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听劝的话 刘备还会输的那么惨吗
还不了解: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时,除了握有益州、汉中之外,还有广袤富裕的荆州也在他的统治之下,算下来正应了诸葛亮的那句话:天下三分,主公已尽占其二,以当时蜀汉的实力,稍加休养生息,北伐指日可待。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正在襄樊前线与曹魏血拼的关羽遭到了东吴的奇袭,最终落得兵败身亡,荆州尽失的下场,痛失爱将不仅让刘备勃然大怒,荆州一地的沦陷也彻底打破了刘备的既定战略计划。
一怒之下,刘备举起复仇大旗讨伐东吴,结果时运不济再败于陆逊之手,蜀汉从此元气大伤,刘备也不久离世。这个时候就有小伙伴问了,如果刘备当初能够听下去诸葛亮的劝谏,不去执意攻吴,或许结果就不会如此惨,可真的是这样吗?
一、最显而易见的两个问题
1、得有一个说法
从表面上看,刘备如果听了诸葛亮的建议,维持同盟不去招惹东吴,自然不会夷陵大败,不管刘备是不是能多活几年,至少蜀汉可以保存主要实力。
但我们大家要了解一点,刘备本身是君,君王自然有君王的想法和眼界,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当时忍气吞声结好东吴去攻打曹魏,完成统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如果不去打东吴,那么蜀汉很快就会走向衰败,为什么呢?
图片:刘备聆听诸葛亮的建议剧照
首先,刘备是建立了蜀汉政权,但他本身是“外人”,并非益州本土势力,在其政权内部存有大量政治派系,比如益州派、荆州派、东州派等等。
之所以看上去君臣和睦,主要是刘备的荆州派势力过硬,制衡和压制了其他派别,加上刘备本身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正义大旗,收拢了不少人心,而汉中之战,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三个条件之下,蜀汉才空前团结,文武心服口服。
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导致大将关羽兵败身亡,这性质就不一样了,他东吴是明面上的盟友,结果玩不起搞偷袭,杀我大将,奴役我军民,打到脸上了你刘备不反击,还当啥皇帝?这不比刘璋都暗弱了?所以刘备为了团结内部,防止各派离心离德,必须要对东吴出手。
2、需要安抚军心
关羽这个人虽然桀骜不驯,但有一说一,在蜀汉军中那地位还是响当当的,且很早就加入刘备集团,是元老级别的,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刘备都没有不报仇的借口。
如果刘备选择听劝,迟迟不动手,时间一长,不仅仅是新归附的诸如马超等将领,就算是以前的老同僚,也会心灰意冷。
大家是否记得《三国志》中诸葛亮听说刘备夷陵大败后,还感叹法正如果活着,就不会有这个结果了这件事?事实上这就能很好地揣摩出蜀汉将领的态度。
很多朋友认为这是诸葛亮反对伐吴的“金句”,事实上,以诸葛亮的聪明怎么会不明白当时的情况?其实从正史的各种记载来看,诸葛亮都没有明确表明反对刘备去打东吴的态度,因为这是当时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在《三国志》中,诸葛亮念叨完法正还说了一句话“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啥意思?很明显,他了解哪怕是法正也不可能阻止讨伐东吴这件事,而是会全力支持,因为东吴都干到大门口了,骑着脖子拉屎,你不去打?
图片:法正剧照
二、关键问题之所在
1、孙权的野心
古话有云“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别人欺负了你,你不反抗,你觉得对方会领情吗?当然不会,反而会得寸进尺,人与人是这个道理,国与国也是这个意思。
孙权占领荆州之后诛杀关羽,内部士气正盛,这个时候蜀汉一旦任何表示都没有,反而还表达歉意或者同盟的意愿,大家换位思考,会给东吴君臣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他们会拿蜀汉当回事,当朋友吗?当然不会!反而是继续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一种“你蜀汉能把我怎么样”的态度。
其实《三国志》上写得很清楚,占领了荆州后,孙权压根就没打算就此收手,反而是自信心空前,内部还盘算起了继续攻打益州的计划,书载“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这官都封到汉中地盘上了,是不是完全没有把蜀汉和刘备放在眼里?
说白了,孙权也明白,刘备刚刚和曹魏在关中搞完事情,大军还在修整阶段,无力大举抵御东吴,渐渐地,这就成了一种错觉,即刘备老了,不敢反抗。所以在荆州之战后,东吴还时常骚扰蜀汉边境,刺探蜀汉军情。
图片:年老后的刘备剧照
2、势在必行的事情
孙权没有料到的是刘备不仅要打,还来得特别快,这里插一句,刘备出征前只有赵云表示过不要和东吴去干仗,后世也往往认为赵云的想法是对的,给了很高的评价。对此,我们先不说蜀汉核心人物们怎么想,就单说孙权的态度,这就是典型的“亡我之心未死”。
东吴对益州的野心这不是一天两天了,更不是从关羽丢荆州开始的,而是早在周瑜时代,东吴高层就制定了对益州的掠夺计划,只不过周瑜死得太早,后来局势变化太快才没有付诸行动,因此,如果刘备结好孙权,去打曹魏,估计走到关中,人家东吴就故技重施,偷袭益州后方了。
刘备是何等英雄,又有多么精明的头脑,怎么可能会看不清这一点?既然此前上过当了,这次哪怕是输,也得让你东吴了解什么是疼,这就是刘备的决心,否则按照赵云说的,那才是把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的基业给白白糟蹋了。
图片:刘备下决心攻吴剧照
所以说,历史是没有“假如”的,一切都已是冥冥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