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拉肚子,大便血丝……一不舒服就换特殊配方奶?够了!特殊配方奶粉只适合这些婴儿……

母乳喂养是任何配方奶都不可比拟的,除非妈妈因为身体原因或者个人意愿不想喂,或者宝宝有极其罕见的原发性乳糖不耐受(不能生长发育,需要医疗干预),没有什么大便问题是需要喝几乎各个方面都比母乳差的配方奶的。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次大便还和胎便是差不多的状态,有点绿色,又有点黑乎乎的,像是沥青。

大概24-48小时候后,胎便开始变化了,变得有点呈褐色,这是由胎便变成出生后由于饮食而带来的大便的一个正常的过度时期的状态。

大约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典型的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大便应该是稀的,并且呈深黄色的(有时候会有奶瓣,是没有消化完全的母乳,这是正常的)。偶尔有些时候,也会呈绿色或者橘色。这些变化在健康发育宝宝身上都是正常的,也并不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不喝母乳,或者混合喂养,首选以牛奶为基础的配方奶,特殊配方奶只针对有特殊健康问题的宝宝,应该在靠谱的儿科医生的指导下用特殊配方奶。

今天就来说一说几种特殊配方的婴儿配方奶。

特殊配方的婴儿奶粉

牛奶配方奶比大豆、山羊奶或者改变了乳糖的配方奶更适合大多数健康的足月产宝宝。只有在宝宝被医生明确诊断出有特殊的健康问题时,宝宝才喝这些为有营养问题的婴儿设计的特殊配方奶,并且,应该在儿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因为轻微的湿疹、过敏,不舒服或妈妈的担忧而换奶的种类(比如普通配方换至水解配方),通常没有任何好处。

给父母的建议

  • 用以牛奶为基础的婴儿配方奶直到12个月(澳洲和中国所有的婴儿配方奶都是强化了铁的)。

  • 如果婴儿因为医学的、文化的或者信仰的原因,不能喝牛奶配方的配方奶,特殊配方的奶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预防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儿过敏

过敏和食物引起反应在婴幼儿中都非常普遍,可能和许多食物都有关,包括由牛奶改良成的配方奶。父母经常会考虑用特殊配方奶来预防或者治疗过敏性疾病。一些特殊配方奶的配方奶被考虑来预防或者治疗过敏,包括氨基酸配方奶粉,水解配方奶粉,大豆配方奶或者其他动物配方奶。但是研究证据是兴化矛盾的,因此并不推荐日常用这些配方奶来预防过敏。澳洲的相关专家组提出了关于大豆配方奶,深度水解配方奶和氨基酸配方奶用于治疗牛奶蛋白过敏的建议 【1】。

? 水解配方奶粉

水解配方奶粉,是以牛奶配方奶粉为基础,将大多数蛋白质改变成更小的粒子,可能可以改变过敏性疾病的发展。【2】但是对于那些严重过敏史的婴儿,喝这类水解配方奶粉比起普通牛奶配方奶粉能够减少婴幼儿时期的过敏的证据仍然不足。【3】大多数的针对水解配方奶粉的研究都是针对的具有高过敏风险的婴儿,而不是绝大多数普通的婴儿,而用水解配方奶粉得到的好处也很微小。还需要更多针对低过敏风险的婴儿的随机对照试验来得出结论。没有证据表明出生后在医院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补充喂养能够预防过敏性疾病,而且此类奶粉的广泛应用可能会降低母乳喂养率。

截至2016年9月,目前的研究证据并不支持用深度/部分水解了牛奶蛋白的特殊配方奶来预防儿童后期及成年后的过敏,而将它们用于管理婴儿的功能性胃肠病的证据也非常缺乏。深度或部分水解的配方奶对预防儿童后期及成年后的过敏是否有益,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4-8]

澳洲皇家内科医学院(RACP)建议,没有母乳喂养的,已经确诊有牛奶过敏或者牛奶蛋白不耐受的婴儿,用深度水解配方喂养。

? 大豆配方奶粉

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大豆配方奶粉可以有效地预防有家族史的孩子的过敏症,并且长期使用可能让遗传性过敏症的状况变得更糟。【9】一个系统评价得出这样结论:大豆配方奶不应该用于预防有很高过敏风险的孩子出现遗传性过敏症。【10】当宝宝不能母乳喂养,并且有过敏家族史,或者牛奶蛋白不耐受时,是否可以喝大豆配方奶来预防过敏和食物不耐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

澳大利亚皇家内科医学会(RACP)针对大豆配方配方奶的建议:【9】

  • 12个月以内的,没有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喂婴儿配方奶,而不能喝那些给更大的孩子和成人喝的豆奶或者以鲜奶成分为主的饮品。

  • 早产儿不应该喝大豆配方的配方奶。

  • 对于有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婴儿,应该考虑到大豆配方奶对甲状腺激素治疗的干扰。

有一些关于大豆配方奶粉中的大豆异黄酮对婴儿神经内分泌的可能的生理上的影响的担忧,但并没有临床的或者科学的证据支持这些成分是有害的,尽管也没有长期的研究总结大豆配方奶对婴儿的安全性。

  • 用大豆配方奶来控制半乳糖血症是合理的。【9,11】

除非是因为文化或者宗教原因不能饮用以动物奶配方奶粉的婴儿,才考虑喝大豆配方奶。

? 山羊奶配方奶粉

比起牛奶配方,只有很少的研究评估了山羊奶配方奶的安全性和功效。山羊奶不具备任何预防或者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功效。【10,12】许多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也会对山羊奶和大豆饮品过敏,用山羊配方奶是不建议的。

这并非是说山羊奶配方奶不可以喝,或者品质不如牛奶配方奶,而是它并不具备预防过敏的功效,也并没有比牛奶配方奶有什么优势。它可以是一种选择,仅此而已。

? 氨基酸配方奶粉

氨基酸配方奶或基本营养素配方奶是由营养素组成的,包括单独的氨基酸。氨基酸配方奶在预防过敏性疾病方面研究不足。【2】

尽管绝大多数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都能够通过喝深度水解配方奶控制过敏,但少数的高度过敏的婴儿可能需要用氨基酸配方奶粉。目前的证据显示,对于不能适应深度水解配方奶的婴儿,氨基酸配方奶是安全的,并能够提供给婴儿正常的体重增长。【13-15】

请注意,氨基酸配方奶不是牛奶蛋过敏婴儿的首选,通常适用于对深度水解配方奶仍然过敏的婴儿,或者用于导致了临床疾病的严重牛奶蛋白过敏,如直肠结肠,嗜酸性食道炎,或者严重的过敏和发育不良。【16】

越来越多的母乳妈妈因为宝宝大便带血丝而放弃母乳喂养,改喂氨基酸配方,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为什么一些母乳宝宝大便会有血?

宝宝大便有血有这些可能:

1、宝宝皮肤娇嫩肛门周围因便便时用力,或者频繁的便便而破损出血;

2、过敏,最常见是牛奶蛋白过敏,特别是当宝宝还没有加过辅食,很有可能是牛奶蛋白过敏;

3、妈妈的乳头破损或别的出血被宝宝吃下去可能显现在大便中(无害)

4、母乳过多,导致宝宝总是没有喝到后乳就已经喝不下了;

5、一些特定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6、结肠炎、肠套叠等可能的肠道功能紊乱。

没有任何一种情况需要停母乳。前面提到的每一种情况下,最好的喂养方式仍然是母乳喂养。

有很多纯母乳情况下也可能出现乳糖不耐受“腹泻”,需要判断是因为母乳过多,喝到较少后奶,还是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疾病好后,肠道仍需要时间完全恢复代谢乳糖的能力,需要等待,而非用药),还是妈妈的饮食中含有牛奶蛋白导致过敏。

? 含有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的配方奶

对于含有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的配方奶预防过敏疾病的结果不一。两篇对重要证据的系统评价和一篇欧洲儿科肠胃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会(ESPGHAN)的综述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来建议用含有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的配方奶。

? 哺乳妈妈的忌口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怀孕期间、哺乳期或婴儿期,通过避免食用特定的食物或致敏食物就能够防止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所以目前不再建议以上做法。

过去,在没有相关研究数据的时候,只好参考专家意见;由于没有相关研究,专家们也只好主观推测,为了避免引起宝宝过敏,就直接建议妈妈和宝宝都不要吃容易过敏的食物。然而现在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并没有发现孕妈妈或者哺乳期妈妈,包括婴儿忌口特定食物,在预防过敏方面有任何作用。于是现在不再建议“预防性”地忌口。

当哺乳妈妈明确发现每次吃了某种食物后哺乳(通常在几个小时内),宝宝都出现过敏反应,如急性荨麻疹、神经血管性水肿,那么才忌口这种食物。宝宝也是,只有在明确发现对某种食物过敏时,才暂停添加这种食物(过几个月再试试咯)。

注意,食物过敏可能加重湿疹,但通常不是湿疹的原因。

所以,应该如何降低有家族过敏史的婴儿过敏的风险呢?

1、妈妈在孕期不抽烟,且在孕期和孩子出生后都确保有一个完全无烟的环境。

2、不建议孕期忌口任何潜在食物过敏原,这对于儿童期的过敏没有预防作用。

3、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停止了母乳喂养,用特殊配方的配方奶对预防过敏没有任何优势。不要贸然换特殊配方奶,除非是在靠谱的医生的指导下的使用。

4、大豆配方奶不能预防或减少发生过敏的风险,也不是适宜的婴儿配方奶。

给父母的建议

  • 大豆或山羊配方奶并不是适合对牛奶配方过敏的婴儿,除非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在孕期、哺乳期或者婴儿期避免任何特定的食物或者食物过敏原,并不能预防过敏的发生。

针对婴儿的其他健康状况设计的配方

大量澳大利亚市场上的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声称他们的配方奶粉适用于婴儿的一些轻微症状,比如腹泻、反流。尽管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仍然未找到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他们声称的效用。

而一些针对代谢,肾脏、肝脏问题以及免疫和吸收不良问题的特殊婴儿配方奶粉是可以购买使用的(FSANZ准则第2.9.1条)。但是有先天性的代谢问题的需要特殊医疗照顾的宝宝的喂养方法,不包含在本文的中,应该根据具体病情由相关医护人员给予指导。

婴幼儿配方奶的污染

近年来已经出现多次因为污染问题而将婴儿配方奶粉召回的事件,其中最大规模的召回是中国的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儿配方奶粉召回事件。【18】逐渐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全面的监测管理制度使得这样的问题不太可能再次发生。

一些国家已经明确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制成的婴儿奶瓶,其中含有少量的双酚A(BPA)。加拿大是第一个启用这个强制禁令的国家,尽管加拿大也表示没有发现会导致什么问题。【19】

双酚A的危害是很小的,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并不建议颁布此项禁令。在澳大利亚,婴儿奶瓶制造商和进口商可以针对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对BPA实行自愿禁令。FSANZ对婴儿奶瓶中双酚A和增塑剂作出的安全评估认为,对双酚A和增塑剂的吸收非常小,不会影响婴儿的健康。【20】

参考文献

1. Kemp AS, Hill DJ, Allen KJ, Anderson K, Davidson GP, Day AS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infant formulas to treat 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an Australian consensus panel opinion. Med J Aust 2008;188(2):109–12.

2. Greer FR, Sicherer SH, Burks AW. Effects of early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topic diseas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the role of maternal dietary restriction, breastfeeding, timing of introduction of complementary foods, and hydrolyzed formulas. Pediatrics 2008;121(1):183–91.

3. Osborn DA, Sinn J. Formulas containing hydrolysed protein for prevention of allergy and food intolerance in infants.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9;Issue 4:DOI:10.1002/14651858.CD003664.pub3.

4. Boyle RJ, Tang ML-K, Chiang WC, Chua MC, Ismail I, Nauta A, Hourihane JO'B, Smith P, Gold M, Ziegler J, Peake J, Quinn P, Rao R, Brown N, Rijnierse A, Garssen J, Warner JO On behalf of the PATCH study investigators. Prebiotic-supplemented partially hydrolysed cow's milk formula for the prevention of eczema in high-risk infa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llergy 2016; 71: 701–710

5. Boyle RJ, Brown N, Chiang WC, Chua MC,Gold M, Hourihane JO'B,Peake J, Quinn P, Rao R,Smith P, Ziegler J, Warner JO. Partially hydrolysed, prebiotic supplemented whey formula for the prevention of allergicmanifestations in high risk infants: a multicentre double-blind randomisedcontrolled trial.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20155(Suppl 3):P30

6. Vandenplas, Y., Cruchet, S., Faure, C., Lee, H., Di Lorenzo, C., Staiano, A., Chundi, X., Aw, M., Gutiérrez-Castrellón, P., Asery, A., Spolidoro, J., Heine, R., Miqdady, M., Arancibia, M. and Alarcón, P. (2014), When should we use partially hydrolysed formulae for frequent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allergy prevention?. Acta Paediatr, 103: 689–695. doi:10.1111/apa.12637

7. Boyle Robert J, Ierodiakonou Despo, Khan Tasnia, Chivinge Jennifer, Robinson Zoe, GeogheganNatalie et al. Hydrolysed formula and risk of allergic or autoimmune diseas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2016; 352 :i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