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兵进山海关到退出京城,李自成溃败的原因是什么?

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虽然明朝最终由清朝取代,但真正逼死崇祯、攻灭明朝的,却是李自成。然而,李自成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进入北京城,到四月三十日退出京城,其占据北京城的时间,满打满算不过四十二天。那么,李自成这四十二天之中,到底经历了怎样跌宕起伏的人生呢?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李自成随后开始东进,并于三月中旬抵达京城,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大顺军队开始进入京城,崇祯帝被逼自尽,明朝至此灭亡。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先是下令将崇祯“礼葬”,给予了这位殉国的帝王最后的尊重,也等于正式宣布了明朝的灭亡,大顺已经取而代之。此外,为了保证京城的秩序,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初便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李自成的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京城的基本秩序,更是一定程度上赢取了京城民心。可以说,此时的李自成还算是一位合格的帝王,与其他新生的王朝一样,大顺政权似乎正在从破坏转入建设。然而,破坏虽然简单,重建却无比困难,首先便需要大量金钱,那么又该从哪里搞钱呢?李自成将目光投向了仍在京城的明朝官员们,作为曾经的特权阶级,这些人手中自然有钱。

于是,从三月二十七日开始,大顺政权要求原明朝官员捐献饷银,并且按照官职规定了相应金额,“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然而,想要从这些官员手中掏钱出来谈何容易,要知道当年崇祯皇帝都没办到。不过,农民军有的是办法,对于这些平日里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官员,农民军对他们自然不会客气,刘宗敏直接制作了五千具夹棍,对那些官老爷进行严刑拷打,并开始四处抄家。

通过不断严刑拷打和抄家,闯军的确筹集到了不少金银,然而却有士兵、将领趁机抢掠民财,“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京城却就此大乱,而这种混乱也在不断以京城为中心四处蔓延,例如在城固县,“贼索饷,加以炮烙”;在汾阳,“搜括富室,桁夹助饷”;在绛州,“士大夫惨加三木,多遭酷拷死”;在宣化,“权将军檄征绅弁大姓,贯以五木,备极惨毒,酷索金钱”。

终于,李自成手下的胡作非为,开始让李自成多年以来积聚的人心迅速丧失,到四月十四日,西长安街开始出现告示,言称“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定于本月二十日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

李自成攻陷京城之后,吴三桂已率精锐入山海关,虽然拥有一定实力,但却已经成为了孤军,对内不敌李自成,对外难挡多尔衮。为了彻底消灭北方的明廷残余,李自成多次遣使招降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再加上吴家人被困京城,吴三桂的确一度有过投降的念头。

然而,当吴三桂听说爱妾陈圆圆和吴家人在京城的遭遇之后,开始再度犹豫不决,并私下以黄河南北分治为条件向多尔衮求助。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领数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征讨吴三桂,吴三桂得知消息之后,随即派山海关士绅、儒生李友松、谭邃寰、刘泰临、刘台山、黄镇庵、高选等六人“轻身绐贼”,迎候李自成大军于北京之东不远的三河县,表示投降之意,另一方面却派遣使者向清军求援,并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

李自成见到吴三桂派来的使者之后,以为吴三桂迫于军事压力,已经选择了投降,并未意识到这是吴三桂的阴谋。直到李自成行抵关门之时,由于吴三桂派去的代表试图逃跑,李自成这才意识到上当,但已经错过了夺取关门的最佳时机,而多尔衮的大军经过一昼夜的强行军,已经进抵关门十五里之外。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李自成向吴三桂发出最后通牒,在吴三桂拒绝之后,一面令唐通、白广恩部率领两万人从一片石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一面以主力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双方激战至次日黎明,守军一部被迫投降,吴军渐渐不支。

四月二十二日清晨,清军距离山海关城仅二里,吴三桂见形势危急,于是率领少量军队冲出成为,飞奔至清军营垒,彻底投降清朝。

四月二十三日,多尔衮在观察战场形势之后,下令清军从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三路进关。李自成并未预料到清军已经入关,仍按原计划向吴军紧逼,血战至中午,就在双方均已疲惫之时,多尔衮命令清军发动进攻,大顺军猝不及防之下阵脚顿时大乱,伤亡惨重。至未尾申时初(15点后),李自成的大顺军陷入溃败,刘宗敏中箭受伤。

李自成见败局已定,急令余部向永平方向撤退,多尔衮则以吴三桂为先导,一路追杀,直扑京城。清军追至范家店之时,李自成杀吴襄以泄忿,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三十八口。

四月二十九日,眼看大势不可逆的李自成为了圆皇帝梦,匆匆在北京称帝,并于次日仓皇逃离京城,向西安撤退。

从攻陷京城之后的意气风发,到四十二天之后的仓皇逃离,李自成这段人生倒真可谓跌宕起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