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晚年时为什么会被贬至遥远的海南岛?他在海南过得怎么样?
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他的一生在仕途上饱受打击,屡遭迁谪,六十二岁时被贬到了遥远的海南岛儋州。他为什么会被贬到这里的呢?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
朝廷在哲宗亲政以后,新党上台,旧党人士遭受报复打击,纷纷被贬到边远蛮荒之地。年近花甲的苏轼在昔日好友章惇的“特殊关照”之下,远远地贬到了岭南的惠州。在宋朝,岭南地处边远,疫病横行,是人们谈之色变的“人间地狱”,章惇得意地想,这下有你苏东坡好受的了。
谁知生性豁达的苏轼在惠州还呆得不错。他在这里盖了房子,叫来了儿孙,居然打算长住下去。他还写了一首叫做《纵笔》的诗: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据南宋曾季狸的《艇斋诗话》记载,这首诗传到京城以后,被当时的宰相也就是苏轼的老朋友章惇看见了,章惇心里非常不高兴,哎呦,苏轼居然还这样安逸,还能“春睡美”,他恶狠狠地说:“苏子瞻尚尔快活!”章惇想,还有什么更坏的地方,好让苏轼去吃吃苦头,有了,继续往南,他下令把苏轼贬到了儋州。
儋州,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当然,章惇可不是好心让苏轼去度假的。宋朝时的海南,是全国最荒凉的地方,那里荒无人烟,毒蛇猛兽遍地,没有医药。所以在当时,流放海南是仅比杀头轻一等的处罚,历来贬谪到海南的大臣,大都是有去无回。
二
绍圣四年(1097年),60岁的苏轼带着小儿子苏过,被一叶孤舟送过了琼州海峡,登上了海南岛。
苏轼顶着琼州别驾的虚衔来到儋州的昌化军,此地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气候炎热,环境恶劣。幸亏当地长官敬重苏轼是一代文宗,妥善安排了苏轼父子二人的吃住。但好景不长,湖南提举董必访察广西时,听说苏轼住在昌化官舍里,就派使者渡海而来,不仅把苏轼赶出了官舍,还命令当地官府,既不准苏轼借住,也不允许他租住民房。这简直是要置人于死地啊!
苏轼所受的迫害达到了极致,他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儋州的第一个中秋节,他写了一首《西江月·中秋和子由》的词: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凉北望。
虽然词写得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虚无的深深感叹,但天无绝人之路,最是超然的苏东坡也不会就这样被击垮。他向当地人买了一块地皮,父子二人动手盖房。淳朴善良的百姓纷纷过来帮忙,他们送来了盖房所需的材料,几间茅屋很快就建成了。因为房子处在一片桄榔林中,苏轼就称之为“桄榔庵”。百姓们又送来了食物和粗布,苏轼再次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他打算终老于此了。
三
苏轼想起在惠州写的那首诗,就一连写了三首同样命名为《纵笔》的诗歌: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这三首诗虽然含有悲愤和幽怨之情,但更多的是诙谐和幽默,体现了苏轼坦荡豁达的胸怀。
苏轼每到一处,总是要造福一方的。
当地百姓的饮水大多来自咸滩积水,所以常常生病。苏轼带领乡民挖井取水,疾病就少了,远近百姓纷纷学习,一时挖井成风,改变了过去的饮水习惯。为了纪念苏轼,后人把苏轼挖的那口井称之为“东坡井”。
儋州孤悬海外,缺医少药,人们得了病,只能靠巫术治疗。苏轼给百姓开方治病,带他们种植药材。
他还努力改变海南人的生产习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乡民们重视农耕,他替他们改进了农具,带领他们垦荒,大面积种植水稻。为此,他还特地作了《劝和农》六首。
四
当然,苏轼对海南的最大贡献还是推行教育。他在这里开办了学堂,自编教材,亲自讲授,使得诗书文化的光芒照遍了这块荒岛。苏轼可以说是海南文化的启蒙者,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和第一个进士都是他的得意弟子。在宋朝,海南一共出了十二个进士,昔日的蛮荒之地,最后成了人文荟萃之乡,苏轼功不可没。
一个叫姜唐佐的青年拜苏轼为师,努力学习。苏轼非常赞赏,就为他在扇子上题了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姜唐佐请求老师把这首诗补全,苏轼笑着说:“等你中了举人,我就给你把诗补全。”要知道在这之前,海南还从未有人中过举。在苏轼被赦北归不久,刻苦勤奋的姜唐佐真个成为了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举人。他兴奋地来到京城,可是,恩师苏轼已然溘然长逝。姜唐佐去拜见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辙大为感动,替哥哥补完了这首诗:
生长茅间有异芳,风流稷下古诸姜。
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五
建中靖国元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轼终于可以离开海南了,他很兴奋。可是,这三年的日子,他和海南,他和这里的乡民,早已产生了割舍不下的感情。
离别时,他热泪盈眶,依依不舍。数不清的乡民,还有他的学生,站满了海边。苏轼流泪登船,永远地告别了海南,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六月二十日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九死不悔,这就是苏东坡:不论处于怎样的逆境,依旧旷达豪放,不论走到什么地方,总能造福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