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包拯、赵德芳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吗?

古代讲究君臣有别,寇准、包拯、赵德芳都是臣,但地位上来讲,寇准、包拯见到赵德芳,还要毕恭毕敬的,毕竟他可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啊。在历史上,寇准是宋太宗、宋真宗朝的重臣,因此与赵德芳年龄最接近,但两人并没有同殿称臣。包拯是宋仁宗时期的重臣,他入仕的时候,寇准和赵德芳都已经去世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赵德芳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出生于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赵匡胤当时还在后周世宗柴荣手下担任殿前都检点,总揽禁军大权。

寇准出生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仅比赵德芳小两岁,这一年北宋才刚刚建立两年,南方的南唐、吴越、南平等政权还处于割据状态。

包拯出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比赵德芳小了40岁,比寇准小了38岁。显然包拯的年龄小他们两太多,他出生的时候北宋已历三帝,立国已经三十九年了。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九岁的寇凖考中进士。初授官大理评事,后又下放地方任归州巴东知县,任满改任成安知县。在地方锻炼几年后,寇准得以升迁入京。在太宗朝群臣中,寇准以直言犯谏闻名,太宗非常赏识他,曾高兴的说:“朕得寇准,如文皇之得魏征也”。

寇准在太宗时期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到了真宗继位,以澶渊退敌之功又拜相,居朝官二十多年屡次被贬。宋真宗得风湿病后,刘皇后参预朝政,大事决于奸相丁谓,寇准因为得罪了刘皇后而受到排挤,不仅二度罢相,还被逐出京城贬至遥远的岭南雷州,最后还客死在那里。

开宝九年(976年),十七岁的赵德芳被太祖封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同年十月,太祖驾崩,赵德芳的叔父晋王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太宗继位后,赵德芳先后被封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但这些职务大都是虚衔挂名,不过是太宗安抚侄儿的手段。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其仕途比较丰富,曾长期任职地方,深受仁宗的宠信重用,一路累迁至三司使、枢密副使(枢密院副长官),为官廉洁公正,铁面无私,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年仅二十二岁的宋太祖第四子赵德芳去世,《宋史·宗室传》对赵德芳之死用了“寝疾薨”三个字,只是说因病医治无效而故,却没有说明死因,因此赵德芳之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谜,不少人认为是太宗害死了赵德芳。

赵德芳死前一年,即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十九岁的寇准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九月,六十二岁的寇准病逝于雷州贬所。四年后,即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科及第,开始进入官场。

也就是说,寇准考中进士的次年,赵德芳便病死了,而寇准中进士当年便被外放地方当了六年知县,因此不可能与赵德芳同殿称臣。包拯就更别提了,寇准死后四年包拯才中进士,他一生的仕途都在宋仁宗一朝。