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关羽的高光时刻为何会是水淹七军?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他在让南郡太守糜芳坐镇江陵,将军傅士仁坐镇公安以防守后方的东吴大军后,自己率领驻扎在江陵的大部分荆州军队奔赴前线,围攻襄樊两城。由于关羽主要攻打的是曹仁坐镇的樊城,而曹仁抵挡不住关羽的兵锋,他一边坚守城池,据守不出,一边敢忙派人向曹操报信,请求增援。曹操深知樊城一破,关羽的军队就可深入中原腹地,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当即派出于禁领七路大军增援樊城,并让徐晃进驻宛城以备不时之需。
由于关羽长期在荆襄地区征战,他对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十分了解,关羽深知秋季会天降大雨,而于禁等七路大军又错误的驻扎在低洼地区,于是关羽当即命令荆州军造大船,并调水军集结待命。八月时秋雨连绵,汉水暴涨,大水沿着汉江故道河床低洼地带分三路涌了出来,于禁等七路大军都被大水淹没。于禁等人无处可躲,只能上堤避水。此时关羽命令他的水军乘船猛烈攻击曹军,并在大船上向曹军避水的堤上射箭,曹军死伤惨重,为了不至于全军覆没,于禁被迫向关羽投降,而庞德却顽强抵抗,即便被俘虏了也没有投降关羽,从而因此被关羽所杀。与此同时,关羽乘胜对樊城发起猛烈的进攻,山洪灌入樊城,城墙崩裂,而樊城之中的守军也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消减,仅剩下几千人了,此时樊城被围,内外断绝,粮食也快被吃完了,因此,曹仁几乎打算要放弃据守。而曹操在听说关羽水淹七军,樊城危机再起时,他为了躲避关羽兵锋,曾一度想要迁都,正因为此战关羽的声势威震华夏,因此此战也成为了关羽一生之中的高光时刻。
但有人认为,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和关羽的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曹军一直控制着汉江的上游,在当地也有水军,如果说是天灾,那这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天灾。作为长期镇守荆州的魏将,曹仁竟然不知道七路大军驻扎之处会有水患,而关羽却能对这一点加以利用,这本就是关羽智谋出众的表现。
不仅如此,水淹七军更强悍的一点,在于这是以进攻方战胜防守方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事。要知道三国时期有很多大战役,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都是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事,不过这两场战事,获胜方都是防守方。官渡之战中,东吴先放松了半年,等敌军出错后,找机会烧毁敌军粮草而取胜,赤壁之战则是因为魏军军中瘟疫,加上北方将士不适宜南方水战,这才会被击败。
而关羽水淹七军时,他手中只有两个半的郡,除去坐镇荆州的士兵外,他能够出动的不过不到三万人,而此时于禁督七路大军约三万人,襄樊两城内至少有大军两万,但即便兵力上有明显的差距,关羽依旧获得了此次进攻战事的胜利。仅看着点,就足以说明水淹七军会是关羽的高光时刻。
笔者认为,关羽的水淹七军,是三国时期少有的进攻方获得大胜的战事,也是吴蜀对魏作战中唯一一次战略级别的大胜,因此此战是关羽的高光时刻没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