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

1.黄连的功效作用

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多用于心火亢盛及胃火炽盛诸证。对于火毒炽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也较常用。本品泻火解毒,善疗痈肿疔疮,外用可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1.治湿热证-脾胃大肠湿热、泻痢

本品苦寒,「能洩降一切有余之湿火」(《本草正义》)。「凡药能去湿者必增热,能除热者必不能去湿。惟黄连能以苦燥湿,以寒除热,一举两得,莫神于此」(《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清热燥湿之力胜于黄芩,可广泛用于湿热诸证。因其主入中焦,善除脾胃大肠湿热,故对中焦湿热病证多用,尤为治湿热泻痢之要药。可单用,如黄连胶囊(《中国药典》);或与木香为伍,如香连丸(《和剂局方》)。若治湿热蕴结中焦,胸脘痞闷,呕吐洩泻者,可与厚朴、石菖蒲、栀子等同用,如连朴饮(《霍乱论》)。

2.治心、胃火炽盛证-口舌生疮、心烦不寐,心悸不宁、大食等

本品苦寒,清热泻火力强,作用範围广泛,可用于各臟腑的火热病证。因其以清洩心、胃之火见长,故尤多用于心火亢盛及胃火炽盛诸证。如治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可与栀子、淡竹叶等同用。治心火亢盛之心烦不寐,心悸不宁,可与朱砂、甘草为伍,如黄连安神丸(《直指方》)。治热入心包、热盛动风证,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及小儿高热惊厥者,常与牛黄、栀子、黄芩等同用,如万氏牛黄清心丸(《中国药典》)。治胃热呕吐,可与竹茹、半夏等同用。治胃火牙痛,常与生地黄、升麻、牡丹皮等同用,如清胃散(《脾胃论》)。治胃热炽盛,消谷善肌,烦渴多饮,常与麦冬、石膏、知母等同用。若治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每以本品为主药,佐以吴茱萸,如左金丸(《丹溪心法》)本品泻火解毒力强。对于火毒炽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常与大黄、黄芩同用,如泻心汤(《金匮要略》)。

3.治疮痈肿毒

本品有良好的泻火解毒作用。凡「诸疮肿毒必用之」(《本草集要》)。用于疮痈疔肿,热毒炽盛而见红肿热痛者,可与黄芩、黄柏、栀子同用,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此外,本品研末外掺,或调敷,可用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

2.黄连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黄连是清热泻火要药,腹腔注射比较黄连胆汁炙前后(0.9、3.6g/kg)对于乾酵母致热大鼠解热作用,结果表明生黄连的解热作用强于胆黄连。通过比较黄连叶(4mg/kg)、须(4mg/kg)、根(1mg/kg)的浸膏、塬粉对内毒素致家兔发热、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作用,表明黄连根的解热效果强于黄连须,黄连叶最弱,未达到显着水平。

2.抗炎作用

黄连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对多种致炎物所致大鼠足肿胀及肉芽肿形成均有显着抑製作用,局部用药也可显着抑制炎性肉芽肿的发展。受精鸡胚试验表明黄连所含多种生物硷均有显着抗炎活性,如小檗硷、药根硷、黄连硷等。另有实验表明,小檗硷30、60mg/kg灌服,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10.6%及35.5%;以20、50mg/kg剂量皮下注射对组胺所致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也有抑製作用;4、8mg/kg皮下注射,还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

3.黄连配伍应用

1、黄连配木香:黄连善清热燥湿而止洩痢;木香善调中宣滞、行气止痛。两药伍用,共奏清热燥湿,行气导滞之功。适用于胃肠湿热积滞之痢疾,腹痛,里急后重。

2、黄连配半夏:黄连苦寒,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半夏辛温,善燥湿化痰,降逆消痞。两药伍用,寒热互用以和阴阳,辛开苦降以调气机,除湿热而化痰浊,有洩热和胃,降逆消痞,开胸涤痰之功。适用于痰热互结、气机失畅所致的胸腹闷胀,心下痞满,呕吐呃逆。

3、黄连配大黄: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泻火通便,凉血解毒。两药伍用,泻火凉血解毒之力增强既能清气分实热,又能泻血分火毒,且有涤肠通便之功。适用于邪热内结之心下痞满,胃肠湿热,火毒壅滞之腹痛下痢及实热火毒上炎之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或火热内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

4、黄连配水牛角: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重在气分;水牛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重在血分。两药伍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增强。适用于温热病热人营血之高热神昏,发斑叶衄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

4.黄连的副作用

不良反应可见头晕、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气短、腹痛或腹泻加重、烦躁不安、全身关节疼痛及皮肤潮红、瘙痒、红肿或荨麻疹、体温升高,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大小便失禁、脱肛、肠绞痛、咳嗽、喉头水肿、神志不清,甚至血压下降,唿吸困难,心音低弱,最终导致过敏性休克。

用药禁忌:

寒证、阳虚证、阴虚证及脾胃虚寒者忌用。孕妇慎用。

本品苦寒性较强,易伤脾胃阳气,不宜久服。人汤剂用量一般应控制在4.5g以内。

黄连+款冬花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黄连+菊花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黄连+猪肉 古籍记载药性相反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