此。她必定是见去路太多了,实在赔得狠了,不知又要省哪一项的钱,先设出这法子来,使人知道,说穷到如此了。我心里却有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
当然,在这一处,还不能说他预感到了贾府的不祥,但显然,他一直都清楚贾府的现状,而到了中秋节,当他与众妻妾饮酒娶乐,墙外传来的那一声叹息声,吓得他汗毛直立,可算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样一种不祥之感:
一语未了,只听得一阵风声,竟过墙去了。恍惚闻得祠堂内扇开阖之声。只觉得风气森森,比先更觉凉飒起来,月色惨淡,也不似先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贾珍酒已醒了一半,只比别人撑持得住些,心下也十分疑畏,便大没兴头起来。
只是,显然贾珍对贾府的衰败,并不十分在意,他更看重的,是当下的享乐,以习射为名聚众赌博。可以说,在这五个人之中,他是对这个家贡献最少的一个,可他,偏偏是一个家的一族之长。也难怪,贾府会衰败的如此彻底。
小结:
可见,对于贾府的衰败,其实多数贾府的主子都明白,甚至于,像上面这几位主子都亲自体会过。
但显然,光预示出这种不祥是不够的;贾府内部的矛盾,就如宁、荣两府的不和;荣国府长房与二房的不和,都导致了,他们即使有心改变,都困难重重。或许,这亦是,贾府注定衰败的命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