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生的三大战役,都有哪些影响呢?
我们都知道,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早年一把七星刀,支身行刺董卓,换来了无数人的跟随其中就包含了陈宫,还有曹洪,夏侯惇兄弟等人。包括后面的,典韦,徐褚等也都是受到了曹操的影响,才选择跟随曹操打天下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后来曹操更是吸引到了荀彧,荀攸等谋士。实力开始突显,在不到10的时间里,曹操就报了当年被吕布追杀之仇,不但霸占了他的赤兔马,而且还把吕布先绞死,再枭首。彻底除了当年心中的恶气,在打败吕布之后,曹操便迅速集结人马端了刘备在徐州的势力,然后把兵锋转向袁绍。准备与袁绍决战于官渡,当然曹操此次出征,他是带了所有的精锐,包括他的虎豹骑,还有大量的黄巾收编过来的精锐。
有了兵之外,曹操还听取了荀彧、郭嘉的意见,采取有利地势,正确的作战方略,在官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从此,袁家势力衰减,在张辽的带领下很快,袁氏势力,不复存在。
单刀刺董,除吕布,破刘备,败袁绍。从这4个节点来看,曹操在行事方面绝对是深思熟虑,他要做某一件事情,绝对会考虑清楚,不管成败如何,一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在曹操一生之中,经历的三场大的战役,其一乃是官渡之战,其二乃是赤壁之战,其三乃是汉中之战。第一场,曹操打赢了袁绍。第二、第三场,曹操是分别败给了孙刘联军、刘备。
今天主要来说说曹操平生经历的第三场大战——汉中之战。汉中之战乃是曹操跟刘备生平最后一战,他们双方都出动了精兵猛将,刘备险些把老底都给安排上了,大将方面出动: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除了他们之外,刘备还请出了法正,还有黄权等助阵。
曹操方面当然也不吝啬,曹操带了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等人,这些人都是跟随曹操很多年的,除了实习生曹休之外,他们个个都是经历大阵仗的人。
这一仗打得非常精彩,曹操、刘备,双方都有过胜败,但是最终的胜利却是属于刘备。但这只是表面上的胜利,曹操虽然在明面上失败,但真正获利的却是曹操。换句话来说就是曹操是汉中之战最终的胜利者…
汉中之战败给刘备,其实是曹操一石三鸟之计!真正看懂的人不多,而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人!此话怎讲呢?说到这里,或许很多朋友会发现一句台词,此前,屡战屡败吾尚不如此惊恐,如今大胜却感觉危机四伏。此话乃是演义诸葛亮之言。
诸葛亮言外之间就是大败之后,必有大胜,而大胜之后亦有大败的可能!在汉中之战中,虽然刘备得以全胜,但是曹操亦损失不大,除了死了一个主将夏侯渊之外,其他大将都没有什么损失。而且,曹操还亲自带领曹休,如何临阵对敌,换句话来说就是培养他曹家人,从而保卫他曹家江山。,此乃是曹操所赚取到的,为实习生曹休赚取到的。
仅这一点,也要比刘备要有远见。同样的,此时诸葛亮的小徒,马谡,他没能参与汉中之战。从而也没有得到实习的机会,最后在守街亭的时候出了岔子。倘若,马谡要是有曹休一样的经历,恐怕也不会丢掉街亭了。
其二,刘备收复汉中,必然引起东吴方面的觊觎。东吴孙权,肯定会加快索要刘备盘踞的荆州数郡。如此一来,孙刘联盟关系可能会破解。这一点,早在刘备尚未得到汉中之时,孙权便差人索要荆州了。不过,当时刘备为了集中兵力对付曹操,便答应孙权归还一郡,两家以湘水为界。
倘若,刘备又收复汉中,孙权肯定会再次和刘备掐架。
其三,放长线钓大鱼。当年,杨修曾经说过,汉中对于曹操来说没有什么重要的,相当于是一块鸡骨头而已,丢掉比较可惜,但是吃起来又没有什么味道。
杨修言外之意就是汉中不是那么好镇守的,毕竟汉中离刘备毕竟近。对于曹操来说,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汉中,是不划算的。这一点,相信曹操不可能不明白。说白了,曹操实力仍然是三家之中最强大的,他只要破坏孙,刘,两家的联盟关系,曹操就可以乘虚而入。
怎么样达到这种效果呢?最好的诱饵当然就是关羽,曹操深知关羽性情孤傲,一旦刘备大胜,关羽定然北伐。此前,曹操早就让曹仁做好准备。而且,还在北伐进击曹仁之后,迅速调遣徐晃,张辽做后应。以对付关羽,同时呢?曹操也遣使与孙权合作,一同来对付关羽。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关羽被孙,曹联手给打败。这样一来,孙、刘,肯定会撕破脸皮,最大的得利者,仍然是他曹操,以及曹魏江山后人。
综上分析来看,曹操在汉中兵败,更是利大于弊!当年,曹操得到汉中之时,刘晔便建议,曹操直取成都,如此可以打败刘备。这一战略,曹操当时没有采纳。估计亦是考虑到兵线太长的缘故,然,法正认为当年曹操不攻取成都肯定是曹操后方出了问题。亦不是操之力不逮也!把法正的话,结合汉中之战成败来看,就似乎发现曹操的别有用心了。
汉中之战后,曹操便彻底肃清了内部矛盾,斩杨修,此前也已经除掉了孔融,震慑了士人。基本上,已经成功帮助后人清除了成就帝王宝座的绊脚石。这也是曹操在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的根本原因…,意思就是他曹操这辈子没有机会做皇帝,就交给他的儿子做吧!
为自己的儿子做嫁衣,在汉中吃败仗,曹操他并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