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的晚年生活如何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政变。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渊在诸多开国皇帝中,存在感较低,从晋阳起兵的那一天,李世民的光环就时刻围绕着李渊。为了逼迫李渊起兵反隋,李世民和裴寂私下让晋阳宫的宫女侍奉李渊,李渊这才无奈就犯,下定决心从晋阳起兵。
公元617年,李渊率兵到达贾胡堡,隋将宋老生领两万精兵驻防霍邑,是时天下大雨,李渊军中缺粮,仗还没怎么打?李渊便心生退意,想要撤兵回到晋阳再从长计议。
史料记载:
“渊不听,促令引发。世民将复入谏,会日暮,渊已寝;世民不得入,号哭于外,声闻帐中。”
李世民苦口婆心地劝说,李渊不听,李世民不得已在帐外大哭,好不容易李渊才同意继续进兵,在李世民的策划下了,军兵成功攻下了霍邑。
很多情况下,李渊时常犹豫不决、畏畏缩缩,跟当机立断的李世民形成鲜明对比。李渊称帝之后,中原大地上还有大量割据政权,李渊在京城遥控指挥,李世民则率兵在外征战,唐代大半疆土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从始到终,李渊总活在李世民的阴影下,直到玄武门之变,面对儿子们自相残杀,李渊也只能委曲求全,被迫让位放权。
那么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真的是什么都不管,只顾着生孩子吗?
李世民逼李渊放权,自然不会再令其掌权
玄武门之变是由李世民和其幕僚,经过缜密计划的一场政变,在史书中李世民将其形象进行包装和美化。但事实上,当时李建成、李元吉应是当场毙命,而没有那么多其他剧情。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李建成、李元吉到了玄武门,就已经晚了,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他们根本就不是李世民的对手。
史料记载:
“世民马逸入林下,为木枝所挂,坠不能起。元吉遽至,夺弓将扼之,敬德跃马叱之。元吉步欲趣武德殿,敬德追射,杀之。”
然而,李世民竟然被李元吉用弓弦勒住了脖子,差点勒死,尉迟敬德赶到,才杀了李元吉。这明显就是在丑化李元吉,衬托李世民的高大形象,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李元吉几乎毫无机会,怎么可能还来个反杀?
杀掉李元吉、李建成之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找李渊,并逼迫李渊交出兵权,以稳定局势。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持利刃,他是如何进入防守严密的皇宫的?可见在此之前,李世民做了大量工作,皇宫的守备力量或许早就被他收买了,所以尉迟敬德才能如入无人之境。
这所有的一切都在李世民的计划之下,李渊正是看到了李世民的可怕,看到了周边的紧张态势,他才被迫放权。李渊再怂,他也是个皇帝,怎么可能被尉迟敬德几句话就吓倒呢?毋庸置疑,李世民的势力早渗透入宫中,已经威胁到了李渊的性命。
李渊或许已经察觉到什么,如果他不将军权交给李世民,或许李世民真的敢下手杀掉他这个老爹。李世民费尽千难万险,才得到的权力,不可能轻易收手,所以李渊从此之后就沦为了木偶。
李渊必须且只能退居幕后,成为大唐的吉祥物。
政治斗争中,手足亲情可随时被人抛弃,人间的一切诱惑,都比不上那高高在上的皇权。李渊退居二线后,除了好吃好喝好招待,李世民还会对其严密监控,毕竟李渊还有九年时间好活(上帝视角)。除此之外,无事可干的李渊也只能泡在女人堆里了,这也是李世民最乐意看到的。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又生了不少儿女
李渊一共有二十二个儿子,十九个女儿,这在皇帝中也算是高产量了。江岸王李元祥在公元626年出生,母亲为杨嫔;密王李元晓在公元628年出生,母亲为鲁才人;滕王李元婴在公元628年出生在太极宫,母亲为柳氏。
由此可见,李渊在政变后并没有闲着,他将精力都奉献到了妃嫔身上,以至于生下了不少儿女。
史料记载:
“天少雨,中书舍人李百药上言:‘往年虽出宫人,窃闻太上皇宫及掖庭宫人,无用者尚多,岂惟虚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亦足致旱。’上曰:‘妇人幽闭深宫,诚为可愍。洒扫之馀,亦何所用,宜皆出之,任求伉俪。’”
贞观二年,天气干旱少雨,中书舍人上疏李世民,说太上皇李渊的宫内有太多妃嫔和宫女,很多人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还白白浪费粮食,阴气较重,可能是她们引起的干旱。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但从此我们也能看到,李渊是真的沉迷在酒色之中。
在李世民的授意下,李渊宫中的众多宫女被遣返回家,足足有三千多人。
李渊并非逍遥自在,而是抑郁寡欢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上年纪的老者,都喜欢遛弯和转公园,李渊自然也不会喜欢憋在宫中,于是李渊的心情必定也好不到哪去。
玄武门之变,对李渊的打击很大,李建成是他亲自培养长大的,给予厚望。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的争斗中,李渊大多会站在李建成这一边,这一幕白发人送黑发人,李渊怎么会不难过。
李渊的基础身份是个父亲,其次才是太上皇,在此之前,他一直致力于缓解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不论斗争再激烈,他总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手心手背都是肉,这让他如何割舍?
眼见儿子们手足相残,但他李渊却无能为力,实令人痛心疾首,抑郁的李渊需要时间来抹平伤痛,真的谈不上什么逍遥自在。
或许因为被锁闭在深宫中不能出去,或许因为心中的伤痛无处发泄,麻木的李渊才将目光投到了妃嫔身上,以充当其发泄的对象。
李渊后来心态也有所转变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
“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乃徙居之,改名大安宫。”
李世民很痛快,马上就将自己以前住的老房子让给了老爹,还改名为大安宫。
在大安宫,李渊又是没事就往妃嫔身上扑,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生孩子。
再后来,大唐国力进一步提升,李世民组织的几次宴会,也开始重新让老爹参加了,比如宴请西突厥使者,就邀请了李渊参加。
在这次宴会上,李渊感慨大唐国力之强,当年他没少受东突厥的气,没想到现在东突厥没了,西突厥还这么唯唯诺诺,高兴之余跟坐在自己身边的长孙无忌等人感慨:
“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
李世民听老爹这样说,心里也高兴,借着敬酒的空,一个劲地夸都是父皇教育的好。
后来还有一次阅兵,李世民让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让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李渊看到这一幕惊叹万分:
"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李世民当然不能放过拍马屁缓和关系的机会,又说,还是父皇教育的好啊!
父子关系变好之后,李世民也不再吝啬,毕竟自己的老房子住起来不够舒服,于是修了大明宫,打算让老爹李渊住进去。
但,老爹在妃嫔身上花费了太多精力,没能等到竣工的那一天,走了……
不管怎么说,李渊虽然难过,但也只能接受了现实,或许他临终的时候,会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如果当初就把皇位给了李世民,是否能避免玄武门之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