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是灭蜀第一功臣却没有得以善终,他真的是被冤杀的吗?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景元四年(263年),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制定先灭蜀再顺江灭吴的的计划,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前往关中整军备战。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三万余人,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北)的主力;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以廷尉卫瓘为镇西军司马,以此成为曹魏灭蜀大军的监军。

景元四年(263年)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钟会也派部将田章等跟进。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绵竹陷落后,蜀军全线崩溃。邓艾乘胜进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惊慌失措,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绶,并写信到邓艾那里请降。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不过,在蜀国灭亡后,邓艾却遭到了冤杀的结局。那么,问题来了,蜀汉灭亡后,邓艾作为第一功臣,为何会被冤杀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蜀国灭亡后,邓艾作为最大功臣,之所以会被冤杀,原因自然多方面,这里面不仅有钟会等人的嫉妒,司马昭的猜忌,当然也有邓艾自身的问题。换而言之,邓艾也在蜀汉灭亡后有所膨胀,乃至于留下了被人攻击的把柄。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邓)艾至成都,(刘)禅率太子诸王及群臣六十馀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邓艾兵临蜀汉都城成都后,刘禅率领太子、诸王、群臣六十多人绑住自己、抬棺至军营拜见。邓艾手执符节,解开绑缚,焚烧棺材,接受投降,并宽恕了他们。值得注意的是,邓艾约束部众,进城后,没有发生抢掠。他安抚投降的人员,使他们复任旧业,受到蜀人的拥护。

对此,在笔者看来,邓艾约束部下,没有在蜀汉都城胡作非凡,是值得称赞的行为。但是,这可能会引起司马昭的猜疑。秦朝灭亡后,刘邦进入到秦朝都城咸阳后,约法三章,赢得了关中百姓的支持。在此基础上,虽然项羽没有将关中之地册封给刘邦,但是,因为之前的行为获得了好评,所以,刘邦还是成功攻占了关中之地,为楚汉之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对于邓艾来说,同样获得了蜀地百姓和官吏的拥护。尽管邓艾没有造反的打算,不过,这依然可能让司马昭心生不满。当然,仅仅是这一件事情,还不足以让司马昭彻底怀疑邓艾。但是,邓艾之后的行为,无疑加重了司马昭的疑虑。

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太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

在巨大胜利面前,邓艾擅自循东汉将军邓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刘禅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汉群臣,则根据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

对此,在笔者看来,邓禹当初以天子的名义,任命大批官吏,是因为他碰到了汉光武帝刘希这样的皇帝。对于汉光武帝刘秀来说,不仅善待功臣,而且他自身的威望,也不用担心邓禹功高震主。不过,邓艾所面对的情况,显然是和邓禹不同的。

公元263年,司马昭初步摆脱了弑杀皇帝曹髦,所带来的非议。不过,在没有彻底取代曹魏之前,司马昭还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也担心会有其他将领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毕竟,司马昭此时还不是皇帝,在地位上和邓艾、钟会等将领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因此,邓艾以天子的名义,对原先蜀汉的官吏进行册封,自然会让司马昭十分不满。换而言之,邓艾此举,不仅是僭越的行为,也会让司马昭认为邓艾是想笼络原先蜀汉的官吏和将士。

进一步来说,一旦获得了原先蜀地官吏和将士的支持,再加上邓艾因为消灭蜀汉所获得的威望,那么,邓艾完全具有在巴蜀之地割据的能力。虽然在魏灭蜀之战中,钟会也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在魏灭蜀之战前,钟会并没有直接统率大军的经验。与此相对应的是,邓艾则长期在雍凉一带领兵作战,多次击败了姜维的进攻。因此,不管是作战经验,还是在曹魏将士中的影响力,钟会都比不上邓艾。所以,相对于钟会,邓艾能够对司马昭造成的威胁,自然是更大的。

并且,在蜀汉灭亡后,邓艾任命师纂兼领益州刺史,任命陇西太守牵弘等人兼领蜀中各郡郡守。派人在绵竹把作战中死亡的战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筑高台作为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对于邓艾来说,不仅在笼络原先的蜀汉官吏,还对跟随自己的曹魏将士进行了册封,甚至还在巴蜀之地宣扬自己的战功。凡此种种,都在挑战司马昭的底线。

最后,当然,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司马昭并没有发动雷霆一击。公元263年十二月,司马昭上表让魏元帝曹奂下诏书,褒奖邓艾的功绩,封邓艾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封其两个儿子为亭侯,各得封邑千户。钟会也进位司徒,封县侯,增邑万户,其子二人也都封为亭侯。对此,在笔者看来,到了这个时候,如果邓艾可以迅速回到曹魏朝廷,主动上交兵权,或许可以避免杀身之祸。但是,邓艾并没有满足,而是向司马昭表示,应该凭借平定西蜀的声威,乘势伐吴。

对此,司马昭让监军卫瓘告诫邓艾:“此事应上报,不宜马上实行。”试想一下,如果让灭蜀功臣邓艾继续率军攻打东吴,然后再一次立下战功的话,司马昭又该如何自处呢?所以,司马昭搁置邓艾的建议,已经是对他的警告了。

与此同时,钟会见邓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马昭诬告其谋反,说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经露出叛乱的苗头。于是,朝廷下诏书派监军卫瓘逮捕邓艾父子,用槛车将其送到都城。到了这个时候,邓艾已经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了。景元五年(264年)正月,监军卫瓘因其参与诬谄邓艾,遂派护军田续追杀邓艾父子于绵竹(今四川德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