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世对朱高炽的评价那么高?他有哪些作为?
很多人都觉得明朝给人的印象是腐朽黑暗的,明朝皇帝大部分也都荒诞不正经,但后世对明仁宗朱高炽的评价却很高,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尽管出现了朱元璋朱棣父子二人雄才大略的伟大帝王,可负面评价远远大于正面评价。可实际上明朝也还是有不少好皇帝,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是明光宗朱常洛。仅仅一个月喝着仙药纵欲而亡,还有一个在位时期第二短的皇帝,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不同于其他的后代,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可历史评价却很高。直接把他比作汉文帝,宋仁宗。
第一:从小便与众不同,得到祖父朱元璋赏识,沉静有谋略
1:从小时候读书,朱棣十八岁的时候生了他,朱元璋表示很行赏他
古代封建社会崇尚的是早婚早孕,根本没有现代社会的概念。男子十八岁娶亲很正常,朱棣的长子朱高炽便是他十八岁所生。他的原配夫人是魏国公徐达的大女儿,这也就符合朱元璋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和功臣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帝位,朱高炽小时候不爱说话,非常喜欢读书,精通儒家文化。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册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也是通过一番考察觉得他担当这个重任。
朱元璋在洪武初年的时候分封藩王,把自个主要的这些儿子封到外地当藩王。朱元璋晚年的时候为了加强藩王的整体素质,安排让诸多藩王及其子弟到都城南京来做测试。其中对燕王长子朱高炽的表现最为满意,有一次朱元璋让这些孙子去检阅部队。其他的孙子很早就回来了,包括他的亲弟弟朱高煦。等到傍晚十分,朱高炽才缓慢走来。朱元璋询问道:“孙子,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朱高炽说看到将士们很辛苦,等到他们吃完饭再回来的。这番回答顿时让朱元璋眼前一亮,这个孙子很优秀。
2:沉静有谋略,跟普通人不一样,靖难之役屡立战功
由于朱元璋的儿子早故,皇位于是传给了他的孙子朱允炆。这个人比起他父亲朱标来说,更加仁柔。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彻底失去了保护他的靠山。燕王朱棣通过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把自个的侄子朱允炆赶下台,自己则当上了明朝的永乐皇帝。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过程中,除了次子朱高煦勇猛作战之外,长子朱高炽的功劳也不容小觑。当时被父亲朱棣安排在北平守城,面对几十万的朝廷大军来犯,硬是阻挡了对方的轮番攻击。把老家守住,才有了后面的造反成功。
3:朱棣当上皇帝后,朱高炽成为当仁不让的太子,有一股势力支持
朱棣通过多年的努力最后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这时候朝廷的太子便成为了空虚之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朱高炽的太子位应该跑不了。可朱棣最喜爱的是次子朱高煦,曾经在南下的时候对他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朱高煦武将出身背后一群武将做靠山,朱高炽从小深受儒家文化思想熏陶,背后则是一群文臣做支撑。打起仗这些文官可能不是武将对手,可朝廷政治斗争他们可是非常在行。有一次解晋对朱棣说:”好太孙。“正是因为这句话才巩固了朱高炽的太子位。
第二:担任太子建国期间运筹帷幄,继位之后取消朱棣生前许多政策
1:朱棣多次北征,安排让太子朱高炽留守家中,太子监国朱棣放心
朱棣一生都在马背上征战,不管是担任燕王期间还是当皇帝之后的五次北征,目的都是为了彻底肃清北方残余势力。朱棣每次北征的时候,都会选择让太子监国。首先是自己的儿子他放心,其次他从小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所说的事情官员大体上都很服气,便于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内部不稳,选择的人不合适,很有可能重蹈隋炀帝的覆辙。朱棣时期做了那么多劳民伤财的大事,如果没有朱高炽担任太子监国期间的各种缓解矛盾,那么他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
2:朱高炽登基后取消老爹生前的许多政策,开始主张休养生息
1424年八月,朱棣死在了第五次亲征漠北的途中,病逝于榆木川。朱棣跟许多传奇帝王一样,有好大喜功的特点。本来就对父亲朱棣生前的许多政策表示不满,等到朱高炽继位之后立马废除了朱棣生前的许多政策。其中包括了郑和远上航海计划,边境茶马贸易等一系列的劳民伤财举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不但如此,他还免去了受灾地区百姓的赋税,并且为他们免费提供粮食。有的大臣建议可以考虑借给粮食而不是送给粮食,等到情况缓解之后立刻偿还,此等说辞立马遭到了朱高炽怒斥。
结束语:朱高炽只可惜当了一年不到的皇帝,便猝然驾崩。明史对他的评价极高,直接把他比作汉代的汉文帝和汉景帝。他制定的许多便民政策为明宣宗时期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目前黑明的太多太多。可朱高炽一代明君的形象跑不了,比起汉文帝汉景帝父子二人可以说毫不逊色,只可惜活得太短,要不然明朝又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