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都有哪些江湖道德?
说到梁山一百单八将,很多人会把他们称之为英雄好汉,他们在聚义之时,也打出了替天行道的名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好人少坏人多,这一点难以否认,但要说包括宋江在内的梁山好汉比朝堂之上的蔡京高俅童贯还坏,好像也不公平,因为在梁山之上,也有属于江湖人物的道德底线,比如宋江一不做,鲁智深三不杀,公孙胜四不吃,就很值得我们尊敬——宋江的江湖道德底线显然远远高于后世许多公知。
鸡有五德,盗亦有道。如果只知道打打杀杀,梁山也不会发展到令朝廷头痛的规模,这说明宋江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起码在领导群盗的手段上,宋江是高于晁盖的。
当然,宋江十恶不赦,千刀万剐也是罪有应得,但就是这样一个心狠手辣脸厚腹黑的猥琐小吏,也有一件事不做——他可以顶着不孝的骂名去当郓城县押司(宋太公告他忤逆,在县衙有备案),也可以在青州城外屠戮数百户人家,但是投靠外邦出卖祖宗,这种事宋江坚决不做。
有人说宋江只反奸臣不反皇帝,这当然不准确:宋江一开始是连皇帝都反的,这一点有浔阳楼上白墙黑字的反诗为证;后来的宋江是不反奸臣的,我们从他对高俅和童贯的态度上看得出来。
宋江是一个见风使舵唯利是图的家伙,只要对他有利,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但宋江毕竟不是一个纯文人,他练过几天武功,所以身上还有最后一点武夫的骨气,面对辽国送来的“辽邦镇国大将军、总领兵马大元帅”头衔,宋江确实曾经动心,而文人气息更浓的智多星吴用则毫不犹豫地想叛国。
但是想来想去,宋江还是决定守住最后的底线:“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
这样看来,宋江的道德水准,是远高于很多有证的纯文人的。有些文人只要给钱就可以把瞎话编成日记,如果宋江复生,也会喝令李逵将伊做成烧烤,至于梁山好汉肯不肯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据说软骨文人肉酸。
宋江坏事做尽,但是不肯叛宋投辽,总算还有一丝天良未泯,所以他的凶残卑微,还远远不及八九百年后的许多人。
宋江有一不做,虽然值得肯定,但是在绝大多数读者心中,他的形象远不如花和尚鲁智深,这是因为鲁智深堪称水浒第一大侠,而他的三不杀,也很值得我们认真探究。
在江湖规矩中,有十不抢七不杀,但是梁山好汉却很少遵守,就连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行者武松这样的好汉,也曾亲手杀过女人,而花和尚鲁智深的禅杖和戒刀之下,却没有一个女人丧命,这就是鲁智深的一不杀——不杀女人。
鲁智深的二不杀,就是不怒不杀:三拳打死镇关西,是因为郑屠欺人太甚,不但对金翠莲始乱终弃,而且还把可怜的弱女子当成了摇钱树,这种做法已经是天理难容。鲁智深冲冠一怒为红颜,下手没有轻重,三拳就将那厮送去见了阎王。
鲁智深有头发的时候可以怒发冲冠,没了头发仍然可以变成怒目金刚:瓦罐寺生铁佛崔道成不但鸠占鹊巢,以云游僧人身份强夺瓦罐寺,而且还做了很多不可描述的事情,鲁智深一怒之下,联合九纹龙史进为地方除了一害。
鲁智深不怒不杀,恰恰说明他也是重情重义之人,比如行者武松被包道乙妖法斩断左臂,鲁智深怒火攻心,不眠不休地追杀拦路的夏侯成,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跑了多远的路,终于将夏侯成杖毙——智真长老预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却没想到鲁智深因为好兄弟武松的重伤而陷入狂暴状态,不杀个人,是难以恢复常态的:“洒家自从在乌龙岭上万松林里厮杀,追赶夏侯成入深山里去,被洒家杀了。”
除了暴怒状态,鲁智深是能不杀则不杀,这就是鲁智深的三不杀——可杀可不杀者,不杀:不管是桃花山上的小霸王周通,还是田虎麾下的神驹子马灵,就连梁山军最大的敌人方腊,鲁智深也只是一顿拳脚打得鼻青脸肿或一禅杖打翻——如果鲁智深想杀他们,那就是分分钟的事情。
鲁智深有倒拔垂杨柳的力气,抡起六十二斤的浑铁水磨禅杖,如果不手下留情,挨了一下子的对手,肯定是十死无生,但是鲁智深能不杀就不杀,就连入云龙公孙胜也要欠鲁智深一个人情——马灵后来跟随罗真人修道,成了公孙胜的师弟。
鲁智深人在江湖,万丈豪情中蕴含悲天悯人之意,他的三不杀,也让他成了后世敬仰的对象,如果鲁智深像李逵一样辣手无情,可能就没那么多人将他尊为梁山第一条好汉了。
宋江有一不做,鲁智深有三不杀,欠鲁智深一个人情的公孙胜则有四不吃。
在公孙胜入江湖历练的北宋宣和年间,金人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派在中原还没有那么大影响力,跟金国皇族关系密切的丘处机更不能挥剑斩金人,所以作为修道之人,公孙胜是可以喝酒吃肉的。
王重阳是金国人,丘处机跟金国皇族关系密切,这是一个历史问题,我们不能拿金庸的小说当真——金庸小说中,连查伊璜、吴六一都是好人,小和卓霍集占也是英雄,那是典型的颠倒黑白,而且据说金先生连我们研发原子弹,都是坚决反对的。
抛开金庸不提,咱们还是来聊一聊公孙胜的四不吃:不食牛,因其善;不食乌鱼,因其孝;不食鸿雁,因其贞;不食狗,因其忠。
笔者一直对王重阳之前的道教十分尊敬,因为道教也讲究孝道,并不像有的门派那样不娶妻生子而且六亲不认,如果大家都剃了头发不结婚,那可能就要亡国灭种了。
这张配图中的道士不是公孙胜,他姓王,叫做飞天蜈蚣王道人。
王重阳创建了全真派,只有那一派的道士不可以结婚,而正一派则是可以娶妻生子喝酒吃肉的——修道就是修心,注重细枝末节,属于下乘小道,而且不娶妻生子悖逆人伦,也不是中土文化,应该是跟外人学的。
入云龙公孙胜奉养老母膝下尽孝,本身就是遵循一种传统美德,所以他是不吃乌鱼的,这就跟很多人不吃乌鸦一样——不是因为乌鸦肉酸,而是乌鸦有反哺之孝。
宋江一不做,鲁智深三不杀,公孙胜四不吃,看着好像没啥了不起,但是能做到那几点,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我们甚至可以说,像宋江那样的人,道德底线也要高于很多后世文人。
有一件事情说起来可能很搞笑,宋朝以前,是没有纯文人的:诸葛亮当丞相之前是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大书法家钟繇曾亲自率领马超庞德去打自己的外甥、袁尚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书圣之所以被称为“王右军”,那是因为他曾任东晋右军将军。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在梁山好汉坚守的道德底线中,尤其是宋江的一不做,鲁智深三的不杀,公孙胜的四不吃中,我们似乎能发现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尤其是看看那些拿着绿币骂故国的人,要是到了宋朝,会做得比宋江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