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北宋名相寇准的仕途之路,他的晚年为何如此凄凉?

寇凖即寇准,北宋名相,为人刚直,直言进谏,曾主导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这样一位传奇人物,晚年时期却被一贬再贬,最后客死他乡,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寇凖即寇准,作为北宋一代名相,澶渊之盟的主导者,晚年下场其实相当的凄凉。不但被贬边疆,客死他乡,最后就连尸骨都等了十年以后,才得以落叶归根,归葬家乡。

一代名相,晚年为何会如此凄惨呢?这事就得从头说起了。

寇准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爹当年就是五代十国时后晋的状元,家学渊博。有这样一个学霸老爹,寇准自然也不会差,十九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入朝为官。

此时已是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期间,寇准被录取之后,先后历任巴东知县、成安知县、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直学士等职位。从这个升职过程来看,寇准的仕途其实还是比较顺利的。

不过,真正让寇准名扬天下,走到大宋中心舞台的,则是他入仕九年之后所做的一件事。

抓皇帝!

端拱二年,二十八岁的寇准,已经进入职场九年了。这一年,寇准因为公务的原因,入殿奏事。大家可以想一下,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官员,已经有资格进入皇宫,直接面见皇帝本人上奏,这足以说明,寇准早期的仕途到底有多顺。不过,在这次上奏的过程中,寇准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

此时宋朝已经是宋太宗赵光义在位,入殿奏事的寇准,直言不讳,大胆进谏。当时寇准也不知道说了啥,反正就是把赵光义给气得够呛,气得他当场拂袖而去。但就在这时,寇准竟然快步上前,拉住了赵光义的衣角,非得让赵光义听完。

得亏是在宋朝,这要是换做其他某些朝代,估计寇准当场就得被戴上一顶‘以下犯上,意图行刺’的大帽子了。不过寇准运气还不错,遇上了宋朝又遇上了赵光义。宋朝向来有不杀士大夫的传统,赵光义这个人在历史上评价比较复杂,但对于大臣也还算开明。所以在寇准如此大胆之后,赵光义也没有怪罪,甚至事后还评价‘我得寇准如唐太宗得魏征’。

这一下,寇准彻底出名了。

两年之后,寇准升任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正式进入宋朝决策管理层。这一年,寇准31岁。

寇准遇上了赵光义这样的皇帝,对他本人来说,既是一件幸事,也是最大的不幸。幸运之处在于,赵光义在历史上评价不高,打仗基本上是败多胜少。但同时,赵光义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在治理国家、对待大臣方面,都算是做得比较好的。正是因为赵光义本人对大臣们的容忍度比较高,寇准才能青云直上,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

至于不幸之处,后面再说。

进入枢密院后,寇准成了赵光义手底下最得力的大臣。虽然经常会被寇准的直言气炸,但是不得不说,寇准的工作能力确实是真的很强,所以赵光义也能容得下寇准,甚至还对他多加青睐。

当然,寇准也不是没毛病。

比如说,特别爱吵架。

在枢密院工作期间,寇准和自己的顶头上司知院张逊不合,经常吵架。宋朝的枢密院,基本上等同于现在的国防部,所以寇准等于是天天在和国防部部长吵架。两个人在自己单位吵架也就算了,还经常闹到赵光义面前,搞得赵光义不胜其烦。最后赵光义干脆大笔一挥,各打五十大板,将两人全都贬黜出京。

不过,要说各大五十大板,好像也不太对。因为仅仅一年之后,赵光义就将寇准给召了回来,原因是此时的赵光义,用寇准已经习惯了,已经渐渐离不开寇准了。

回京之后,寇准被拜为参知政事,这个官职,可以理解成是宋朝不设宰相时候的宰相。没有宰相之名,但是和其他几人一起分摊宰相的工作。

这一年,寇准才刚刚34岁。

从19岁入朝为官,到34岁升任参知政事,寇准的仕途,实在是顺得不能再顺了。

当上参知政事之后,参与立储一事,更是寇准为官的一个巅峰。大家都知道,北宋是个比较奇葩的朝代,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赵匡胤死得比较突然,而且死得相对较早。甚至有很多人猜测,赵匡胤其实就是被他弟弟赵光义给弄死的。所以临死之前,也没确定由谁来继位。

赵匡胤去世后,可供选择的继承人有两个。一个是作为弟弟的赵光义,另一个是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正常来说,老子去世之后,自然是要传给儿子的。但问题是,北宋承接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经常会发生那种老子死了传位给幼子,但是幼子没能力掌控江山,于是就被手下篡权的事情。

就连赵匡胤自己,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皇位。

所以在赵匡胤死后,大家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让赵光义这个弟弟上位比较好。因为赵光义好歹是跟着赵匡胤一起开国的人,治理天下的经验也比较丰富。让赵光义即位,可以保证宋朝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同时赵光义在上位之前,就已经答应,自己登基之后,会将大哥赵匡胤的儿子立为太子。

问题是,已经到手的皇位,谁愿意再交出去呢?

对于赵光义来说,肯定是更愿意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又怕舆论对自己不利。就在赵光义进退两难的时候,寇准说了一句话,替赵光义解决了这个难题。

寇准说:立众望所归的那个。

这话感觉像是没说一样,但其实内有玄机。所谓众望所归,这众字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大臣们,另一种是赵光义自己。寇准当时已经相当于是宰相,他说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代表文官集团的。所以寇准的意思就是,我支持你,你愿意立谁就立谁。

如果只考虑自己的意愿,那赵光义当然愿意立自己的儿子了。

得到寇准的支持后,第二天,赵光义便立自己的儿子赵恒为太子,也就是后来那位宋真宗。

因为在立储一事上,和赵光义站在了同一条战线,寇准也越发得到赵光义的青睐。赵光义到底崇信寇准到什么地步?举个例子。当时有人进贡给一份犀牛角,这东西在宋朝那会儿还是比较珍贵的。赵光义把这份犀牛角做成了两条腰带,一份自用,另外一份就给了寇准。

犀牛角腰带,这在历史上可是有特殊含义的。尤其是赵光义用的这种通天犀腰带,更是尊贵至极。赵光义愿意把这玩意儿和寇准分享,对寇准的宠信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个还算英明的皇帝,崇信一个正直无私的大臣,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然是一件幸事。对于寇准自己来说,亦是天大的幸运。

但同时,也是寇准最大的不幸。

不幸之处在于,赵光义给寇准的胆子,养得太大了。

当年刚刚入殿奏事,就敢拉皇帝的衣角;如今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胆子自然更大了。

公元997年,赵光义死了,赵恒即位。

赵恒上位之后,依然重用寇准,对寇准多有倚重。在历史上,赵恒只能算是的比较一般的皇帝。相比他爹赵光义,又差了许多。偏偏寇准并没察觉到这其中的变化,所以接下来,寇准依然按照当初的行事风格,做了一件让整个天下都震惊的事情。

挟持皇帝。

这件事要说起来,其实相当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当时辽国大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打到了黄河边,威逼宋朝京城汴梁。面对辽国的进犯,宋朝高层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另一种是以王钦若为首的主和派。

最终,以寇准为首的主战派,获得了胜利。确定要正面打仗之后,寇准除了正常的募兵、布局操作之外,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坚持让宋真宗赵恒亲征,而且是渡过黄河,到黄河北岸去和辽军直接正面作战。

刚刚即位的赵恒,不愿亲征,但是面对寇准的胁迫,最终不得不听从了寇准的建议。因为此时的寇准,已经是朝堂上所有文官的领袖,就连赵恒这个皇帝,都要在很大程度上听从他的安排。

矛盾自此埋下。

这场战斗的结果,就是赵恒最终过了河,表达了自己敢于死战的决心。宋军见到皇帝都来了,自然也愿意更加英勇的作战。辽国那边,见到这仗确实不好打,加上宋朝之前开出的停战条件确实很诱人,于是就放弃了强攻,选择重新回到了谈判桌上。

最终,双方重新签订了和平协议,辽军退去,宋朝答应给钱。因为当时双方在澶州,所以史称‘澶渊之盟’。

提到澶渊之盟,后世很多人都会称赞寇准的大无畏,认为赵恒胆小怕事。很多人觉得,当时宋朝就应该趁势北伐,扩大战果,收复燕云十六州,甚至一口气直接灭了辽国才好。反倒是赵恒这个人,胆小怕事,明明打赢了,还要给人家钱让人家退兵,实在是让人不齿。

这个观点,当然是对的。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点。

如果当时打输了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