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怎么样治疗吃什么药效果好
1.荨麻疹的中医疗法
中医治疗荨麻疹注重体质的调理,以减少復发的机会。中医认为荨麻疹的成因多是患者天生体质较虚弱,气血不足、再加上饮食习惯较不好,且受到外在湿、风、寒、燥、热、暑等六种邪气影响,气血失调,进而产生荨麻疹。
可以约略将荨麻疹的治疗归类成八种类:
1、风寒
病灶颜色较淡,通常呈现淡粉色或瓷白色,愈冷、碰水、吹风会加剧症状,通常使用能疏风散寒的中药材来治疗,常见的有麻黄桂枝汤等。
2、风热
病灶颜色较浓,通常呈现鲜红色,遇热、阳光照射会加剧症状,通常使用能疏风清热的中药材来治疗,常见的有消风散、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
3、血瘀
病灶颜色较深,通常呈现暗红色,常见于下半身,尤其繫腰带处等受压迫的部位容易产生,经常反覆发作,通常使用能活血袪风的中药材来治疗,常见的有通经逐瘀汤、活血袪风汤等。
4、热毒炽盛
病灶呈鲜红色,遍佈全身,搔痒感强烈,常伴随高热、焦躁、便祕、口乾舌燥等症状,通常使用能清热凉血的中药材来治疗,常见的有凉血消风散、胃苓汤合茵陈蒿汤等。
5、胃肠实热
发作时通常伴随腹痛、便祕、腹泻、噁心、呕吐等现象,通常使用能疏风解表,通腑泄热的中药材来治疗,常见的有防风通圣散、胃苓汤合茵陈蒿汤等。
6、冲任不调
较常发生在女性身上,荨麻疹的症状会于月经前加重,多分布于腰部以下,经后能自行消煺,通常使用能调摄冲任的中药材,常见的有桃红四物汤、二仙汤等。
7、卫气不固
病灶很少连成一片,而是较小而分散,多是流汗后受风而引发荨麻疹,通常使用能补气、固表、歛汗的中药材,常见的有玉屏风散等。
8、气血两虚
易发于体质较为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荨麻疹大多反覆发作,通常需要治疗数个月至数年,尤其容易在疲劳后症状会加重,通常使用能益气养血的中药材,常见的有八珍汤、当归饮子等
中医师多会经由舌脉诊、病史的询问,以及临床症状来判断患者的荨麻疹类型,再使用合适的中药材,由内调理病患的体质,当症状发生时,除了吃中药治疗之外,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避开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才能尽早康復呦!
2.荨麻疹的西医疗法
目前西医治疗荨麻疹是以口服药物为主,最常见的药是「抗组织胺」,再视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发作时间长短辅以类固醇,有时也会加开外用药膏来替患者舒缓搔痒感。若要治疗慢性荨麻疹,则更重视找到导致荨麻疹的过敏原,需要患者定期回诊,长期观察,详实纪录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及接触物,才能从根本避免再次发作。
抗组织胺
抗组织胺是最常被用来治疗各种过敏的药物,主要功用是藉由阻止第1型组织胺接受器(H1接受器)接收会引起过敏反应的组织胺,来达到减缓过敏反应的效果。医学上将抗组织胺分为第一代抗组织胺与第二代抗组织胺,在效果的强弱与副作用上有些许不同,各有各的优缺点,了解这两种抗组织胺的差异,看病时也能留意医生开的是哪一种药喔!
第一代抗组织胺
第一代抗组织胺,是1933年法国生物学家埃内斯特·富尔诺和义大利药理学家达尼埃尔·博韦共同开发,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组织胺药物,脂溶性高,比较容易穿透血脑障壁抵达大脑中枢,影响中枢神经,尤其是掌管腺体分泌、体温、睡眠的下视丘。具有较强的镇静效果,可以有效的纾缓过敏症状,但服用后常出现嗜睡、头痛、胸口灼热、口渴、排尿困难、便祕等等副作用,患有青光眼、摄护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此种药物。
第二代抗组织胺
1983年之后开始贩售的第二代抗组织胺,功效和第一代抗组织胺相差不多,差异在于:第二代抗组织胺水溶性高,比较不容易穿透血脑壁障,对中枢神经的影响较少;专一性高,比较不容易影响其他副交感神经作用,可以减少嗜睡、头痛、胸口灼热、口渴、排尿困难、便祕等症状发生。整体说起来副作用较轻微,但仍须注意个人体质不同,可能会产生心律不整等少见的情况。最后,由于大部分的第二代抗组织胺是藉由肝代谢,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肝功能不全者等等,在使用上要特别留意用量。
类固醇
通常是较强的过敏反应或慢性荨麻疹,才会搭配口服类固醇,来达到抑制发炎、减少过敏反应、调节免疫系统的效果,通常短期间服用不会有太严重的副作用,但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浮肿、体重增加、血压、血糖提升、骨质疏松等症状,建议听从医师指示服用,才能有效舒缓荨麻疹,而不会用错剂量,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