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的身上有哪些争议?为什么他的历史评价不高?
赵光义,即宋太宗,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他的身上有很大的争议。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纵观古代封建两千多年的历史,一般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皇帝称宗。比如说唐太宗,元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合起来称就是祖宗,历朝历代的第二代皇帝都相当了不起。比如说明太宗和清太宗,为王朝疆域等多方面巩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一个朝代的太宗却是例外,可以说争议很大。烛影斧声千古谜案到现在还没有解开,宋太祖究竟为何盛年之际突然驾崩?一切的一切都跟他弟弟赵光义息息相关,有一定的历史功绩,在他的手上连续遭遇惨败,错过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机会。
第一:宋太祖弟弟拥戴哥哥为皇帝,继承哥哥皇位,想要完成大一统
1:赵光义是哥哥赵匡胤亲弟弟,同为北周将领,拥护哥哥做皇帝
赵光义原来并不是叫这个名字,叫的是赵匡义。等到哥哥当上皇帝之后,为了避讳,主动把名字改叫赵光义。他们的父亲就是赵弘殷,追封的宋宣祖。母亲是昭宪太后杜氏。跟许多封建帝王的故事一样,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有一天做梦梦见神人授予帝位给其子,不久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实际上八九不离十是宋太宗当上皇帝后让史官编纂的故事,哥哥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匡胤。兄弟二人都担任后周官员,有着一定的野心。
2:从小的经历就不一样,出身将门世家,得到了父亲的真传
宋太宗小的时候就表现得跟其他孩子不一样,跟别的小孩一起玩耍,他们都害怕他因此服从其命令。长大之后高高的鼻梁有着帝王之象,一看就知道是大人物,一副庄重威严的样子。跟他哥哥一样天生都爱学习,出身咋将门世家。祖宗几代人都曾经担任过高层武将,这种文化阶级出身的人一定非同凡响。其父亲赵弘殷曾经带着军队进入淮南,攻破州县财物都不取。只是专门搜集里面的诗文典籍给赵匡义,专门来告诫,教育他。因此太宗博学多闻,多才多艺。
3:哥哥发动陈桥兵变登基称帝,盛年蹊跷死亡,弟弟继位
96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担任后周都点检的赵匡胤突然发动了陈桥兵变,夺取了北周政权。更改国号为宋,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太祖。在位十几年间基本荡平了南方,只剩下五代十国的北汉还有云南幽云十六州等地没有统一。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晚,哥哥邀请他到宫中喝酒。第二天凌晨太祖蹊跷驾崩,很多人把种种疑点指向了赵光义。不管真实如何,都已经是烛影斧声千古谜案。大部分人倾向于宋太宗篡位,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后宋高宗没有子嗣,只得从太祖一脉子孙中选一人当皇帝。
第二:在位期间灭北汉,想要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好大喜功遭遇高粱河之败
1:地位不正迫切想要证明自己,很短时间内灭掉了强敌北汉
可能是地位不争的缘故,宋太宗就更加想证明自己。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初七开始,准备带着军队北伐灭掉北汉。三月初一宋太宗亲自驻守镇州,四月初一的时候跟北汉军队交战,大败他们。宋朝军队出于收复故土的心愿,战斗力很强大。再加上建国之初由雄厚的国力做支撑,五月初六的时候北汉被彻底平定。可以说这场仗打得非常顺利,北汉幕后的老大是辽国。他们不敢,带着几万人马前来驰援北汉。统帅跟宦官监军之间不配合,军队被宋军打的大败而归。辽景宗对此表示算了,想要和北宋友好。
2:高粱河之败纯属咎由自取,还把一代名将杨业交代在那里
宋太宗雍熙三年,准备一切妥当之后准备开始北伐意图一举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是谈何容易,幽云十六州早就落入辽人之手。驻守幽州城的守将不是别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韩德让。有谣言称他是萧太后的情人,辽圣宗耶律隆绪视他为父亲。辽国一度被封为王爵,汉人被封王爵着实少见。
刚开始北伐军队一路比较顺利,周边的许多州县纷纷响应北伐军。就这样一路打到了幽州,刚开始选择强攻,敌方守将不是俗人,宋军损失惨重也未能如愿以偿。情急之下宋太宗想出一个荒唐的办法:“让一些士兵纷纷玩耍杂戏“这个对你打败辽军没有丝毫帮助,想法还把敌方看得不亦乐乎。后又想通过地道偷袭辽军,再次被韩德让识破。就这样一直拖到了辽国援军到来,几路大军同时出来在高粱河大败宋军。宋太宗腿上被射中一箭,仓皇出逃。据说此战,一代名将杨业也交代在这里。
3:历代名人对于宋太宗的评价,大部分都是贬义
曾经有人拿宋太宗跟金太宗相提并论,宋太宗夺取皇位后没有传位给侄子,把侄子弟弟杀掉之后直接传给弟弟;金太宗临死之前把皇位传给金太祖的嫡长孙完颜亶,还有人总是说金如何如何不好。说得最好还是我们的伟人:”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尽数歼灭的办法,宋人终不省。“更要命的是自高粱河之败后,宋每次出兵都需要使用太宗皇帝亲自制作的八阵图,还有监军限制。这就大大降低了宋军的战斗力,导致终宋一朝在历史上名声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