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秀网 > 国学文化 > 正文

历史上有哪些关于垂钓的诗作?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历史上有不少关于渔翁垂钓的诗作,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对于现代人来说,钓鱼,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娱乐消遣活动,给都市人一个短暂逃离城市喧嚣、亲近大自然的机会。钓鱼不再是中老年朋友的专利,如今亦有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到钓鱼军队中,感受繁忙生活里的片刻悠闲。在古代,垂钓,似乎多了几分隐逸的味道。

七尺青竿一丈丝,闲钓江鱼不钓名。隐士们选择归隐山林的生活,或是对官场心生失望,或是追寻内心的平静。他们淡泊名利,不与世俗为伍,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垂钓的诗意,归隐的情怀,尽在文人的一字一句中。

逍遥自在

在古诗词的语境中,渔翁多为隐士的化身,是不少文人雅士向往的状态。闲坐江边独钓,兴起便饮酒引吭高歌,有鱼上钩则倍添惊喜。日子过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红尘俗事一概与之无关,倒也乐得清闲: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题秋江独钓图》是清朝诗人王士祯应朋友邀请写下的一首题画诗,巧妙运用了九个“一”,就把画的意境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一人独钓一江秋,画面高远而深邃,我们仿佛看到在茫茫江上,那一抹略带孤寂的身影。画中人虽然衣着朴素,设备简陋,但挡不住其身上散发出的潇洒恣意的气息,或是唱歌,或是饮酒,沉浸在不受束缚的境界之中。

与此诗意境类似的还有清朝大才子纪晓岚的《钓鱼绝句》: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诗中的渔翁孤舟独钓,又是拍掌又是呼笑,看来是收获颇丰,心情大好。王士祯写的是“一人独钓一江秋”,读来未免有几分萧瑟寂寞之意,而纪晓岚却是“一人独占一江秋”,颇有种独占美丽秋景的幸福感。逍遥惬意的生活,别说是文人雅士,就连我们这样的都市人,也心生羡慕啊!

闲适安逸

垂钓,既能够颐养性情,也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食物。归隐田园,返璞归真,尘世烦扰,皆可抛之脑后,只需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以及乡村生活中质朴的小确幸。原来,幸福,也可以很简单: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春天天气开始变暖和,水也涨了起来。春汛期间,逆流而上的鱼群也变多了,渔夫们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忙个不停。虽说忙点累点,但是渔获丰富,再苦再累都被这丰收的喜悦给掩盖了,斜风细雨之中愉快地垂钓,倒也无须回家了。毕竟这么好的捕鱼机会平时并不多见,靠天吃饭的人总是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过得好嘛!

农家生活没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予人精神层面上的收获却是十分丰富,日子过得闲适安逸,心境自然就愈发平和,人也容易满足。知足常乐,便是如此。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渔民逐水而居,以船为家,辛勤劳作了一天,捕获一条肥美的鲈鱼。鱼儿新钓得,还在活蹦乱跳,一看就了解吃起来很是鲜甜。儿孙们立马生火做饭,准备好好烹制这新鲜食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吃饭,享受天伦之乐。渔家的欢乐,并非大富大贵,而是在生活的点滴之中,微小但温暖美好。

无尽禅意

说来也有趣,古往今来似乎有一种共识,即钓鱼是一项带有禅意的活动,可能两者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确有相通之处。修行之人写诗,与文学家相比,多了些豁达与通透,毕竟不受世俗影响,看事情的角度还是别具特色的: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这首《船子和尚偈》,是唐代南宗禅师德诚所编写的作品。在诗僧的笔下,普普通通的钓鱼,都道出了幽深的禅意。万籁俱寂,月下垂钓,等到深夜,因为水太寒冷而一无所获。失望吗?沮丧吗?不,钓者非但没有丝毫负面情绪,反而满载一船月光,悠然自得愉快离去。佛家所推崇的“四大皆空”之境界,就在这“静”与“空”里。船子和尚把寻常的钓鱼写出了发人深省的禅意,读来另有一番感触。

清朝的释敬安也曾把钓鱼与禅趣结合在一起: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大雪纷飞,天气寒冷,钓者披着蓑衣,冒着风雪垂钓。温度实在太低了,连水面都已经结冰,周遭的世界看似失去了生气。然而,世间处处有惊喜,最后的“鱼嚼梅花影”,让我们感受到冰底下蓬勃的生命力,一瞬间,整个画面都活了。是啊,有些事情表面上看貌似已经没有了希望,实则暗藏转机,钓鱼不仅仅是为了鱼上钩,还可以带给我们回味无穷的禅意。

古人的闲情逸趣,非吾辈所能轻易效仿、全然理解的。钓者求的未必是鱼,更不是名与利,而是内心一方净土,是远离纷纷扰扰的独处。然而现如今都市人的脚步过于匆忙,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静下心来,去除浮躁,收敛心性?

修养心性路漫漫,万顷波中觅自由。愿我们最终都能寻得心境的平和,荣辱不惊,笑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