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德光有哪些战功?他为什么能登基称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他是耶律阿保机的第二个儿子,也是辽朝的第二位皇帝,将国号“大契丹国”改为“大辽”,他最后是怎么去死的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太宗往往指的是封建王朝里面的第二代皇帝,往往都是了不得的历史人物。比如说唐太宗,明太宗,清太宗等都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杰出帝王。最受争议的是宋太宗,这个时候宋相继跟辽,西夏,金,蒙古等国对峙。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他能当上皇帝也是备受争议。剩余其他几位太宗,个人认为最有作为的当属辽太宗。他完成了父亲没有能完成的遗愿,南下灭掉了后晋。由于水土不服等种种因素被迫北返,途中感染疾病去世,为了防止尸体腐烂更是被做成了木乃伊。

011:少年的时候常常得到父亲夸赞,跟着父亲一路南征北战立下战功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跟妻子述律平有三个儿子,老大叫耶律倍;老二叫耶律德光;老三叫耶律李胡。这三个儿子各自有各自的特点,老大耶律倍早年被父亲任命为太子,精通汉化改革;老二耶律德光看起来比较老实,但每做一件事情一定会务实;老三耶律李胡长相懒散,不好做事。为人残暴,手底下的人常常有怨言。

有一天太祖皇帝兴致一来,给兄弟三人安排了一场考试。让他们在大雪天气弄一些柴火回来,谁捡拾的柴火越多,谁就有奖励。这三个兄弟当中最懒惰的当属老三耶律李胡,天冷压根就不愿意走。

皇帝吩咐的事情两个儿子能不干吗?兄弟二人收获颇多回来,老大耶律倍把一批干柴捆起带回来;老二耶律德光不管是干柴还是湿柴都捆着带回来了;老三耶律李胡压根就没出去走多远,捡着哥哥们丢剩下的柴,也没有认真捆,真正到皇帝手里的不过区区几个。

这个时候皇帝对述律平说过一段话:“大儿子不错,知道仔细分类,日后是储君的人选;老二耶律德光比较老师诚恳,不管什么柴火都捆着带回来,可以把他任命为兵马大元帅,以此来辅佐老大;至于这个小儿子,提都不要提,做起事来畏首畏尾,慢慢吞吞不说还干不了事。

这是太祖皇帝对三个儿子的评价,老二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可想而知耶律德光多么得到父亲的宠爱。被封为大元帅的时候刚刚20岁左右,便跟着父亲一路东征西讨。平定幽州等后唐城池的时候一马当先势如破竹。

022:因为母亲不喜欢大哥,选择老二耶律德光为帝,最终病死途中

述律平跟太祖皇帝有三个儿子,最疼爱的是小儿子耶律李胡。最不受待见的就是老大耶律倍,他精通汉化改革跟述律平的想法背道而驰。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让他继位,这是述律平不能容忍的。

等到太祖皇帝一驾崩,述律平便以皇帝年幼为由干涉朝政。这个时候耶律倍已经28岁了,她说老大年幼。这个举动无疑引发了朝中大臣的强烈不满,主要是契丹贵族。述律平对他们说:“汝等思先帝乎?”太祖皇帝对他们有知遇之恩,你不能说不想。

他们纷纷说很想念先帝,述律平说道:“竟然你们想,那你们就一起下去陪着先帝吧。”旁边的刀斧手很快便把反对势力彻底扫除,从此述律平在朝中独一无二。

按照太后的想法是想让耶律李胡继位,不过这个小儿子实在名声太臭。想把老二推上皇帝继续把持朝政,不过政治上的形势还是要走的,要不然别人就会在背后说闲话。

他让群臣一起到马场,如果支持耶律倍当太子的就去拉耶律倍的马头,支持耶律德光的则去拉耶律德光的马头。太后心里想的他们能不知道?前车之鉴在先,耶律德光继位成为不争的事实。

耶律德光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不过是太后拥立的傀儡。彻底摆脱这种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发动战争,用结果事实来说话。这个机会还真就给了耶律德光,当年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塘为了灭掉后唐,厚颜无耻认耶律德光当爹。许诺了一系列承诺,每年还要交一定的贡品。

等到石敬塘一死局势便发生了变化,他的养子石重贵即位后压根就不怎么搭理这个干爷爷。每当辽来催收贡品的时候,他都以经济困难为由而拒绝。

到了最后甚至写信出言不逊,这个举动无疑激怒了辽太宗。不管太后如何阻止都没用,再加上身边小人的离间,辽国大军压境便灭掉了后晋。从广大的草原来到中原大地,很快便被当地的富庶所吸引。

到了夏天就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广大的大草原上四季如春,夏天似乎也不是那么热。中原的夏天酷暑难耐,许多士兵因为水土不服往往早故。辽太宗想要当中原之主,可所在军队的数量每天在不同规模的减少。

大部分都是因为闯进老百姓的家里偷鸡偷鸭被活活打死,皇帝一看这样也不是办法。可能自己跟中原没有缘分,下令军队一路北返,途中得了一场风寒。问题愈发严重,没过多久便去世。

太宗皇帝驾崩的时候距离都城还有一些路程,为了防止他的尸体变腐烂。大臣采取了类似于西方对国王尸体的处理方式,把内脏全部掏空,尸体活活晒成木乃伊,之后再下葬。这就是辽国历史上有名的肉干皇帝,死后被人晒成了肉干。

033:国家体制等方面做出一系列贡献,文韬武略一代雄主

耶律德光是个非常能打仗皇帝,通常所说的武功很厉害。很少有人知道他治理国家也很有一套,生产力的角度上来看农耕社会定然高于游牧社会。按照原来攻城略地的方式很难在中原地方生存,对农耕社会要采取一定有效的方式。

他在位期间加强了南北两院大王,北院大王主要负责广大的草原地区,就是皇帝的副手;南院大王主要管辖辽国所统治的汉地,原来的郡县统统不变。南院大王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辽国皇帝维护当地的治安,赋税,发展生产等。

实际权限方面也有根本的不同,南院大王主要负责通常的事务;北院大王相当于中原的宰相,帮助皇帝治理国家。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因俗而治”,有了太宗皇帝打下的基础,到了辽景宗之后皇位更迭趋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