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期间,提拔了哪些人才?他最后死的有多壮烈?

孙承宗是明朝末期军事家、文学家,曾经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他还选拔培养了马世龙、袁崇焕等优秀将领,他宁死不屈,满门壮烈。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宁远之战以前明朝对后金的战争没有取得一次胜利,从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就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防御。就是因为宁远之战,把守城将领袁崇焕吹成了唯一能够跟满清八旗铁骑抗衡的一代名将。关宁铁骑名字的由来就是伟大军事家孙承宗跟袁崇焕一起修建的关宁锦防线,宁远之战让袁崇焕一战成名,很少有人知道孙承宗的功劳。殊不知孙承宗担任蓟辽督师的短短四年时间里,后金的努尔哈赤硬是不敢轻举妄动。阉党的弹劾让心地正直的孙承宗感到愤怒,所以才有了辞官之举。

第一:出身不俗特别喜欢研究军事,四年的督师生涯,提拔了很多人才

1:孙承宗长得比较奇特,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喜欢研究军事

我们都知道历史名人身上都有一些传奇的经历,孙承宗也不例外。他出生在嘉靖后期,长相奇美,胡须跟个武器一样,声音浑厚。他先后在一些朝廷官员家里面担任家庭教训,专门教育这些贵族子弟。后来因为房守士升任为大同巡抚,孙承宗随行。大同是明朝的重要边镇,正因为如此,让他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喜欢跟一些边关老兵或者低级军官交谈,询问的内容无非就是边防上的一些事情。这就让我想到了那个被他提拔的袁崇焕,虽然此人备受争议,可也是博学多才的一代名将,经历颇为相似。

2:明朝在东北的边镇陆陆续续被后金攻克,历代蓟辽督师下场悲剧

1616年萨尔浒之战后,明王朝跟后金国的关系日发剑拔弩张。虽然两个国家不管是人力还是财力差距很大,可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已然外强中干。万历三大征极大消耗了大明帝国的元气,贪污腐败等现象在朝廷屡见不鲜。首先就是开原和铁岭,接着努尔哈赤就把目标放在了辽阳沈阳。这可是当年金国定都所在,天启元年的时候辽阳沈阳被金军攻占。顿时朝野大惊,经略袁应泰自焚而死。后金也从首都赫图阿拉城迁往沈阳,熊廷弼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做的时间不长纷纷被罢免。

3:孙担任的这四年蓟辽督师生涯,提拔了很多人才,比如说袁崇焕

眼看着朝野上下面对东北局势一片恐慌没有人敢于请战的时候,孙承宗请求亲自去辽东决断。这让天启皇帝豁然开朗,终于有人为我分忧。孙承宗抵达山海关的时候,面对这东北局势起初也很困苦。思虑再三之后决定修筑一条从山海关到宁远,再从宁远到锦州长约两百里的防线。这个时代还有许多人才涌现而出,包括日后成名的大将祖大寿赵率教等。就是日后名震天下的袁崇焕也是因为孙承宗的提拔和赏识,才能够在东北战场上有他用武的一席之地。关宁锦防线的缔造者不是袁崇焕,而是孙承宗。

第二:四年坚守城池遭到阉党清算,辞官回乡最终宁死不投降

1:这四年让皇太极不敢有大举动,阉党开始弹劾袁可立

孙承宗就任的这四年时间里,皇太极面对铜墙铁壁的关宁锦防线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天启四年的时候,孙承宗已经有了全面进攻的想法。他跟天启皇帝讨要军饷,没想到遭到工部跟兵部的人拒绝。很明显他们都是阉党集团的人,最终功败垂成。孙有一个好友叫做袁可立,他们二人相遥呼应。表面上来看他们都碌碌无为,实际上在无形之中为朝廷省了很多军费。后金的国力远远没有明朝强大,哪怕是耗也能把他耗死。这就是袁崇焕著名的三招言论。袁孙二人性格合得来,不久袁被阉党清算被迫辞官。

2:孙辞官回乡后,由袁崇焕镇守不出大问题,宁远之战的功劳孙有份

孙承宗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是袁崇焕的老师,他的很多本事想法都是孙承宗教的。孙承宗遭到阉党的弹劾被逼辞官回乡,朝廷果然派出了阉党分子高第代替他成为辽东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他的政策大体一样主张退守山海关,很明显这个主张是错误的。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袁崇焕孤军守城,一万残兵打退了数万八旗铁骑的进攻。很多人都说袁崇焕如何如何,实际上如果没有之前孙承宗良好的规划,袁即使有再大的抱负也白搭。

3:崇祯自毁长城杀死袁崇焕,清军如入无人之境,年迈的孙承宗宁死不投降

崇祯二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在这场战役当中,袁崇焕打退了皇太极满蒙铁骑的轮番进攻。可是始终没有逃脱政治的算计,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却不是一个完美的政治家。被捕入狱后八个月被判凌迟处死,从此明朝跟后金对战上升的趋势戛然而止。战争的形势都明朝越来越不利,孙承宗退休后就一直赋闲在家。他的老家高阳也没有能够幸免,孙老爷子亲自带着城中军民守城。经过顽强阻击最终高阳城还是被攻破,孙老爷子七十余口统统被杀。年迈的老孙宁死不投降,最终被绞死,成全大明忠臣的气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